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关于预付款
A. 合同法有无关于预付款的规定
预付款(定金)法律最高支持你合同价款的20%(超过20%的,如果产生合同纠纷,按照20%执行),当你既有预付款,又约定了违约金的话,你可以要求按照其中的一个执行,要求支付违约金或者双倍返还定金。
B. 合同法预付款规定多少
法律分析:在合同拟定时,预付款条款一般要注意三个问题∶1、预付款的额度,比如按合同价的10%左右计;2、预付款的支付时间与方式,比如在合同签订后30日内支付预付款的50%,在承包人主要人员及主要机械到位后30日内再支付50%,支付预付款时承包人需提供预付款保函。3、扣回工程预付款的时间和比例,比如在工程进度款支付至25%到75%之间按工程进度款比例扣回。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C. 定金和预付款的区别是什么,定金能退吗
定金和预付款的区别以及定金是否能退的问题,答案如下:
定金和预付款的区别:1. 性质不同:定金是一种担保方式,用于确保合同的履行;而预付款则是合同一方提前支付给另一方的部分款项,作为未来交付货物或服务的部分费用。2. 作用不同:定金的主要作用是担保合同的履行,如果一方违约,定金可以作为赔偿;预付款则主要是为了缓解收款方的资金压力,提前获得部分款项。3. 效力不同:定金具有双重担保性,即同时担保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债权,如果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则丧失定金;如果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则应双倍返还定金。而预付款则没有这样的担保效力。4. 支付方式不同:定金通常是在合同成立后、履行前交付的,具有预先支付性;预付款则可以在合同成立前、成立后或履行过程中支付。
定金是否能退: 定金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退的。如果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定金可以退还: 1. 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导致合同未能订立的,定金应当返还。 2. 买卖双方对合同内容难以达成一致,而未能签约的,不能归责于任何一方,定金也应返还。 3. 如果收受定金的一方违约,不履行约定的债务,应当双倍返还定金。但如果是给付定金的一方违约,则无权要求返还定金。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相关规定,定金具有担保性质,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