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法与原始社会行为规则

法与原始社会行为规则

发布时间: 2025-09-09 02:16:07

Ⅰ 2013年自考《法理学》:法的发展

(一)

法的起源与未来法的起源

主要是指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社会组织和行为规则有什么特征;在什么条件下产生了法;法与原始社会的习惯有什么区别等问题。

法是以社会为基础的,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但这些因素又是在经济因素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也就是说,法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物。

除了以上讲的经济根源外,法的产生也是当时阶级划分、阶级斗争的结果,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以及生产与交换发展的同时,社会也出现了私有制、国家与阶级。从此也就产生了奴隶与奴隶主的划分以及两者之间的斗争。作为统治阶级的奴隶主,利用国家和法律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这是法律产生的阶级与政治根源。

再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公共事务也比以往原始社会愈益复杂和增多。为了处理这些事务,原始社会中的极为简单的习惯已不再适应,因而就需要一种新的行为规则,即法律。还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独立意识的成长也促进了法的产生。总之,法的产生,除了经济、阶级根源外,还有其他人文、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世界上不同的原始社会转变为阶级社会的具体形式必然存在差别。

(二)

1、法的产生的共同规律虽然不同的原始社会转变为阶级社会的具体形式各有特点,但法的产生存在着一些共同规律。

首先,对人们行为的个别调整逐步发展成为规范性调整,即不是对特定人、特定事的调整,而是对一般人、一般事的调整。其次,法的产生经历了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成为成文法的过程。再次,法律、道德和宗教规范混为一体,逐渐分化为各个相对独立的、不同的社会规范。

2、阶级社会的法与原始社会习惯的主要区别是:首先,阶级对立社会的法代表统治阶级意志,原始社会的习惯代表该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其次,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执行。原始社会习惯一般是自发形成的。它虽然有强制力,但在性质和形式上与法律的强制性不同。再次,法的内容,一般地说,是原始社会习惯中不可能有的。当然,最初出现的法的内容中包含饿与原始社会习惯类似的内容(如同态复仇等)。又次,法适用于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所有居民,原始社会习惯仅适用于同一氏族或部落,即相同血缘关系成员,不以地域为划分标准。

(三)

我国法理学对法的历史发展,一般都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的理论,划分为不同社会形态的法:奴隶制社会的法、封建制社会的法、资本主义社会的法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法,折中以四种社会形态为标准的划分,统称为法的历史类型。

(四)

法的借鉴于吸收之所以成为法的历史发展的一个共同规律,主要理论根据可以参见我国现有法理学教材在这一问题上一般提出的一些论证:

1、人类物质生产的历史延续性;

2、法的相对独立性;

3、法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共同性;

4、法的历史发展事实的证明。

(五)

当代中国法的现代化的目标——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六、法的发展过程的一个共同规律是:在创制本国法律时,主要依据本国国情与经验,同时也要借鉴与吸收外国或其他地区法律中对本国有用的因素。这种借鉴与吸收是我国近20年来立法所强调的一个重要原则。

Ⅱ 原始社会有无法律规范,他们用什么来规范他们的行为

法律规范是没有的,但是普通的法律,规则的观念肯定有。拥用道德约束,家长,族长约束

Ⅲ 任何事物都是先有事件.才有法律的吗比如交通法和婚姻法

法律是具有滞后性的。
先讲立法,当某种问题发生需要通过立法(包括版修订,废止)来解决时,已权经滞后了。故法律一般不溯及既往。但是在立法时,又应当尽可能考虑周全,包括将来可能发生的情况。这就是前瞻性和超前性,使法律具有稳定性,避免朝令夕改。再讲执法,当行为已经发生,需要用法律来调整时,已经滞后了。

司法考试法理学第一章模拟试题测试

一、填空题:

1. 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2. 原始社会的行为规则主要是 。
3. 、商品交换和 的出现和发展是法产生的经济根源。
4. 氏族是以 为纽带而结成的人的联盟,而不像国家一样是地域性的联盟。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现象属于法的质变的是: ( )

A.奴隶制法发展为封建制法
B.对法进行重大修订
C.法由不完备发展到相当完备
D.社会主义法对资凳睁本主义的借鉴和吸收
2.实现法的质变的根本途径和条件是 ( )

A.生产力的发展
B.新的社会关系的出现
C.执政阶级思想觉悟的提高
D.社会革命
3.关于原始社会的行为规则,不正确的是 ( )

A.主要依靠氏族成员自觉遵守和氏族首领的威望来维持
B.没有国家强制性
C.违反这种规则会受到严厉的制裁
D.没有强制性,因为那时没有暴力国家机器的出现。
4.下列关于法与原始社会习惯的区别的各项说法中,不对的是 ( )

A.法具有国家强制力,原始社会习惯所具有的强制力与其性质和形式不同
B.法适用于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所有居民,原始习惯的适用范逗耐围则以血缘为基础进行划分
C.原始社会的习惯代表氏族首领的利益,而法是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
D.法的内容,一般是原始社会习惯中不可能有的

三、名词解释:

答案:是指一定社会的组织,为了建立、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以实现特定的目标,而对集体的或个人的社会行为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指导、管理、监督和制约的活动。
1. 社会调整

答案:又叫原始习惯,是原始社会的人们在漫长的共同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自然形成并世代相传的习惯。 2. 氏族习惯

四、简答题:

答案要点:(1)法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2)社会分工、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是法产生的经济根源。(3) 法产生的阶级根源在于阶级的出现。 1. 简述法产生的一般过程。

答案要点:(1)两者的概念(2)两者产生的方式不同。(3)两者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同。(4)两者体现的意志不同。(5)两者适用的范围枣指岁不同。(6)两者实施的方式不同。
2. 简述法与原始社会行为规则的区别。

热点内容
法律援助助脱贫标语 发布:2025-09-09 11:05:34 浏览:22
新刑事诉讼法第107规定 发布:2025-09-09 10:59:37 浏览:56
社会与法一线危情 发布:2025-09-09 10:50:33 浏览:980
婚姻法有溯及力 发布:2025-09-09 10:49:46 浏览:955
事故管理条例 发布:2025-09-09 10:48:34 浏览:887
黑龙江省计划生育条例1994 发布:2025-09-09 10:48:31 浏览:102
护士职业道德试题 发布:2025-09-09 10:25:58 浏览:49
徐金桂行政法补充讲义 发布:2025-09-09 10:25:49 浏览:705
刑事诉讼法解释18条关联 发布:2025-09-09 10:25:04 浏览:171
香港国安立法经人大通过 发布:2025-09-09 10:25:02 浏览: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