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根据合同法第53条的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53条的规定

发布时间: 2025-08-10 05:04:36

『壹』 合同法52.53条内容

合同法第52条列出了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第53条则规定了合同中免责条款的效力。合同被视为无效通常是因为其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损害了国家、社会公共利益。这类合同自订立之时起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也不会在日后变得有效。已履行的无效合同应通过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措施,使当事人的财产恢复至合同订立前的状态。
通常,如果当事人自由协商确定了免责条款,并且这些条款未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法律是承认其效力的。然而,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免责条款是无效的。这不仅会滥用免责条款,还会严重损害一方当事人的利益,不利于保护正常的合同交易。以下两种免责条款被规定为无效:
1. 免除造成对方人身伤害责任的条款。由于法律对人身权利给予特殊保护,允许通过合同免除人身伤害责任将纵容对他人生命的摧残,这与保护公民人身权利的宪法原则相违背。
2. 免除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对方造成财产损失的条款。这类条款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允许其存在可能导致一方当事人利用条款欺骗对方,损害其合同权益,与立法目的相违背。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因一般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可以认为是有效的。此外,只有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才是无效的。也就是说,只有涉及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的财产损失免责条款才是无效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三条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贰』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

我国《合同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此,如果合同存在有合同法52条的情形之一的,则合同无效。另外,根据合同法第53条规定,如果合同中约定由免责条款,该免责条款存在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该免责条款无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叁』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无效的有 ( )

B,D,E
答案解析:
《合同法》第53条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肆』 合同法弟53条规定弟2个是否也可认定合同无效

第五十三条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释义】本条是对合同中免责条款效力的规定。
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就是指合同中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为免除或者限制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未来责任的条款。在现代合同发展中免责条款大量出现,免责条款一般有以下特征:
1.免责条款具有约定性。免责条款是当事人双方协商同意的合同的组成部分。这是与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履行或者履行不完全时免除责任是不同的。当事人可以依据意思自治的原则在合同中约定免责的内容或者范围,比如当事人可以约定“限制赔偿数额”、“免除某种事故发生的责任”等。
2.免责条款的提出必须是以明示的方式作出,任何以默示的方式作出的免责都是无效的。
3.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具有免责性。免责条款的目的,就是排除或者限制当事人未来的民事责任。当然这种兔责可以部分免责(限制),也可以是全部免责(排除)。
对于免责条款的效力,法律视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一般来说,当事人经过充分协商确定的免责条款,只要是完全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免责条款又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法律是承认免责条款的效力。但是对于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免责条款,法律是禁止的,否则不但将造成免责条款的滥用,而且还会严重损害一方当事人的利益,也不利于保护正常的合同交易。本条规定了以下两种免责条款无效:
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条款无效。对于人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法律是给予特殊保护的,并且从整体社会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如果允许免除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人身伤害的责任,那么就无异于纵容当事人利用合同形式对另一方当事人的生命进行摧残,这与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的宪法原则是相违背的。在实践当中,这种免责条款一般都是与另一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相违背的。所以本条对于这类免责条款加以禁止。
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对方造成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我国合同法确立免除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同一方当事人财产的条款无效,是因为这种条款严重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如果允许这类条款的存在,就意味着允许一方当事人可能利用这种条款欺骗对方当事人,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合同权益,这是与合同法的立法目的完全相违背的。对于本项规定需要注意的有两点:(1)对于免除一方当事人因一般过失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责任的条款,可以认定为有效。(2)必须是免除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对方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的条款无效。也就是说,对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必须限于财产损失,如果是免除人身伤害的条款不管是当事人是否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只要是免除对人身伤害责任的条款依据本条第一项的规定都应当使之无效。

『伍』 合同法第53条规定的无效情形

合同法第53条规定了五种无效情形,包括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重大误解、被迫签订合同、恶意串通和违反公序良俗,这些情形下的合同都是无效的。

根据合同法第53条的规定,合同存在以下五种情形之一的,无效:一、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二、基于重大误解而订立;三、被迫签订合同;四、恶意串通;五、违反公序良俗。首先,如果合同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无效性是显然的。比如,合同违反《合同法》的规定,或者违反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其次,如果合同双方基于重大误解而达成协议,导致协议内容与当事人真实意愿严重不符,也会导致合同无效。再次,如果合同一方在被迫的情况下签订合同,也就是“一方因极度困难所迫而订立的合同”,合同同样是无效的。此外,恶意串通也是合同无效的情形之一。如果合同双方明显存在恶意串通,达成的协议违背公正、公平原则,则合同是无效的。最后,如果合同内容违反公序良俗,比如合同内容不道德、违反社会公德等,也会导致合同无效。

如果合同双方发现已经签订的合同存在无效情形,应该如何处理?如果发现已经签订的合同存在无效情形,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或者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如果当事人协商解决,应当以书面形式确认协商结果。如果无法协商解决,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合同无效,并请求返还已经履行的义务。

根据合同法第53条规定,合同存在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重大误解、被迫签订合同、恶意串通和违反公序良俗等五种情形之一的,都是无效的。在签订合同前,当事人应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遵守合同法的规定,保障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十三条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热点内容
法院府院联动机制 发布:2025-08-11 22:25:41 浏览:492
司法整风 发布:2025-08-11 22:24:07 浏览:337
签字经办人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8-11 22:22:59 浏览:183
不参加公司体检违反劳动法吗 发布:2025-08-11 22:18:08 浏览:576
澳门关于药品管理法规 发布:2025-08-11 22:09:22 浏览:654
海珠区法院地址 发布:2025-08-11 22:06:43 浏览:211
北京田法官 发布:2025-08-11 22:01:18 浏览:194
承兑汇票变造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1 21:53:14 浏览:698
劳动法关于企业员工加班的规定的 发布:2025-08-11 21:47:15 浏览:993
刑法司法考试试题 发布:2025-08-11 21:38:04 浏览: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