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婚姻法
A. 古希腊的生活习惯以及婚礼习俗.
1、生活习惯:
希腊人对古代历史、古迹、哲学、艺术、政治为荣,因此对于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人有着相当的好感,但谈话的话题应尽量避免谈及希腊国内政治以及希腊和邻国的关系,以免陷入失言的困境。
在希腊的一些乡村,每逢新年的元旦到来,希腊人便带着一块石头作为礼物到亲朋好友家拜年,并把它放在地板上向主人祝愿:“愿你家有一块象这石头一样大的金子。
2、婚礼习俗:
古希腊的婚姻是一种建立在责任制基础上的社会关系。一般情况下,古希腊的婚姻是由父母安排的,很少有专门的媒人。
每个城邦也因其政治独立性而有各自不同的独立婚姻法。为了使婚姻合法,女方的父亲或者是监护人(女性孤儿由叔舅或堂亲抚养)会将女性许配给一个能够负担得起婚姻的合适男性。
因此,古希腊的婚姻本身是一种受法律约束的社会关系。婚姻制度不仅关系到城邦的公共利益,还关乎古希腊家庭连带利益和个人的财产继承等。
(1)古希腊婚姻法扩展阅读:
古希腊人的其他礼仪:
1、服饰礼仪
希腊人非常注重着装整洁,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讲究衣着的端庄大方。在正式社交场合,男子通常穿深色西装,打领带或系领结。
一般来说,希腊的中老年人平时只要外出就一定要打扮自己,老太太们都十分喜欢穿颜色鲜艳的服装。
2、仪态礼仪
希腊人举止高雅,并有许多的讲究。他们不使用招手和摆手的动作,希腊人认为这是蔑视人的一种行为,手离对方的脸越近则侮辱性越强。
他们还认为久久地凝视别人是不怀好意的表现。当众打喷嚏擦鼻涕之类的更是他们十分忌讳的。
B. 妇女在罗马法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重
地位不高。
因为妇女没有独立公民权责主体的资格(但有公民权,从共和国中期开始),而且罗马法也没有具体的相关体系,所以关于女性地位的法律条文只有关于婚姻制度和公民权利的两部分,而妇女公民权利也是和家族&婚恋体系捆绑的,从古罗马初期,父权家族制在古希腊厌女主义的影响下,以及“大征服”时期的到来,开始强化性别角色和家族制度。
由于父权家族制度形成,严格来说,罗马法系下,妇女基本上没有在公共领域的独立公民民事主权,包括公社的公民大会和投票权等等,虽然名义上宣称有。所以大部分妇女的公民权利都是建立在婚姻和家族契约上。
所以所谓的妇女地位实际上就是罗马法中,家族内的妇女权利,包括妇女得独立财产权什么的。
1,奥古斯都《尤利娅婚姻法》(Lex Julia)规定了嫁妆(dos)制度,包括祖赠嫁妆(dos profectitia),外来嫁妆(dos adventitia) ,约还嫁妆(dos receptitia)。祖增嫁妆是在罗马初期父权家族制还存在夫权婚姻时代的主要形式。而无夫权婚姻(即夫妻财产分割管理)之后呢,外来嫁妆(母亲准备的嫁妆),和约还嫁妆(男方在婚姻破裂后需要承诺返还的财产)为主要形式。
2,婚姻制度包括三类有夫权婚姻:祭祀婚(《十二铜表法》以后名存实亡,基本上只是走个过程,女方表示顺服夫权。),买卖婚(听名字就知道把妇女买进来咯,顺从夫权,而且地位较低),时效婚(也是夫权婚姻,妇女加入夫方家庭,地位相当于父权家族中德“女儿”,这种婚姻按照《十二铜表法》可以离婚。万民法开始自由婚姻制度出现,《十二铜表法》后基本上都是无夫权婚姻了(傻子才把财产给老公)。
3,女性的基本财产权就是嫁妆,以及嫁人过后的私有财产权,这两者是理论上独立的。在未出嫁的时代,财产权是归属于其父权家族的。共和国末期,因为没有明确法律来保障女方的财产权,而无夫权婚姻刚出现,所以嫁妆一般都被男方给吞了。帝国中期开始出现承诺和乡里监督式的嫁妆返还制度,查士丁尼后无夫权婚姻为主流,所以妻子为他权人或者自权人,所以夫方无权处理女方财产,但是女方的父亲为财产监护人。在夫妻共有财产(房产和田产,商铺,船只为主要),妻子有“质押权”,也就是理论上男方不能单独处置共有财产,而在《尤利娅婚姻法》,理论上意大利境内的自权法人(妻子)的财产受罗马法全面保护。
当然,处于西塞罗主义的公民立法思想,男方也有相对权利,比如可以追诉女性“隐藏财产”,”离婚理由不明”,“女性为离婚过错方”,都可以扣留部分嫁妆做补偿(但是不能扣留前妻的自留财产)。
4,女性还是具备一定的公共政治权力的,比如帝国中期开始出现的“妇女会议”联合会,比较著名的公共政治成果在于,反对《奥庇乌斯法》中对于女性在公共场合中限制,反对《朱里亚法》对于通奸罪以及再婚时间的限制。捍卫了妇女的自由婚姻权力。并且逼迫奥古斯都立新法,鼓励女性生育,并且对于多子的英雄妈妈的儿女在进入公民事务官系统后,给予一定升迁上的优先级。当然,这种政治活动,实际上只是利用了
5,《十二铜表法》还是对于女性有一定性权利上的限制,认为“女性若是被认为行为不端,可以被父权家族的男性进行监管”。不过早在《尤利乌斯城市法》中,就废除了共和国早期事务官干涉父权家族中女性性伦理的条例,尤其是以往通奸罪是有自治城市的事务官和士绅公民监督的,这在帝国后期已经比较淡了。所以帝国后期,女性的性权利相对而言是比较自由的,尤其是由于财产权的自由。不过后来基督教来了,就悲剧了。
6,妇女可以参加公共娱乐活动。在帝国初年,举行表演的竞技场便是寻觅佳人的绝好处所,浴池也是绝好的去处。以前保民官会干涉妇女出行,后来不会了。又由于我们古罗马医圣盖伦大爷主导的医疗体系中对于妇科的研究非常透彻,所以避孕技术也非常高超。而由于性伦理在帝国后期的淡化,以及妇女财产权的保障,加上父权家族和婚姻制度的压抑,部分女性蛮有心情去找小鲜肉的,大部分都是日耳曼裔的奴隶演员(你钱就这么多),如果社会地位较高,女性出轨的对象大多是本地事务官(受过良好教育并有社会地位,虽然当时马略军改已经生效,但还往往有过服役经历),这个理论上在罗马时代是完全允许的,最多有人说闲话,但是法律上是合乎规矩的。当然男方肯定也是同样的状况和做法,这基本上就成了罗马末期享乐主义的源泉。。。所以古罗马某个笑话集叫《Philogelos》里面有一大票梗就是妻子给丈夫戴绿帽子的内容。(盖伦可没发明亲子鉴定)。
