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经济法证券法案例详解
A. 经济法,案例题!。 1994年底某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额为4000万元,为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生产经营
公司债券抄发行条件
《证券法》第袭16条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三千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六千万元;
(2)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四十;
(3)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
(4)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5)债券的利率不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18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再次公开发行公司债券:(1)前一次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尚未募足;(2)对已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或者其他债务有违约或者延迟支付本息的事实,仍处于继续状态;(3)违反本法规定,改变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所募资金的用途。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必须用于核准的用途,不得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
根据上述规定,1.净资产为4000万,大于3000万复核答应条件。
2.不能发行,根据18条第一款
3.债券的发行决定由股东会做出,董事会无权决定。
B. 注会考生如何一次性过《税法》、《经济法》和《战略》三门考试科目
要一次性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的《税法》、《经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三门科目,考生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税法》: 分清主次,重点突围:优先复习增值税,这是税法中的重要模块,历年分值较高。随后按照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其他税种及税法概述的顺序备考。 归纳记忆:利用知识框架或表格归纳庞杂的知识点,特别是相同或容易混淆的内容,通过对比记忆加深印象。
《经济法》: 全面复习,理解为主:经济法需要全面复习,不留知识盲点,但不必深挖细节。重在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针对性记忆:备考后期,针对薄弱的考点和重要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记忆,逐一补齐知识短板。 关注重点模块:特别注意《票据法》、《证券法》、《破产法》以及《物权法》、《合同法》等历年常考大题的模块。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构建知识框架:制作或使用现成的知识框架,梳理考点,加深记忆。 按题型复习:客观题注重全面性和细节把握,主观题则要注重阅读方法和答题技巧。先阅读问题,再带着问题去案例摘要中寻找考点,最后综合分析。 掌握主观题答题技巧:主观题题干较长,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能节省答题时间,提高答题效率。
综上所述,考生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并注重理解和记忆的结合,以及答题技巧的训练,以提高一次性通过三门科目的可能性。
C. cpa 经济法 大题 考什么
CPA经济法大题主要考察以下内容:
法律基本原则和理论:
具体法律制度:
- 包括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反垄断法等法律制度的条文规定。
- 考察考生对这些法律制度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应用能力。
经济法律关系与案例解析:
- 通过具体案例考察考生对经济法律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考生需能够分析案例中的法律关系,识别主体、权利和义务,以及可能的法律后果。
法律实务操作:
- 涉及合同的起草、审查,法律文件的制作等法律实务操作。
- 考察考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基本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
D. 大二经济法案例
逐一进行分析:来
1、投资决定可以由源董事会作出。但是有限责任公司,不能作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只能承担有限责任,不能是无限责任。
2、投资决定可以由董事会作出。
3、发行债券应当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准。有限责任公司净资产1000万元,根据《证券法》无法公开发行债券。
4、提供债务担保属于重大决策,应当由股东会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