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夫妻一方对外举债婚姻法中的法条

夫妻一方对外举债婚姻法中的法条

发布时间: 2021-01-13 00:43:47

Ⅰ 如何推定夫妻共同债务

择一篇供参考:
婚姻法》第41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 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
实务中常出现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向他人借款,后未举债一方被要求承担连带还款责任的案件,鉴于此类案件的多发性,且未举债方遇到这种案件时常不知如何应对,
一、何为推定夫妻共同债务?
所谓推定夫妻共同债务,是指配偶一方在婚姻存续期间向第三人举债,虽配偶另一方对于该次举债不知情且事后也不同意(无夫妻共同举债的合意),但法律仍推定该笔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未举债方须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因实务中最常见的纠纷情形是配偶一方向第三人的借款被推定为夫妻共同债务,故本文主要以此情形为例进行分析。
配偶一方借款被要求承担夫妻共同债务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1、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举债方要求该笔债务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2、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或双方离婚后,债权人要求夫妻双方共同还债。
两种情形下未举债方的应对策略不同,故下文分开讨论。
二、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被要求承担夫妻共同债务,未举债方如何应对?
离婚中或离婚后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纠纷中,配偶一方时常会虚设债务,以资达到减少夫妻共同财产,让另一方少分财产的目的。
出现此种情形时,未举债方无须过分担心借款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未举债方需要做的是审查该笔债务的真实性(如何审查虚假借贷详见下文)。若借款为真实,则接下来须由举债方举证证明所借款项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如证据不足,则未举债方不承担偿还责任。
对于如何理解婚姻法第41条中的“为夫妻共同生活”,最高法院法官认为:若负债所产生利益为夫妻共同享受到,即负债是“为夫妻共同利益”,则夫妻一方的负债就应被为夫妻共同债务。换言之,“为夫妻共同生活”应作扩张性解释,除作文义理解的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情形,如夫妻为了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家庭支出,包括全家的衣、食、住、行和教育、履行抚养和赡养义务[3]等方面的所负的债务外,还应包括夫妻共同经营所负的债务的情形,如双方共同从事工商业或农村承包经营所负的债务、购买生产资料所负的债务、共同从事投资或者金融活动所负的债务,以及在这些生产、经营活动中欠缴的税款等;而且这里的共同经营,不仅包括夫妻双方一起共同从事投资、生产经营活动,还包括夫妻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利益归家庭共享的情形。
因此,若举债方可以证明借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生产经营,则借款应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三、债权人起诉未举债一方要求承担连带责任,未举债方如何应对?
针对配偶一方借款,后债权人起诉夫妻双方还款的情形,我国司法解释推定该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在举证责任分配上,最高法院认为:“在债权人以夫妻一方为被告起诉的债务纠纷中,对于案涉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当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规定认定。如果举债人的配偶举证证明所借债务并非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则其不承担偿还责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性质如何认定的答复》)
由于此类案件未举债方的举证责任较重,常因举证不能而最终被判决要求承担连带还款责任,故而未举债方遇到该类案件应尤其小心。
应对这类案件时,首先应考查该笔借款是否为伪造债务、是否存在举债方与第三人串通进行虚假诉讼的情形(如何审查虚假诉讼详见下文)。
其次,核实借款确实为真实后,如未举债方可以举证证明债权人与举债方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夫妻之间签订了财产独立协议且债权人知道该协议(《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则未举债方不用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复次,在上述抗辩均不成立的情况下,未举债方应全力举证证明借款所生利益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生产经营。具体来讲,举证的方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借款所生利益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2、借款所生利益未用于夫妻共同生产经营;3、借款虽由举债方单方用于生产经营,但经营未有收益或收益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如一则案例中,公司、公司法定代表人(借款的配偶一方)共同借款,所借款项用于公司经营,后未举债方以公司工商登记资料证明:该公司因研发的医疗设备尚未取得批文而未有销售业务,因无销售即无利润,因此,所借款项虽用于公司经营,但未有收益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故未举债方无需承担还款责任。
实务中,如未举债方可以举证证明,举债方借款用于赌博、吸毒,或配偶一方举债发生在夫妻分居期间,则法院一般不认定借款为夫妻共同债务。此外,夫妻一方对外担保所形成的债务也不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夫妻一方对外担保之债能否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复函》([2015]民一他字第9号))。
四、执行阶段未举债方被要求承担连带责任应如何应对?
针对有些地区法院在执行阶段直接引用《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将未参加诉讼的配偶另一方直接追加为被执行人的情况,最高法院已明确表态:该执行行为剥夺未举债配偶的诉讼权利,应为不合法[6]。如出现此种情形,未举债方应提出执行异议;执行异议被驳回时,未举债方认为执行依据有错误,应提起案外人申请再审之诉[6]。
五、出现推定夫妻共同债务情形后,对未举债方的建议
1、审查是否存在伪造债务、虚假诉讼的情形
伪造债务、虚假诉讼的情形是在推定夫妻共同债务纠纷中并不鲜见,配偶一方常借此手段以期达到让己方多分财产的目的。为此,出现推定夫妻共同债务,首先需审查债务的真实性。
对虚假诉讼认定和惩处等方面,最高法院《民间借贷司法解释》中有较为详细的规定(见下文),未举债方可以从这些方面出发进行审查。
最高法院《民间借贷司法解释》
第十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发现有下列情形,应当严格审查借贷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款项来源、交付方式、款项流向以及借贷双方的关系、经济状况等事实,综合判断是否属于虚假民事诉讼:
(一)出借人明显不具备出借能力;
(二)出借人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显不符合常理;
(三)出借人不能提交债权凭证或者提交的债权凭证存在伪造的可能;
(四)当事人双方在一定期间内多次参加民间借贷诉讼;
(五)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委托代理人对借贷事实陈述不清或者陈述前后矛盾;
(六)当事人双方对借贷事实的发生没有任何争议或者诉辩明显不符合常理;
(七)借款人的配偶或合伙人、案外人的其他债权人提出有事实依据的异议;
(八)当事人在其他纠纷中存在低价转让财产的情形;
(九)当事人不正当放弃权利;
(十)其他可能存在虚假民间借贷诉讼的情形。
第二十条经查明属于虚假民间借贷诉讼,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并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其请求。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恶意制造、参与虚假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百一十二条和第一百一十三条之规定,依法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恶意制造、参与虚假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对该单位进行罚款,并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注意搜集、保全证据
因推定夫妻共同债务第二种情形中,证明借款非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生产的举证责任在非举债方,故非举债方应尤其注意及时搜集和保全有力证据。
如举债方借钱用于赌博、吸毒的情形下,应注意搜集、保全举债方因赌博、吸毒受行政处罚等的证据;借钱用于投资的情形下,应注意搜集、保全投资失败等的证据;债权人通过银行账户放款情形下,应注意搜集、保全收款方对应账目的银行账户流水;举债事实浮出水面后,如举债方有悔过并向未举债方认错的,应及时让其书写悔过书或情况说明……因个案案情不同,在此不一一列举。
3、及时咨询律师
推定夫妻共同债务案件属较为复杂的民事案件,尤其在证据搜集和保全一块,如未举债方事先不做准备而盲目应诉,则存在较高的败诉风险。因此,针对此类案件,我们建议:一旦事发(举债配偶隐瞒另一方配偶借钱的事浮出水面后),未举债方就应及时咨询并聘请律师,因为未举债方越早咨询专业法律意见,对其有利的证据就越有可能被搜集和保全到,其胜诉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最后,我们希望,受侵害的未举债配偶一方遇到本文所提及的纠纷时应保持冷静,及时采取有效法律手段为自己争取最大合法权益。我们相信,法律将还您一个公平公正的结果!

