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消合同法不附期限
A. 为什么行使抵销权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附条件
你先弄清楚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版在民事权法律行为中设立一定的事由作为条件,以条件的成就与否(是否发生)作为决定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或解除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作为一个规范概念,“条件”必须满足的要求是:将来的、不确定的、可能的、合法的事实。
合同法对抵消做了明确的规定。如果附条件或者附期限,会使得抵消的效力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既有背于“通知自达到对方时生效”的立法本意,也不利于当事人行使抵消的权利。
B. 合同法对债务相互抵消是怎样规定的
抵销,是指二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之清偿,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内债务在对等额内相互消灭容。
根据我国《合同法》
第八十三条【债务人的抵销权】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第九十九条【债务的抵销及行使】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
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
第一百条【债务的约定抵销】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
C. 为何抵消不得附条件,附期限(在线等答案)
《合同法》第九抄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主张抵消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消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
法律所以规定抵消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是因为如果附条件或者附期限,就会使得抵消的效力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既有背于“通知自达到对方时生效”的立法本意,也不利于当事人行使抵消的权利。
D. 有关合同法(抵消部分不理解,请高手指点)
“在付条件的债权中,如所附条件为停止条件,在条件成就前,债权尚不发生内效力容,自不得为抵消。如其为解除条件,则条件成就前债权为有效存在,故得为抵消”——抵销以发生效力的债权为基础,附停止条件的,债权虽然成立,但尚未生效,因此不得抵销;附解除条件的,债权已生效,因此得抵销。
“且条件成就并无溯及力,因而行使抵消权后条件成就时,抵消仍为有效。”——条件无溯及力,指条件只从其成就时发生效力,因此解除条件成就时,自条件成就时债权债务消灭,成就前所作抵销,仍属有效。
E. 法律规定可以抵消的债权
所谓约定抵消就是当事人互负债务,但标的物种类、品质甚至数量均不相同的,经双版方协商一致权,进行的抵销。债务抵销一方面可以免去双方交互给付的麻烦,节省清偿债务的费用;另一方面可保证债权的效力,以免先为清偿者有蒙受损害的危险,特别是在破产程序中,破产人对于债权人有反对债权时,其债权人得以抵消,免除自己的债务,从而使自己处于优先清偿的地位。债务抵消分为法定抵消和约定抵消两类。《合同法》第99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法定抵消不得附有条件或者期限。
F. 抵消为什么不能附条件或附期限
答:抵销不得附条件或附期限,是因为,附条件的抵销只有在条件成就时才能实行,内而条件有可能不成容就。附期限的抵销在期限尚未到来时也不能实现。抵销附条件和附期限,使得抵销不确定,不符合设立抵销制度的目的,并可能损害一方当事人的权利。
G. 民法上,形成权的行使为什么不能附条件或者期限
1、一般限制(外部限制)
形成权之行使首先要受到外部限制。所谓外部限制,就是在保证形成权可自由行使的前提下,以民法上诚实信用原则、权利滥用之禁止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等对形成权行使加以限制。
2、特殊限制(内部限制)
(1)形成权的行使原则上不得附条件或期限。这也是基于形成权的特殊效力而作的限制。前已述及,形成权人在行使该权利时,无须相对人同意即可发生效力,由此可见其对当事人的利益和法律关系之稳定威胁至极,因而原则上不允许权利人行使权利设置条件或期限。
如《合同法》第九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主张抵消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到达对方时生效。抵消不得附条件或期限。”但“条件的成就与否系依相对人意思而定,或期限明确者,不在此限”。
(2)形成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间约定的条件(《合同法》中承揽合同定作人的随时解除权例外)。
(3)行使形成权的意思表示不得撤回。
(7)抵消合同法不附期限扩展阅读:
形成权具有下述特点:
1、 形成权的行使表现为单方行为;
2、单方意思表示一经到达对方即为生效(是故,行使形成权的意思表示可以撤回但不得撤销);
3、效力的产生不需要另一方作出某种辅助行为或共同的行为,按一方意志即可形成法律关系;
4、形成权不能与所依附的原权利分割而单独转让;
5、形成权的存在有一定的除斥期间,形成权不得附条件和期限(《合同法》第99条)。
H. 合同法中为什么用“抵销”而不用“抵消”,之间有什么区别
1、含义上:
“抵销”是说金融方面冲抵债务。法律中有“抵销权”的术语。
“抵消”是内说两种事物因为作容用相反而全部或部分消除。
2、合同上: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企业会计准则》中用的是“抵销分录”,而《会计》中叫“抵消分录”,因此合同上也采用这种写法。
3、法律上
《合同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
(8)抵消合同法不附期限扩展阅读:
合同法中的两种抵销:
一、约定抵销
当事人双方互负债务互享债权是法定抵销和约定抵销的一个共通点,只是约定抵销对于标的物的种类、品质没有特别要求,对于双方所负债务是否届履行期限也无要求,只要不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禁止性规定,原则上都可以合意抵销。
二、法定抵销
主张法定抵销还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1、双方债务均已到履行期;
2、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
3、主张抵销应当通知对方;
4、抵销不能附条件或附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