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婚姻法调整的是夫妻父母子女

婚姻法调整的是夫妻父母子女

发布时间: 2025-09-22 16:12:01

婚姻法儿媳属于什么亲属关系

你好复,属于姻亲关系。
亲属是制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我国法律所调整的亲属关系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儿媳和公婆、女婿和岳父母、以及其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如伯伯、叔叔、姑母、舅、阿姨、侄子女、甥子女、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等。亲属不等于家庭成员,有亲属关系的人可能分属于多个不同的家庭;家庭成员并不绝对有亲属关系。
若帮到请采纳,谢谢

Ⅱ 婚姻法2024年新规定

1月1日,民法典正式实施,其中的婚姻家庭编取代了原有的婚姻法条款。民法典中的婚姻家庭编相较于原婚姻法,主要变动如下:
- 新增“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的规定,强调了国家对婚姻家庭的保护责任。
- 明确了“优良家风”的法律地位,提倡夫妻间的相互忠实、尊重和关爱等良好家庭风尚。
- 对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范围进行了细化,增加了一些具体规定,例如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投资收益、工资奖金等归夫妻共同所有。
- 规定了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和偿还原则,明确了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一方事后追认的债务,以及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均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 增加了离婚冷静期的规定,即自离婚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撤回申请。
- 修改和完善了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更注重保护弱势一方的合法权益。
此外,中国还发布了一些与婚姻法相关的司法解释和政策文件,以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婚姻法的规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主要司法解释包括: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解释了婚姻法中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如婚姻效力、夫妻财产制度等。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重点解释了夫妻财产分割、债务承担等问题。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主要涉及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归属等。
民法典生效的同时,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也开始实施。内容包括:
- 一般规定:解释了婚姻编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等。
- 结婚:明确了结婚的条件、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情形。
- 夫妻关系:细化了夫妻财产制度、夫妻债务的认定和处理等问题。
- 离婚:详细规定了离婚的条件、程序、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方面。
- 收养:规范了收养的条件、程序和收养关系的解除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编 婚姻家庭编的相关规定如下:
- 第一千零五十三条: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第一千零五十四条: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原则判决。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子女,适用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婚姻无效或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 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债务,以及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债权人能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自离婚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Ⅲ 《婚姻法》的调整对象是有哪些

顾名思义,我国婚姻法的调整对象可概括为婚姻家庭关系,这个可从两个方面来具体把握:
1.从调整对象的范围来看,婚姻法既调整婚姻关系,又调整家庭关系;既包括婚姻家庭关系发生、变更和终止的动态运行的全过程,又包括由该动态运行所形成的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婚姻关系因结婚而成立,又因一方死亡或离婚而终止。所以,关于结婚的条件和程序、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关于离婚的处理原则、程序、条件以及离婚后有关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和生活困难帮助问题等,都属于婚姻关系范围。所谓“家庭关系”是以父母子女关系为核心的血亲关系及姻亲关系的总和。血亲关系,包括自然血亲关系和拟制血亲关系,即亲生父母子女关系和养父母子女关系。家庭关系是基于结婚、出生、法律拟制等原因而发生,又因离婚、家庭成员死亡、拟制血亲关系解除等原因而消灭。因此,关于确认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属身份,规定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及其产生、变更和终止等方面的事项,均属于家庭关系的范围,由婚姻家庭法调整。
2.从婚姻家庭法调整对象的性质来看,既有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关系,又有婚姻家庭方面的财产关系。其中人身关系占居主导地位,财产关系以人身关系为先决条件,居于从属依附地位。所以婚姻家庭法在性质上应认定为身份法而非财产法;它所调整的对象是基于婚姻家庭而产生的人身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财产关系。婚姻家庭中的人身关系,是存在于具有特定的亲属身份的主体之间,本身并无直接财产内容的一种社会关系。婚姻家庭中的财产关系,是以人身关系为前提,直接体现一定经济内容或者以一定的财产为媒介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在法律意义上即为财产性质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财产关系是人身关系所引起的法律后果,随人身关系的产生而产生,亦随人身关系的变更、消灭而变更、消灭。

Ⅳ 婚姻法及其调整对象有哪些

婚姻家庭法简单说是指调整有关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具体讲婚姻家庭法是指规定婚姻家庭关系的发生和终止,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定范围亲属间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婚姻法的概念是对婚姻法内容的高度概括,概念和内容是—致的。一般来说,一个法的名称和它的调整对象也应该是一致的。按婚姻法名称表面理解,好像只是调整婚姻义系的法。其实,从婚姻法规定的内容看,可将婚姻法分为狭义的婚姻法和广义的婚姻法。

狭义的婚姻法以婚姻关系作为调整对象,其内容包括婚姻成立的条件和程序,婚姻解除的原则和法律后果,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如《美国统一结婚离婚法》。广义的婚姻法除了狭义婚姻法所规定的内容外,还包括家庭关系的内容。如规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从编制方法上看,可将婚姻法分为形式意义上的婚姻法和实质意义上的婚姻法。形式意义上的婚姻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及民法典中有关婚姻的部分;实质意义上的婚姻法,不仅包括形式意义上的婚姻法,而且还包括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中有关婚姻家庭的规定。