Ⅱ 如何判断婚内债务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为共同生活或为履行抚养义务、赡养义务所负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
虽然理论上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比较明确,但是实践中却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夫妻对外举债时往往是由夫或妻一方出面,而由于我国的社会传统,很少有债权人会在举债时要求明确该债务是属于夫妻共同的合意还是举债人个人的主张,即使有口头上的表述,事后也往往由于缺少书面上的证据而无法查实。另一方面,举债完成后,举债到底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的生产经营,属于夫妻间的事务,作为外人,债权人更加无法查实。有鉴于此,最高院《婚姻法解释》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19条第3款情形的除外”《婚姻法》第19条第3款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以王芳律师为首的婚姻家庭事务部在实践中往往遇到一些人利用最高院《婚姻法解释》的规定,来达到侵占夫妻共同财产的目的,比如离婚时一方与第三人串通伪造债务,另一方无法举证证明为一方的个人债务时,依据《婚姻法解释》的规定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这当然有悖立法者的初衷,也有悖法律的公平原则。因此,王芳律师认为,在实践中认定夫妻共同债务时,应当综合考虑93年的司法解释和最高院《婚姻法解释》:第一,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外举债的,如果夫妻双方对此无异议的,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第二,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外举债的,另一方对此有异议的并能证明此债务为一方与债权人的个人债务的,则为个人债务而非夫妻共同债务;第三,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外举债的,另一方有异议但无证据证明为一方的个人债务时,一方应当证明举债的原因,如果能证明是为了夫妻共同生活或为履行抚养义务、赡养义务所负债务的,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如果不能证明的,认定为夫妻个人债务。这样,即达到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也做到了维护夫或妻一方的合法权益。

