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46条规定的情形
发布时间: 2025-09-09 00:51:37
㈠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是关于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明确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劳动者因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解除劳动合同的;
2.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 劳动者因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用人单位不愿意续签或者降低原待遇续签,劳动者拒绝的;
4. 因用人单位破产、解散等原因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
5.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具体数额和支付方式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详细解释:
第四十六条的核心是关于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条件。这体现了劳动法倾向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确保他们在特定情况下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以下是各情形的具体解释:
1. 当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导致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获得经济补偿。这是对劳动者因用人单位违法行为造成损失的补偿。
2. 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经过协商达成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这是基于双方协商的结果,对劳动者的一种补偿。
3. 当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时,如果用人单位不愿意按照原有的待遇续签劳动合同或者降低待遇续签,而劳动者选择不续签,那么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这是考虑到劳动者的就业连续性和福利保障的需要。
4. 如果因为用人单位破产或解散导致劳动合同终止,对于劳动者而言是重大变故,因此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5. 除了上述情形外,法律、法规可能规定其他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具体的补偿数额和支付方式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