婚姻法是规定婚姻和家庭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法,这是各种类型的婚姻法的共性;但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婚姻法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和性质是不同的,这是由婚姻法的阶级本质决定的。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经济利益,利用国家机器将社会秩序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其中包括婚姻和家庭关系的秩序。如果男女之间的结合形式可能带来婚姻秩序的紊乱,就会被列在取缔之列。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秩序的需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就把有利于统治阶级需要的婚姻家庭秩序化为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婚姻法是我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在婚姻家庭方面意志和要求的集中表现,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优越性。

婚姻法具有我国法的一般特征,如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反映,都具合法的强制性等等。但由于婚姻家庭关系的特殊性,使它具有不同于其他法律的以下特点。

首先,婚姻法的适用范围具有广泛性。婚姻法是适用于一切公民的普遍法,而不是只适用于部分公民的特别法,几乎人人都要结婚,每一个公民都生活在家庭之中,因此而形成的婚姻和家庭关系都要适用婚姻法。因此说婚姻法是有关一切男女老幼的切身利益、适用范围极为广泛的法律。

其次,婚姻法具有强烈的伦理性。婚姻家庭是一个重要的伦理实体。与财产法不同,属于身份法范畴的婚姻法具有强烈的伦理性。反映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法律,都是和社会主义道德相一致的,而这一点在婚姻家庭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婚姻法中所规定的各种权利利义务,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要求的。如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滥用权利和不履行义务,既是违背社会主义道德,也是婚姻法所禁止的。

再次,婚姻法的大部分规范是强制性规范。强制性是—切法律部门的共同特点,在婚姻家庭法上表现尤为明显。为了保护公民在婚姻家庭方面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利益,婚姻家庭法中的规定大多是强制性规定,如关于结婚、离婚内容的规定。当然,婚姻家庭法中也有一部分任意性规定,如关于夫妻财产问题的约定。

婚姻家庭法虽属于民法范畴,但与其他民法规范比较又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其独立性特点主要是出它的特定调整对象决定的,对此应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从调整对象的范围来看,婚姻家庭法既调整婚姻关系,又调整家庭关系。婚姻关系是指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家庭关系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父母子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和祖孙关系。

从调整对象的性质来看,既有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关系,又有因人身关系,而引起的财产关系。

婚姻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人身关系,同时也调整财产关系,但这种财产关系是依附于人身关系而存在的。人身关系是指存在于具有特定身份的主体之间,其本身不直接体现经济内容的关系。婚姻关系只能存在于具有合法的夫妻身份的男女双方之间。家庭关系只能存在于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和其他家庭成员之间,这些关系并不是为了经济上的目的而存在的。

婚姻家庭法中的财产关系是以人身关系为前提,随人身关系的产生而产生,随人身关系的消灭而消灭,如亲属间的扶养、继承义系等,因此它是一种附属于人身关系的财产关系。婚姻家庭法中的财产关系具有如下特点:

1.婚姻家庭法中的财产关系不具有等价、有偿的性质。

2.婚姻家庭法中的财产关系的主体都是具有特定身份的亲属。

3.婚姻家庭法中的财产关系基于结婚、收养等特定法律事实而发生。

Ⅳ 我国婚姻家庭法的主要特征是

我国婚姻家庭法的主要特征是:适用上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内容上具有鲜明的伦理性、规定多为强行性规范。

特点:

婚姻家庭法是身份法,它调整的是具有特定亲属身份的人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特别的人伦关系不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而创设和存在的,而由亲属身份所派生的财产关系也不体现直接的经济目的,它所反映的主要是亲属共同生活和家庭职能的要求,带有某种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色彩。

与市民社会的其他财产法则不同,它不具有等价有偿的性质。在财产法领域,同一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一般都具有对价关系,其实质是双方主体的利益交换,权利和义务的区别十分明确。而在婚姻家庭法领域,某些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两者甚至是很难区分的。

热点内容
临沂法律咨询服务热线 发布:2025-09-22 18:18:14 浏览:616
社会与法天网下载 发布:2025-09-22 18:09:29 浏览:529
2018刑事诉讼法修改关于证据 发布:2025-09-22 17:41:41 浏览:601
民法总论体系 发布:2025-09-22 17:29:34 浏览:15
刑事诉讼法解释543条 发布:2025-09-22 17:29:28 浏览:730
规章制度护理题库 发布:2025-09-22 17:22:14 浏览:546
2015民法全文 发布:2025-09-22 17:20:57 浏览:803
民事诉讼法列举的事由 发布:2025-09-22 17:17:31 浏览:961
百度拼音输入法官方 发布:2025-09-22 17:12:43 浏览:294
汽车销售公司简易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22 17:12:41 浏览: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