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读后感大学生4000

合同法读后感大学生4000

发布时间: 2025-09-21 07:41:25

❶ 求《契约精神》---汪中求 读后感

德胜总监聂圣哲谈《契约精神》(2009-12-23 22:53:48) 德胜总监聂圣哲谈《契约精神》 聂圣哲,苏州(德胜)洋楼有限公司总监(代行董事长职权)。该公司倡导“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的理念,并通过一系列措施把这一理念真正贯彻到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去,把从农村招聘来的、朴实的农民工培养成为职业化的工人;同时,在公司内部建立了有效的诚信系统,成为中国第一家员工报销费用不用审批的公司,被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树立为精细化管理示范基地。反映该公司制度规范的《德胜员工手则》也成为财经管理类的畅销书。 此次对话提问者为北京大学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明帅。 问:精细化管理专家、百万畅销书《细节决定成败》的作者汪中求最近写了一本新书《契约精神》,您对这本书和契约精神有什么样的看法? 聂:其实,我早就盼望着能够有这么一本中国人写的《契约精神》。作为我国细节管理的首倡者,汪中求老师来写这本书更有意义。从本质上来讲,契约精神具有社会活动及商业伦理的细节精髓,具体的来讲,就是人与人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人与机构之间,认真履行成文的、不成文的各种契约,信守承诺,勇担责任,对别人、对社会有一种永恒的负责态度,受人之托,终人之事……等等这些,都可以归纳到契约精神中来,就是每一个体的每一个行为的细节都充满着对别的个体的在意(责任)和默契。我们国家虽然是一个文化古国,礼义之邦,遗憾的是,近一百年来,出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与社会的进步相比,文化的发展总是慢半拍,甚至不止半拍。在我们准备搞市场经济的那天起,就应该明白市场经济的支撑是什么?就是诚信,而诚信的本质就是契约精神。 契约精神在西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的文化。西方人非常具有契约精神,尊重契约规则,注重契约精神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但在我们的社会中,却缺少这种契约精神,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合同法,但合同法与契约精神是两个概念。契约精神其实是对契约的一种敬畏,其作用甚至是远远地超出了道德对于人们的影响力和约束力。承诺或默许的事情就必须要兑现。如,我今天接受了某个职务,我就要尽职尽责,这其实就是契约精神。 现在社会,人们对于契约精神认识有一个非常大的盲区,就是仅仅视契约精神为按合同办事,这其实是比较低级、或者说是初级的理解。契约精神当然包括这一内涵,但远远不止这些。 问:西方重视合同、契约,是不是他们的所有的行为都会落到文字上呢? 聂:我就举举美国的例子吧。在美国,中小企业的日常贸易一般很少签合同,供货方把货发出,对方收到货后就立即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其本质就是契约精神。美国虽有大企业,更多的是小企业。而搞活市场的,一般是小企业。小企业每天有大量的小单贸易,不可能都签合同。否则,每天要签几百个合同,怎么可能?所以,一般都不用合同,发货收钱,简单快捷。如果业务都要签合同,就会大大地增加交易成本,降低效率。所以,契约精神虽然有文字的描述,但西方人实质上是血液里流淌的契约精神的文化。 问:看来大家都遵守契约精神,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那么在西方是不是也会出现不遵守契约精神的行为和现象呢? 聂:是的,在美国也有不守信的骗子,但主要是在移民之间。美国本土也有,但很少。要知道,契约有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所谓显性契约,就是约定好的规则和条文要做到,而隐性契约就是没有合同和约定的。例如,我是公司的老板,请你来帮助我管理客户,那么你来为我工作,契约就发生了。你管理客户应该像管理自己的事情那样尽心尽力,而不是敷衍了事。做任何工作都要尽职尽责,这就是隐性契约,是契约精神的文化习惯。 如美国工人就业,中小企业一般是不签订合同的。一般试用期一到三个月,在你成为正式员工之后,有以下三情况时企业就可以辞退你:一是如果有两个人证明你撒谎,那么企业可以立即将你辞退。在美国,撒谎是头等恶劣的事情,企业辞退撒谎的员工不须给任何补偿。二是偷盗,只要发现一次即可解聘。三是有三次违规,即可解聘。所以,在美国,这种契约精神是公司、劳动者的权利和地位平等的有力保证。 所以,西方社会的运作,其实是在按照契约业精神和契约原则在运作。所以,我们谈契约,要从文化层面来理解,而不能只从商业层面来理解,更不能仅仅把契约精神当成法律层面的事情。因此,我认为,我们把美国称为基

