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是哪制定的
1. 合同法是由哪个国家机关的指定的法律
最高权利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因为合同法是经济领域的基本法,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利制定,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利制定的。
2. 合同法的起源是什么
大约在12世纪,西欧见证了罗马法的复兴,这一过程持续到了18至19世纪。在此背景下,1804年法国制定了资产阶级第一部民法典——《法国民法典》,其中详细规定了调整商品关系的合同法律制度,标志着大陆法国家近代合同法的正式诞生。随后,1900年德国颁布了《德国民法典》,在合同法律制度方面对《法国民法典》进行了某些调整,成为大陆法国家近代合同法的又一里程碑。从《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关于合同的规定及历史发展来看,近代合同法主要基于以下基本原则构建:合同自由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交易原则。
首先,合同自由原则包含三层含义:当事人地位平等、当事人意思自愿和当事人行为自由。在《人权宣言》宣布人人平等成为资产阶级宪法性原则后,合同法上的合同自由主要针对当事人意思自愿和行为自由。《法国民法典》第1101条规定:“契约是一种合意,以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数人承担给付、作为和不作为的债务”,而《德国民法典》第154条规定:“必须全部事项取得合意,契约方始成立的,如果当事人双方对契约中所有各点意思未全部趋于一致,在发生疑问时,应认为契升段锋约未成立”,这些规定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愿和行为自由,为合同自由原则奠定了基础。
其次,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法律术语,其源于古罗马,并被保留在近代民法中。《法国民法典》第113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应以善意履行之”,而《德国民法典》第157条规定:“对合同的解释、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并考虑交易上的习惯”,其他大陆法国家也有类似规定。
最后,公平原则。由于当事人在信息占有、资金等方面的不对等,如果机械地要求平等自愿,则交易可能难以完成或成本过高。因此,实际中对于平等自愿并非绝对要求,同时强调合同公平作为补充。格式合同便是这一原则的典型例证,其通常受到严格审查与解释。如德国规定,凡共同条件不能按照诚意原则妥善安排双方当事人利益的。
几乎在大陆法国家形成近代合同法的同一时期,英美法国家通过法院判例和制定法也奠定了近代合同法的基础,其基本原则与大陆法国家相似。
在英美国家,合同自由原则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当时正值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上自由竞争理论占据主导,法律上梅因的《古代法》揭示了从身份到契约的发展趋势,合同自由主义因此得到空前强化。英国法官乔治·杰塞尔伯爵在Printing and Numerical Registering CO. V. Sampson一案中强调:“如果有一件事比公共秩序所要求的事更重要,那就是成年人和神志清醒的人应拥有订立合同的最充分的自由权利。”在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将公民自由作为法律保护的重要内容。
英美法中的诚信原则认为诚信即是诚实、公平地对待合同当事人的方式。在英国,衡平法早期主要处理涉及欺诈的合同案件,在这些案件中诚实信用原则已经确立。美国在《统一商法典》中以制定法方式明确确认了诚实信用原则。当然,具体个案中诚信原则的理解存在分歧。
公平原则在衡平法中已有体现,如获利不公制度。在格式合同方面,美国法律授权法官拒绝执行其认为“不公正”的合同。
合同自由、诚信、公平是合同法的三大基本原则,这一点无可争议。然而,这些原则的定义抽象,适用范围和内部关系需要进一步阐释,它们为何成为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也有待解答。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对这些问题的洞察。
3. 合同法的颁布机构是全国人大,而电力法的颁布机构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那是不是合同法是上位法,电力法
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效力,高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你的理解正确。
一、合同法是上位法,电力法是下位法;依据:制定机关的不同。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5年1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正。
二、《立法法》的相关规定:
1、第七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其他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2、第九十七条规定:改变或者撤销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是: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有权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本法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有权撤销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本法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三、“上位法优于下位法”适用规则的例外:下位法的优先适用。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司法适用是有一定条件的,即当下位法与上位法相抵触,且下位法无效。但是,如果下位法的制定根据上位法的授权或下位法是对上位法的实施性规定并且没有违反上位法的规定,则会出现“上位法优于下位法”适用规则的例外:下位法的优先适用。
(一) 变通规定的“下位法”的优先适用
《立法法》第81条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作变通规定的,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的规定。”
(二) 实施性规定的“下位法”优先适用: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下位法对上位法作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实施性规定不仅必要而且重要,尤其是地方性法规更是如此。因此,法律、行政法规的有些规定往往只能比较概括,以适用各地方的不同情况,这就为地方性法规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下位法“实施性规定”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妥善处理其与上位法的适用关系的重要性。
四、在处理电力领域的问题时,要注意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
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是面与点的关系,一般来说,特别法优于普通法适用,特别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普通法。但适用这一规则的前提是:普通法与特别法之分只能在同一法律部门内部,并且规定的事项为同类的情况下才能做出区分。而上位法与下位法则不囿于同一部门法。因此,合同法虽是普通法,却是全国人大制定的;电力法是特别法 ,却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显然,应当先适用: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
当然,在现实中,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复杂的,对于普通法与特别法,其主体可一样,可不一样。当其主体一样时,其与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区别很清楚。关键是当制定主体不同时,与上位法与下位法如何区别。这种区别对法律的运用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原则是,要看有无法律的授权。若权力位阶较高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有明确授权规定,即为普通法与特别法之关系,否则即为上位法与下位法之关系。
4. 《合同法》制定机关
合同法制定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合同法作为国家基本法律,只能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法律渊源是什么
合同法的渊源,抄是指合同法的袭表现形式。我国合同法的渊源主要有: (―〉法律
《民法通则》是中国民法的基本形式,也是合同法的重要渊源。《合同法》是合同法最基本的法律渊源,是调整合同关系的基本法。
(二)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
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合同的行政法规及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有关合同实施条例的行政规章,均是合同法的渊源。如国务院制定的《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农副产品昀销合同条例》等。
(三)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
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有关《合同法》所作的立法解释,也是合同法的渊源,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这些合同法的渊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四)国际条约或国际惯例
有关的国际条约,即我国已加人的条约,是我国合同法的重要渊源。同吋,一些重要的国际惯例,也是我国合同法的渊源。
6. 合同法由谁制定
法律分析:合同法由全国人大制定。合同法是民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市场交易的基本法律,它涉及到生产、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废止) 第一条 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