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93条第二款
① 劳动合同法第93条的解释有什么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93条,对于没有营业执照的单位,要追究法律责任,如果劳动者在该单位付出了劳动,用人单位需要依据相关规定,支付劳动者相应的劳动报酬以及经济补偿金。一、劳动合同法第93条的解释有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三条,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本条是关于无营业执照经营的单位被依法处理后法律责任承担问题的规定。无营业执照经营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二)无须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营业执照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三)已经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四)已经办理注销登记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以及营业执照有效期届满后未按照规定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擅自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五)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从事的经营活动的违法经营行为。
二、劳动合同法中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怎么算?
解除劳动关系补偿金的计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93条主要是解释无营业执照经营单位的处罚意见。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与员工在本公司的工作年限有关,员工每在单位工作满一年,用人单位需要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工作在6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照一年计算工作,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的工资。
② 合同约定解除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约定解除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 根据《合同法》第93条,双方当事人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可以解除合同。这意味着,只要双方都同意解除合同,那么合同就可以被解除。
约定解除条件成就时解除合同:
- 同样依据《合同法》第93条,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当这些约定的条件成就时,拥有解除权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这种情形下的解除合同是基于事先的约定,一旦条件满足,合同即自动或依解除权人的意志而解除。
重点内容:合同约定解除的情形核心在于双方的协商一致或事先约定的解除条件的成就。这两种情形都体现了合同自由的原则,允许当事人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自主决定合同的存续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