❷ 《为权利而斗争》读后感

上大学后一直想读一本关于法律的文章,可是又不知道到底哪一篇比较好。后来询问学法律的朋友,其中一写为我推荐了《为权利而斗争》这篇文章。于是就读了一番,读后感慨颇多而且有了新的体会。

“有奇书读胜观花”,信然。这篇文章不仅思想的形式优美,而且收录了《为权利而斗争》、《契约的死亡》、《契约的再生》、《私法中的人》、《私人在法实现中的作用》、《合同损害赔偿中的信赖利益》六篇名著。经典的力量是历久弥新的,而融众多经典于一炉,其浓墨重彩、酣畅淋漓便真的是“浓得化不开”了。不由的赞叹我那个朋友的水平。因为这篇文章没有像我想象中的法律书籍那样枯燥无味,相反的大师的字字珠玑、精深论理、澎湃激情和严密逻辑让我折服。总而言之这篇文章潜词造句的精美,使人心旷神怡,未有研读之苦;其严密的逻辑和精深的法理分析,又使人如醒醐灌顶,有豁然开朗之感。

老实说在刚开始读这篇文章时我本觉得“为权利而斗争”更象是一个空洞的发概念或口号,虽令人振奋,但终究是理想主义的,象是缺乏血肉的骨架。而诚如耶林所言,在经理了一件事后,我真正体会到了“为权利而斗争”是怎样令人激动而又沉甸甸的六个字。

举个简单的例子,记得以前看过新闻说是一个人为了2元钱的地铁车票纠纷,历时两年花费2万余元最终赢得了4院钱的双倍罚款。当时只是觉得这人就是有病。但是在看完了《为权利而斗争》一书后,我则明白了他的举动的意义:他的行动,不只是停留在一个纠纷好事者(诉讼癖)即使实际上要支付高额代价还要向对方倾斜愤懑的冲动的层面上,而是源于一中受伤的法感情。诉讼和奋争在这里已不是纯粹的利益计算问题,而是为蒙受不法侵害而产生的伦理痛苦。“原告为保卫其权利免遭卑劣的蔑视而进行诉讼的目的,并不在于微不足道的标的物,而是为了主张人格本身及其法感情这一理想目的,与这一目的相比,诉讼带来的一切牺牲和劳神对权利人而言,通通无足挂齿——目的补偿了手段。”我真正体会了耶林要将“不得姑息不法”放在“不得为不法”之前的原因,对比他们,联系人们普遍对恶势力的妥协、对腐败的“情有可原”、无法愤怒,我不能不感叹我国国民性软弱、息事宁人的一面,也希望能出现更多的像他那样倔强地坚持原则、要讨个说法的人。只是,有时棉队那固执得不可理喻的当事人,我又要怀疑是否要给“为权利而斗争”划一个界限,起码符合现行的合理的法的规定,适可为止,以免徒劳无功。因为有时,对权利的适当放弃,或许能带来更好的后果。

人们对《为权利而斗争》的赞赏似乎只停留在“为权利而斗争”这一命题的提出,对于法感情和执法者的论述上,而未涉及耶林对德国当时法律缺陷的批评。而在我看来,这恰是让我受益最大的部分。如果说前面耶林是在替权利人在较低层次上向权利侵害人开火,那在本书第六章《现代罗马法与为权利而斗争》中,耶林则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现行法,对其存在的两个根本性的错误进行了强烈的抨击。这种批判无疑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因为立法的失误和缺陷无疑会给权利带来更普遍、致命的伤害,对恶法的斗争是“为权利而斗争”的高级形态,是更根本的。“国家权利乃所以保护人民的权利,而今人民的权利感情反为国家权力所侵害,则人民将放弃法律途径,这是事所必然!”

