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简述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简述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发布时间: 2025-09-30 23:11:08

⑴ 深圳《劳动合同法》有哪些适用范围

‍‍‍‍劳动合同法》第2条规定了该法的适用范围: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内行、变更、解除或容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包括以下4种类型:1、中国境内的企业;2、个体经济组织;3、民办非企业单位;4、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而《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仅包括3种类型:1、中国境内的企业;2、个体经济组织;3、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可见,在用人单位的适用范围上,《劳动合同法》比《劳动法》多了一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显然又比《劳动法》前进了一步。因此,不管是国家机关还是事业单位,不管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还是以非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只要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就应当签定劳动合同。而只要签定劳动合同,都要依照《劳动合同法》执行。‍‍‍‍

⑵ 劳动合同法 的适用范围包括

一、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为: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包括以下 4 种类型企业:

(1)中国境内的企业;

(2)个体经济组织;

(3)民办非企业单位;

(4)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劳动合同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二、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规定

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之规定,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⑶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的适用范围的差异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在适用范围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适用主体的扩大

    • 劳动合同法:其适用范围相较于劳动法有所扩大,明确包括了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这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一个新增的主体,指的是以民间投资为主,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单位。此外,“等组织”中的“等”还涵盖了既不属于上述列举类别,如派出事务所等其他类型的组织。
  2.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适用范围变化

    • 劳动法:规定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这意味着,在没有明确劳动合同关系的情况下,这些单位可能不完全受劳动法约束。
    • 劳动合同法:则明确指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劳动者只要建立劳动关系,即可适用本法。这一变化意味着,无论是否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只要存在劳动关系,这些单位及其劳动者均需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3. 劳动关系的涵盖范围

    • 劳动合同法:更侧重于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等具体环节,强调劳动关系的动态管理。
    • 劳动法:虽然也涉及劳动关系,但其涵盖范围更广,包括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等多个方面,是对劳动关系进行全面规范的基础法律。

综上所述,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在适用范围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适用主体的扩大、国家机关等单位的适用范围变化以及劳动关系涵盖的具体环节上。这些差异使得劳动合同法在保护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动关系方面更加具体和细致。

⑷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包括( )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包括: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已满十六周岁的职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及时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热点内容
毕亚林律师 发布:2025-10-01 01:07:48 浏览:357
男人条例 发布:2025-10-01 00:52:30 浏览:156
宁波排水管理条例 发布:2025-10-01 00:41:18 浏览:969
广安市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10-01 00:28:40 浏览:515
华政刑法学考研 发布:2025-10-01 00:05:10 浏览:91
民事诉讼法131 发布:2025-10-01 00:04:02 浏览:926
美国有些州的法官 发布:2025-10-01 00:03:13 浏览:536
法语跨考法律硕士 发布:2025-09-30 23:36:18 浏览:136
产假多少天劳动法 发布:2025-09-30 23:35:00 浏览:929
新婚姻法58 发布:2025-09-30 23:34:49 浏览: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