7,可作为业主阶级,占有土地并且允许进行私有土地买卖。
C. 罗马法体系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罗马法体系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公民为争取自身权利而与贵族展开斗争,最终在平民的强烈要求的背景下,由罗马共和国政府先后制定的。其意义在于维护贵族和富于平民的利益。
一、罗马法的内容和作用
(一)含义:
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内容:内容是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核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平等是有条件的平等,奴隶、妇女并不享受平等的待遇)
(二)罗马法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罗马法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伴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而发展的。
(1)历史原因: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2)经济基础:不断发展的罗马经济是罗马法逐渐形成的经济基础。
(3)动力: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和奴隶的起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对外扩张活动。
(4)前提条件: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罗马法成为“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和“充分预料到现代私有制的法律”。
(三)发展演变
1.罗马法的开端:《十二铜表法》
(1)背景:共和国的诞生和平民的长期斗争。
(2)内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3)本质:维护私有财产权和维护贵族利益。
(4)积极意义:按律量刑,贵族再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十二铜表法》的形成是平民的胜利。
(5)地位:罗马法的渊源(罗马的基本法)。第一部成文法。
2.完备:《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
(1)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和《查士丁尼新敕》。
(2)评价:①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完备阶段。②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的有效工具。③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3.演变过程趋势总结:
(四)罗马法的影响:
1.对罗马的影响:一定程度上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有利于其大肆扩张。
2.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1)是近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中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及诉讼原则,甚至政治制度的某些方面也来源于罗马法。
(2)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都以罗马法的理论为基础。
(3)罗马法的影响还波及亚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和日本的民法都受到罗马法的影响。我国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罗马法的原则。
(五)重要理念:(人类历史上永恒的价值)
1.“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渗透着自然法思想,如理性、自由、正义等。
三、罗马法意义:
1、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体现出罗马人的法治精神;
2、明文公示、按律量刑,改变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状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规范了社会生活;
3、从法律条文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后来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
4、维护贵族和富于平民的利益(实质和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