比如说,在证据上将非法等同于未经同意。证据的要求之一是合法性。我国司法解释规定,未经对方当事人的同意非法录制录音录像所取得的证据不能用。这里就将“非法”与“未经同意”划了等号,认为只要未经同意就是非法的。但问题是,未经同意为什么是非法的?除去少数侵害隐私权的情况,债权人为证实债权的存在而未经同意录音录像,既不会违法,又能证明案件事实,为何不能作为证据采用?如果在过去,法律出于对债务人这一弱者保护的考虑,将法律的天平想其倾斜,那么,让我们反思一下,在信用危机的现代中国社会里,究竟是债权人处于优势,还是债务人处于优势?从“借钱的是大爷,要债的是孙子”的俗语中看得一清二楚:如今的杨白劳已翻身做了主人,黄世仁则在借出钱后成了仰人鼻息的可怜虫。所以,在债权处于优越地位的今天,如何加强对债权人的保护就成为立法的重点,合同法对债权人代位权、撤消权的规定即是明证。而诉讼法却坚持“非法=未经同意”的立法,这无意是不利于对债权人的保护的。如果严格债权人借出钱时未打借条,又不能在事后以电话录音等方式来证明,得不到法院的保护,那确实是债权人的灾难,债务人的幸运了。这样的规定,是对债务人的滥施宽容,是对债权人利益的公然漠视,会使债务人丧失对法律的信心,转而自力救济,由此导致犯罪。笔者就曾听说过有个债权人因私自的录音不被法院采信,追债不成,遂怒而雇佣黑社会的人绑架债务人,逼其写下欠条,因此锒铛入狱的案例。这里就不能只怪债务人法律意识淡薄了吧,法律本身似也应检讨一下是否对债务人过于偏袒,而对债权人过分苛刻了?另外,有学者指出,该等式也是违背国际惯例的,是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误解。该规则通常只适用于刑事审判,并不适用于民事诉讼中私人保全证据的行为。在西方,只要私人保全证据的行为未构成犯罪,取来的证据哪怕是具有非法因素也可以用。民诉采取“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如不承认公民私自的录音录像是证据,就直接限制了当事人的举证资源,当事人保全证据的权利缩小了,很多事实就无法证明,债权人的利益就得不到保护。

又如,我国民诉法对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较少研究,而实践中这是经常要运用的,民诉中的见解证据运用规则的要求应该不象刑诉中要求的那样严格,不需要形成一个不间断的证据链,但要证明到何种程度?优势证据规则到底应如何运用?不无疑问。这恰恰证明了民诉法研究中理论对司法实践指导作用的缺失,是不应有的现象。另外,为加强对债权人的保护,民诉对间接反证的运用、举证责任的合理分担以及财产保全、债权人代位权、撤消权的行使程序等,都还有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必要。

所以正因为如此这般我们才应当学会运用法律,敢于“为权利而斗争”。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种信念我们的法律就会更加完善,我们的国家也将更加强盛!

1872年3月11日耶林教授在维也纳法律协会上发表了“为权利而斗争”的演讲,后来写成了一本小书。就如这本书的题目一样,作者号召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权利而斗争,他主张斗争是法权的事业。这本书不仅对于法律人和非法律人来说,都意义深刻,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仔细阅读。