Ⅲ 如何认定是夫妻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

“夫妻为共同生活或为履行抚养义务、赡养义务所负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 虽然理论上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比较明确,但是实践中却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夫妻对外举债时往往是由夫或妻一方出面,而由于我国的社会传统,很少有债权人会在举债时要求明确该债务是属于夫妻共同的合意还是举债人个人的主张,即使有口头上的表述,事后也往往由于缺少书面上的证据而无法查实。另一方面,举债完成后,举债到底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的生产经营,属于夫妻间的事务,作为外人,债权人更加无法查实。有鉴于此,最高院《婚姻法解释》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19条第3款情形的除外”《婚姻法》第19条第3款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以王芳律师为首的婚姻家庭事务部在实践中往往遇到一些人利用最高院《婚姻法解释》的规定,来达到侵占夫妻共同财产的目的,比如离婚时一方与第三人串通伪造债务,另一方无法举证证明为一方的个人债务时,依据《婚姻法解释》的规定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这当然有悖立法者的初衷,也有悖法律的公平原则。因此,王芳律师认为,在实践中认定夫妻共同债务时,应当综合考虑93年的司法解释和最高院《婚姻法解释》:第一,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外举债的,如果夫妻双方对此无异议的,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第二,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外举债的,另一方对此有异议的并能证明此债务为一方与债权人的个人债务的,则为个人债务而非夫妻共同债务;第三,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外举债的,另一方有异议但无证据证明为一方的个人债务时,一方应当证明举债的原因,如果能证明是为了夫妻共同生活或为履行抚养义务、赡养义务所负债务的,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如果不能证明的,认定为夫妻个人债务。这样,即达到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也做到了维护夫或妻一方的合法权益。

Ⅳ 新婚姻法男方欠债女方不知情有义务偿还吗

对于夫妻单方举债的抄,原则上由举债方举证。即举债者认为属于共同债务,而另一方认为属于举债者个人债务,应当由举债者承担举证责任,如果举债者不能证明属于共同债务,则应当认定为举债者个人债务。但对下列情况,其举证责任分配和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则可有例外: (1)、举债方认为是夫妻另一方的个人债务,另一方主张是共同债务,由主张是另一方个人债务的举债者承担举证责任。如果举债者不能证明是另一方个人的债务,可以认定为共同债务。不宜认定为举债者的个人债务。因为另一方承认是共同债务,可视其对共同债务的自认,按其自认确定为共同债务。 (2)、互相认为是另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都应举证。由举证不能的一方承担不利后果。双方都不能举证证明属于对方对方个人债务的,由举债者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即由举债者个人承担债务。这实际上就是由举债方承担举债不能的责任。

Ⅳ 夫妻一方对外举债 是个人债务 还是共同债

不确定你说的是不是夫妻之间,如果是夫妻,《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专四条将夫妻属一方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对外所负债务推定为夫妻共同债务,这一规定适用的前提条件是当事人双方均无法证明该笔债务是否用于债务人夫妻共同生活或生产。详细的相关法律条例可以查阅华债网。 婚姻存续期间,一方对外举债,原则上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配偶一方需承担连带责任。除非配偶一方能够证明该笔借款并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与债权人明确约定为一方的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债权人知道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约定为归各自所有。

Ⅵ 婚姻法“二十四条”漏洞应尽快补上是怎么回事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还有债务你也飞不起来!

有必要纠偏婚姻法“二十四条”,避免让不知情且未受益者“因婚负债”,甚至坠入巨额债务的深渊。不妨设立夫妻大额债务共同签字制度,实践中,金融机构均要求借款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民间借贷中,也可要求5万元以上债务由夫妻双方签字确认,否则,债权人应证明该借贷用于夫妻共同开支或另一方知情,方可要求未签字方共同偿还。如此,既可避免以“假离婚”来损害债权人利益,又可减少“因婚负债”这一不正常现象。

Ⅶ 婚姻存续期间!一方在外举债债务为赌博用途,离婚是否为!共同债务

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分清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共同财产,坚持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方,尊重当事人意愿,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合情合理地予以解决。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审判实践,提出如下具体意见:
17、夫妻为共同生活或为履行抚养、赡养义务等所负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
下列债务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一方以个人财产清偿:
(1)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
(2)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
(3)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4)其他应由个人承担的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应是合法行为导致的正当债务。夫妻共同债务主要包括:
1、抚养子女、赡养老人所负的债务;
2、购置日常生活用品所负的债务;
3、夫妻一方或双方或子女或老人治疗疾病所负的债务;
4、夫妻双方共同从事个体经营,对他人所负的债务;
5、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房屋等财物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为购置财物借款所负的债务;
6、夫妻双方或一方因继承取得的财产属夫妻共同财产,同时因继承所分得债务也属共同债务。

因此,违法行为产生的债务并不在夫妻共同债务之列。因违法行为而产生的债务也应是个人债务,与夫妻另一方无关。

热点内容
行测行政法题 发布:2025-08-15 11:48:39 浏览:914
劳动法不按时间发工资 发布:2025-08-15 11:47:17 浏览:689
新城区法院地址 发布:2025-08-15 11:46:33 浏览:307
公司驻外地办事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5 11:44:26 浏览:705
盘锦兴隆台法院 发布:2025-08-15 11:34:34 浏览:132
环保法刑法 发布:2025-08-15 11:33:43 浏览:604
电大刑法学解释犯罪 发布:2025-08-15 11:33:34 浏览:20
食品行政法规的解释 发布:2025-08-15 11:27:56 浏览:714
民事诉讼法担保物权 发布:2025-08-15 11:24:27 浏览:776
在读法律硕士司法考试 发布:2025-08-15 11:24:05 浏览: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