经济法合伙企业法案例题
① 经济法案例分析:甲、乙、丙、丁四人共同投资设立A合伙企业。合伙协议的部分内容如下
1、该约定不符合复法律规定,依合制伙企业法规定,各合伙人应当共同经营、共担风险,丙丁无权过问企业事务的约定损害了二人的基本权利。
2、甲的行为不符合入伙、退伙须经全体合伙人同意的规定。
3、郑的合伙人双方若未经其他合伙人同意,不能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该行为虽违法,但属于效力待定的行为,一旦被追认仍为有效行为。
② 经济法案例
一、《合伙企业法》规定,有限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作价出资。有限合伙人不得以劳务出资。丁为有限合伙人,不得以劳务出资。《合伙企业法》规定,有限合伙企业名称中应当标明“有限合伙”字样。而不能标明其他字样。
二、1.甲不正确。《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发生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相关债权人不得以其债权抵消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所以不对。2.丙的观点不正确。《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的权利和对外代表合伙企业的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本例中,宋某为善意第三人,所以合伙企业应当承担责任。3.乙不正确。《合伙企业法》规定,退伙人对于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所以乙对原负债5万元承担连带责任。4.丁观点不正确。《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对于合伙企业的损益分配,《合伙企业法》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办理。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由合伙人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由合伙人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分配、分担。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由合伙人平均分配、分担。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伙人承担全部亏损。所以不对。5》《合伙企业法》规定,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杨光与乙签订的协议无效。
三、《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由于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清偿数额超过规定的亏损分担比例的,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③ 经济法案例分析题目,求详细解答。谢谢
【答案】
(1)甲以A企业的名义与B公司签订的买卖合同有效。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的第三人。在本题中,B公司属于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因此,买卖合同有效。
(2)实行合伙人一人一票并经全体合伙人过半数通过的表决方式。
①乙的质押行为无效。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普通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其行为无效,由此给善意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由行为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在本题中,普通合伙人乙的质押行为未经其他合伙人的同意,因此,质押行为无效。
②丙的质押行为有效。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有限合伙人可以将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在本题中,由于合伙协议未对合伙人以财产份额出质事项进行约定,因此,有限合伙人丙的质押行为有效。
(3)①普通合伙人甲、乙、庚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②退伙的有限合伙人丁以其退伙时从A企业分回的12万元财产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4)甲、乙、庚决定A企业以现有企业组织形式继续经营不合法。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有限合伙企业仅剩普通合伙人的,应当转为普通合伙企业。在本题中,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丙在A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后,有限合伙人丙当然退伙,A企业中仅剩下普通合伙人,A企业应当转为普通合伙企业。
④ 专升本的《经济法》中关于合伙企业的案例分析,求答案啊~~
1、四人理由均不成立。
(1)甲应对退伙前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故其理由不成立;专
(2)丁应对入伙前后的债属务承担连带责任,故其理由不成立;
(3)四人先后系合伙关系,对外均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不存在比例清偿问题,故故其理由不成立;
(4)丙提出的理由没有法律依据;
2、四人连带清偿责任;
3、有约定依约定,无约定按出资比例,出资比例无法确定平均分担。
⑤ 求经济法概论(财)第一章企业法课后的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解析:
(1)甲的主张不能成立。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故甲对其退伙前发生的银行贷款应付连带清偿责任。 乙的主张不能成立。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人之间对债务承担分额的约定对债权人没有约束力,故乙提出应按约定比例清偿债务的主张不能成立,其应对银行贷款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丙的主张不能成立。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以劳务出资成为合伙人,也应承担合伙人的法律责任,故丙也应对银行贷款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丁的主张不能成立。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故丁对其入伙前发生的银行贷款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2)根据《合伙企业法的》的规定,合伙企业所欠银行贷款首先应用合伙企业的财产清偿,在合伙企业财产不足清偿时,由各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乙、丙、丁在合伙企业解散时,未清偿债务便分配财产,是违法无效的,应全部退还以分得的财产;退还的财产应首先用于清偿银行贷款,不足清偿的部分,由甲、乙、丙、丁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