斗争不是法权的陌生人,斗争是法权的手段。一切法权的获得都必须通过斗争,从对抗它的人手中夺取。通过人们坚持不懈的斗争,人类历史上的法已经历了从奴隶制法到封建制法再到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的过程。作者认为“法是吞噬他自己孩子的撒旦,法只有通过与自己的过去决裂才能使自己变得年轻”。确实如此,人类历史上法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都离不开斗争、角逐,甚至伴随着更为暴力和血腥的场景。作者将法的诞生比喻成了人的诞生那样,通常是伴随着剧烈的分娩阵痛。有的人认为,为了自己的权利而斗争,那应该考虑值不值得的问题纯粹就是利益的问题。而在作者看来,利益并不是唯一应该考虑的因素。如果把利益看成了唯一的因素的话,那么无利可图或者进行斗争所要花费的费用比斗争得来的费用要高的话,那人们是不会去做的。可事实上我们知道,这是非常狭隘的说法。网络上出现过这么一则新闻:一张价值2.5元的火车票,在使用日期前一天到火车站退票时,火车站竟收取了2元的退票费。因认为火车站收取退票费额度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西北政法学院大三学生喇成霖将陕西西安铁路分局客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对方返还多收的1.5元退票费。也许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但我并不是要一一列举,只是希望通过例子表明利益并不是为了自己的权利而进行斗争所应当考虑的唯一因素。在作者看来,为权利而斗争已经上升为了人格问题,即为权利而斗争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义务。并且作者还主张权利是道德的自我维护的义务——彻头彻尾的放弃此义务是道德的自杀。在我看来,为自己的权利进行斗争确确实实是我们对自己的一种义务,如果我们都不愿意为自己的权利进行斗争的话,特别是在受到国家机关侵犯的时候,如果不反抗的话,那么后果更有可能是我们无人权可言。现实中,我们看到,我们的权利人对自己的权利的保护意识不够,对于在受到国家机关侵犯的时候,我们的权利人也不会去反抗,在他们的思维中蕴含了跟官斗永远斗不赢的错误思想。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为权利而斗争,只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去处事,那么我敢肯定终有一天,我们的统治者会变的更加的专制。到时候我们想去主张权利那也成了一件天荒夜谈的事情。作者把放弃个人权利比喻成某个人在战场上逃逸,在多数人迎战时,某个人的逃逸也许不会对战局产生影响,但是当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无心迎战时,形势就会变的越来越糟糕,抵抗的重担落在了剩下的人头上。这样的战争最终一定会输。同样,为权利而斗争也是一场共同的斗争,我们不能放弃自己的权利,助长敌人的胆量和气焰,增强他们的力量,因为那样会使得我们的担子变的越来越重。和这个道理一样,作者认为权利人主张权利同时还是一种对集体的义务。权利人行使和实现自己的权利是对自己的义务和使命,但如果他不实现的话,放弃的就不仅仅是他自身的利益,而是整个共同体的利益了。

国家可以为了一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开战,如果单纯就从利益的角度来权衡的话,那是不足够的,战争所带来的生灵涂炭以及给百姓带来的种种破坏绝不是一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抵价的,但是,我们仍然会为了我们自身的主权和尊严去抵抗。这个道理放在人们为了自身权利而奋争是一样的。但是事实上在实现我们为了自己的权利而进行奋争的道路上,那是坎坷崎岖的。比如说上访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权,知情权等公民权利上。安元鼎事件彻底地说明了我们的访民连权力申诉的机会也被剥夺了,虽然安元鼎最后也被扳倒了,但是我不认为一家安元鼎的倒下对于我们的访民申诉自己的权利上有什么意义,因为在其背后,还存在着无数的像安元鼎一样的捕捉访民的黑机构。说到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许这跟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是最为密切相关的政治权利了吧,但是在落实上,这又无异于一纸空文。前不久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江西省一上访女工刘萍参选人大代表被拒绝事情,最初她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参选资格的,可是后来呢,那些支持她参选的人以及刘萍自己被约谈了,之后又说刘萍不符合参选资格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数支持她了。最后,甚至被有关部门认为此次事件更是被外国反华势力控制。不禁感叹,我们的民主在哪里,宪法和选举法上的选举权到底在哪里?这也正正说明了我们的底层职工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上得不到真正的保障,而只是把权利停留在纸上。再说说言论自由权,曾经看到一幅图,画的是一双无形的双手一手捂住了记者,一手捂住了律师。我们知道,这两个职业在一个法治国家里是非常的重要的。但是事实上呢,我们的记者被捂住了嘴巴说不出话,我们的律师更被冠以更种罪名。最后说说知情权吧,无庸置疑,一个服务型的政府应该做到政府信息公开,让我们的公众有知情的权利。可不堪忍睹的是,中海油隐瞒多起漏油事故,更荒唐的辩称其主观上从未想隐瞒,最近的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在没有给出事故原因的情况下辩称为了更好的救人把车体掩埋。不仅如此,还把事故原因归咎于雷公。在一味追求高发展,不顾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把生命看的如此之廉价的背后,却连我们公众的知情权也给剥夺了。这些具体权利都是与我们的公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密切相关,为什么我们的国家能够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与外国进行斗争,而剥夺我们去为了我们自己自身的权利奋争的可能性。在官官相卫,官僚主义色彩浓厚的国家里,“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可谓是做的淋漓尽致。但是我们深知,我们不能够纵容我们自己放弃我们的权利,因为那同时也是我们的一份义务,虽然小小的力量或许不足以改变整个结局,但是在一件件奋争的过程中,必定能够感染更多的公众提高自我权利的保护意识,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每一创造性的一小步的跨出都有深刻的意义。不难想象,当我们的公众的权利得到更好的落实的那一天,我们的国家能变的更加的有魄力,而这正体现在我们的公众相信我们的国家这一前提上。