(3)在银行贷款清偿后,甲乙丙丁之间按内部约定承担责任。
⑥ 经济法--合伙企业法案例分析题
1、三人口头约定了有关事项,是错误的。本法规定,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应当以书面形式。
2、乙丙拒绝甲要求查看账目的做法是错误的。本法规定,合伙人为了了解合伙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有权查阅合伙企业的账簿;而执行事务的合伙人应当定期向其他合伙人报告事务执行情况以及合伙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即有报告的义务。
3、丙声明退伙,并私自开走自己出资的汽车,拉走货物一宗,是错误的。本法规定,合伙人在不给合伙企业事务执行造成不利的情况下,可以退伙,但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其他合伙人。丙的行为给合伙企业事务执行造成了不利,所以错误。另外,本法还规定,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不得私自转移或者处分合伙企业财产,据此,丙的行为也是错误的。同理,乙将合伙的剩余存货以低价全部买下,也是错误的。
4、乙拒绝偿还瓷砖厂的欠款的说法是错误的。本法规定,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本案中瓷砖厂并不知道合伙人之间对事务执行的限制,瓷砖厂属于善意第三人。
5、乙说刘某是被甲撞伤的,与他无关,找甲赔偿的说法错误。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合伙企业债务以及合伙企业的其他债务,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⑦ 经济法作业:有关合伙企业的案例分析题
1、不抄正确。新入伙的合伙人应对入伙前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不正确。退伙后的合伙人应承担退伙前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4、有效。合伙人在执行合伙事务有不正当行为的给予除名退伙。
5、不可以。甲私自以合伙企业的名义为其朋友提供担保,其朋友不能清偿债款的,应由甲承担清偿责任;该合伙企业欠长城公司货款应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清偿责任,但长城公司可以向乙追讨债务。
⑧ 经济法--合伙企业法案例分析题
1. 三人应当以书面形式签订合伙协议,口头约定事项不符合法律规定。
2. 乙丙拒绝甲查阅账目是违反规定的。根据相关法律,合伙人有权查阅账簿,执行事务的合伙人需定期报告经营和财务状况。
3. 丙声明退伙并擅自带走出资的汽车及货物是不合法的。退伙应提前通知其他合伙人,并不得对事务执行造成不利影响。合伙人不得私自处分企业财产。乙低价购买剩余存货同样不符合规定。
4. 乙拒绝偿还瓷砖厂欠款的说法是错误的。合伙企业的对外责任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瓷砖厂作为善意第三方,其权利应受到保护。
5. 乙认为刘某的伤害与己无关,应由甲赔偿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合伙人对于非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⑨ 经济法 合伙企业 合伙人乙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后
【案例】1999年1月,甲、乙、丙、丁经协商,决定设立合伙企业,并签订了书面合伙协议。甲以部分货币及实物折价出资10万元,乙以实物折价出资8万元,经其他三人同意,丙以劳务折价出资6万元,丁以货币出资4万元。合伙协议规定,甲、乙、丙、丁按5:4:3:2的比例分配利润和承担风险。合伙协议约定由甲执行合伙企业事务,对外代表合伙企业,其他三人均不再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但签订购销合同及代销合同应经其他合伙人同意。合伙协议中未约定合伙企业的经营期限。合伙企业在存续期间,发生下列事实:
(1)1999年5月,甲擅自以合伙企业的名义与A公司签订了代销合同,乙合伙人获知后,认为该合同不符合合伙企业利益,经与丙、丁商议后,即向A公司表示对该合同不予承认,因为甲合伙人无单独与第三人签订代销合同的权力。
(2)2000年1月,合伙人丁提出退伙,其退伙并不给合伙企业造成任何不利影响。2000年3月,合伙人丁撒资退伙。于是,合伙企业又接纳戊新入伙,戊仍然出资4万元。2000年5月,合伙企业的债权人A公司就合伙人丁退伙前发生的债务20万元要求合伙企业的现合伙人甲、乙、丙、戊及退伙人丁共同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3)执行合伙事务的合伙人甲为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于2000年4月独自决定聘任合伙人以外的B担任该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并以合伙企业名义为合伙企业以外的C提供担保。 (4)2001年4月,合伙人乙在与D公司的买卖合同中,无法清偿D公司的到期债务8万元。D公司于2001年6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判决D公司胜诉。D公司于2001年8月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合伙人乙在合伙企业中全部财产份额,但合伙企业的其他合伙人均表示愿意受让乙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
(5)2001年12月6日,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合伙企业亏损严重,无力偿还E公司的到期债务,E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在审理中发现合伙企业财产为25万元,但所欠债务达40万元。
【问题】合伙人乙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后,合伙企业决定对乙进行除名,该合伙企业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
【解答】合伙企业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因为合伙人乙属于当然退伙。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人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的,属于当然退伙,当然退伙以法定事由实际发生之日为退伙生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