❸ 求一篇 工具 菲尔·史塔兹,巴瑞·麦克斯著 的 读后感

【The Tools : 五大工具把问题变成勇气、信心与创意】 作者: 菲尔.史塔兹(Phil Stutz), 巴瑞.麦可斯(Barry Michels)着; 王莉莉译 出版项:台北市: 方智, 2012[民101] 索书号:177.2 5044c 2012 c.2 馆藏地:3F中日文书库 两位资历合计超过60年的心理治疗师,发现了改变行为模式的突破性工具! ◎亚马逊书店及《纽约时报》热门畅销书 5大工具,能即刻破解正在攻击我们的负面想法! 5大工具,活出你心底真正渴望的人生! 生命中总是充斥着种种问题,让你无法过着自己想要的人生。比方说,许多书都在强调正面思考的力量,但你就是做不到,脑子里满是担忧(担心工作、担心小孩、担心世界经济),以及自我厌恶之类的负面想法。这些负面想法就像乌云罩顶,于是,你被自己创造出来的这朵乌云压到弯腰驼背,再也接触不到那代表正面事物的明亮阳光。 然而,本书提供的工具可以立刻击退任何攻击你的负面想法,冲破乌云,重见阳光! 当然,你可以得到的帮助不只这一项,比方说: ◎如果你有逃避的习惯 ◎如果你有一些不太健康的人际关系 ◎如果你想克服害羞,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如果你想学会如何在怒火中烧时冷静地为自己争取权益 ◎如果你想控制上瘾和冲动的行为 你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解决之道。这五大工具很容易上手,学会之后,只花你3~5秒钟就能使用,而且当下见效! 菲尔和巴瑞这两位资深的心理治疗师先后在执业过程中发现,过去他们所受的训练无法真正帮人解决在生命中碰到的种种问题,因而研发了这套突破性工具。这五大工具是简单却强大的技巧,提供立即性的帮助,真正让你采取行动,改变自己的行为,进而改变人生! ◎联合推荐 世纪奥美公关董事长/丁菱娟 艺术节资深策展人/李立亨 作家.导演/李鼎 奥美广告董事总经理/唐心慧 趋势科技共同创办人暨文化部长.华人心理治疗研究发展基金会董事长/陈怡蓁 知名身心灵讲师/赖佩霞 知名企业讲师/谢文宪 ---------------------------------------------------- 作者简介 菲尔.史塔兹(Phil Stutz) 毕业于纽约市立学院,然后在纽约大学取得医学学位。曾在纽约的莱克斯岛监狱担任精神科医师,接着在纽约开设私人诊所。一九八二年,将诊所迁到洛杉几。 巴瑞.麦可斯(Barry Michels) 毕业于哈佛大学,然后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取得法律学位、在南加州大学取得社工硕士学位。一九八六年起,在洛杉几开设心理治疗诊所。两位作者已是好莱坞的「公开秘密」,拥有众多奥斯卡得主级客户。他们发展出来的工具让一位两年写不出作品的编剧成功拿下生平第一座奥斯卡奖,也让接受过治疗的热门影集《24反恐任务》制作人觉得效果好到要以作者之一为范本打造角色。 译者简介 王莉莉 台湾淡水人,台师大英语教学硕士。译有《The Power力量》(方智出版),与人合译的作品则有《失落的致富经典》(方智出版)、《和谐财富:吸引幸福与财富的秘密》(高宝出版),并与人合着《零阻力的黄金人生》(方智出版)一书。曾任中山女高与澳门科技大学英语教师。

〔工具〕随文赠言:【从你成功那一天开始,你可能就已经是不成功了,因为你成功的只是在你原来设定的那个目标上,而不是终级目标。新的目标,不一定在你原来所走的路上。 —— 张瑞敏】

【上一页】【下一页】

把工具收藏起来以后再看!工具所属栏目:〖全科知识 尚无数据〗

“工具”相关专题:感谢师恩 师恩难忘,师恩难忘作文 租房合同协议 预备党员转正思想汇报 高考分数线预测 合伙协议,合伙协议范本,合伙协议书 就业协议书 协议书,协议书范本 记一件难忘的事,记一件难忘的事作文 一件难忘的事作文 难忘的旅行难忘的一件事 劳动合同法 门面租赁合同 合同书 厂房租赁合同 商铺租赁合同 商品房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借款合同范本 劳务合同 租赁合同 商业策划书 创业策划书 品牌策划 广告策划 婚庆策划,婚庆策划方案 项目实施方案 活动策划,活动策划方案 营销策划 影楼策划,影楼策划方案 标语,标语大全 承包合同范本 入党介绍人发言稿 入党介绍人意见,入党介绍人意见范文大全 工作措施,工作措施范文大全 大学生自我评价,大学生自我评价范文 实习生评语 剧本,剧本范文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请柬,请柬范文,请柬模板,请柬格式,请柬怎么写 团课心得 安全教育心得体会,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感谢有你,感谢有你作文,感谢有你老师 珍爱生命,珍爱生命作文,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油菜花作文,关于油菜花的作文,描写油菜花的句子 我心中的春天,我心中的春天作文 英语学习计划,英语学习计划表,英语学习计划书范文 个人学习计划,个人学习计划书,教师个人学习计划 大学学习计划,大学学习计划书,大学生学习计划范文 脱口秀台词,脱口秀台词大全,脱口秀台词集锦 螳螂捕蝉,螳螂捕蝉阅读答案,螳螂捕蝉文言文,螳螂捕蝉教案 三分钟自我介绍,三分钟自我介绍范文,3分钟自我介绍 幽默的自我介绍 演讲比赛策划书,演讲比赛主持词,演讲比赛活动方案,演讲比赛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幼儿园教研计划,幼儿园教研工作总结 专科学校排名,专科排名,全国各省市专科学校排名 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毕业生就业推荐表自我鉴定,毕业生就业推荐 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古诗,望庐山瀑布的诗意赏析 望天门山,望天门山古诗,望天门山李白,望天门山的诗意 孙权劝学,孙权劝学翻译,孙权劝学教案,《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我的烦恼,我的烦恼作文,我的烦恼作文600字,500字 春天的画,关于春天的画,春天的画作文 秋景,秋景作文,描写秋景的作文 描写春天的诗句,描写春天的古诗,描写春天的诗歌 描写春天的句子,关于描写春天的句子 描写春天的作文,描写春天景色的作文 议论文素材,议论文素材大全,高中议论文素材

❹ 《为了中国民法》读后感

你可以写这本书什么地方写的好,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就可以。

热点内容
行政法制不健全人治现象严重 发布:2025-09-21 10:18:44 浏览:735
行政法司法考试真题免费下载 发布:2025-09-21 10:18:37 浏览:256
形容女法官的句子 发布:2025-09-21 10:11:21 浏览:39
新劳动法失业率 发布:2025-09-21 10:10:01 浏览:934
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区别 发布:2025-09-21 10:10:01 浏览:922
部门印章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9-21 10:10:00 浏览:580
渔业法律法规有哪些 发布:2025-09-21 10:09:57 浏览:814
国税局法规股工作总结 发布:2025-09-21 10:09:51 浏览:731
王栋法院 发布:2025-09-21 10:09:49 浏览:705
不道德女人完整版 发布:2025-09-21 09:43:43 浏览: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