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合同订立选择题
⑴ 急求《合同法》多选题答案
1.B、抄C、D
参照合同法有关要约规袭定。
其中甲基于要约人发出希望与其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时享有作出承诺的权利,承诺权是出卖人天然享有的权利。
原回答忽略了B选项,此处作出补充:B、C、D。一并致歉~ :)
2011年10月13日17:50
2..B
承诺自到达时生效,无论是否签收知悉。
⑵ 关于《合同法》基本知识测试,求大侠!一定要对啊!选择4题,判断
选择题答案:
1、C《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由此可见,只要一方存在违约行为,就应承担违约责任。
2、B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注:合同尤其是有偿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是相对应的,对方主要权利即为格式条款提供方的主要义务(基本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3、A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条式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由此可见,合同双方对格式条款均有解除权,解除权是合同法赋予对方的权利,格式条款提供方不得剥夺。
4、D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十五条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
判断题答案:
1、正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条式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2、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由此可见,法律并没有对违约金作出直接规定。事实上,法律直接规定违约金也是不合理的,违约金本身具有惩罚和补救的性质,如何补救,补救多少关键还是得看因违约方违约给对方造成多大的损失。
3、正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4、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5、正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十五条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
6、正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7、正确《民法通则意见》第72条规定: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
8、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条式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由此可见,合同双方对格式条款均有解除权,解除权是合同法赋予对方的权利,格式条款提供方不得剥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仅供参考!
另: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这位仁兄,你要求别人解答你的问题,别人付出了劳动,多少也该给点奖励吧~
⑶ 某甲与某工厂订立了一份买卖汽车的合同,约定由工厂在6月底将一部行驶3万公里的卡车交付给甲,价款3万元,
(1)汽车买卖合同有效。因为双方主体资格有效,订立合同的程序、标的物均合法。
(2)卡车受损应由工厂承担责任,因为根据《合同法》142条的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本题卡车尚未交付,受损的风险应由工厂承担。
(3)甲不能请求双倍赔偿。因为甲与工厂之间的汽车买卖合同关系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
(4)甲有权要求退车,因为根据《合同法》111条的规定,受害人有权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减少价款等违约责任。
(5)甲不能既请求工厂支付违约金,同时要求双倍返还定金,因为根据《合同法》116条的规定,不能同时选择两种罚则。
(6)甲可以请求工厂赔偿经营损失。因为根据《合同法》113条的规定,一方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相当于违约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7)甲可以同时请求工厂支付6000元的违约金和支付每天50元的迟延履行违约金。因为根据《合同法》第114条的规定,这两种违约金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形,对应于两种不同的违约行为。
⑷ 2020法考客观模拟题《合同法》-单项选择题【12.6】
一、单项选择题
1.甲急需偿还“套路贷”,如若不还性命难保。甲于是向乙借款100万元,乙要求甲提供担保。甲找到朋友丙,要丙为自己的借款提供担保,被丙拒绝。甲威胁丙,若丙拒绝提供担保,就杀了丙的妻子。丙连忙为甲的借款提供了担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都属可撤销合同
B.乙、丙之间的保证合同为可撤销合同
C.基于合同的相对性,保证合同当事人乙、丙之间不存在胁迫,故乙、丙之间的保证合同有效
D.如果乙、丙订立保证合同时,乙知道甲的胁迫行为,那么受害人丙享有撤销权,否则,由于乙是善意的,丙不享有撤销权
参考答案
1.【考点】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胁迫)
【答案】B。解析:胁迫的构成要件有四:(1)故意预告实施危害;(2)对方因此陷入恐惧(胁迫与恐惧具有因果关系);(3)对方因恐惧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恐惧与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具有因果关系);(4)胁迫具有不正当性(目的不正当、手段不正当、目的与手段结合的不正当)。因胁迫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1)因胁迫订立且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合同法》第五十二条);(2)因胁迫订立但未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为可撤销的合同(《合同法》第五十四条);(3)因胁迫订立的遗嘱无效(《继承法》第二十二条)。因胁迫订立且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非可撤销。A项错误,不当选。
合同以外的第三人实施胁迫,无论相对人于订立合同时是否知悉第三人的胁迫行为,受害人均享有撤销权。此点与第三人欺诈不同,原因是,胁迫的危害性较重。须注意:这里的第三人采狭义的理解,不包括当事人的代理人、传达人。保证合同的当事人是丙和乙。当事人均未实施胁迫,但保证合同以外的甲对丙实施了胁迫。由于胁迫的危害性巨大,故无论乙订立合同时是否知悉第三人甲的胁迫行为,受害人丙均享有撤销权。B项正确,当选。C、D两项错误,不当选。
故本题选B。
【思路点拨】注意因胁迫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区分为不同的情形。
⑸ 关于《合同法》的问题,会的达人告诉我答案吧,谢谢啦!
1.合同成立的时间是由承诺实际生效的时间所决定的,由于我国合同法采取到达主义,版因此合同权生效时间应为2月28日。
2.A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允许当事人通过协议进行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的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来确定;如果仍然不能确定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
3.9月30日 撤销权行使的出斥期间为一年,即合同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4.A 本题属于合同的变更,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七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5. 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同时,合同内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本题中涉及的协议均为均为平等主体间的协议,但是,生育协议不符合相关法律,因此不属于合同法调整范围。
6.ABCD 本题涉及担保物权中的权利质权,具体可以参考物权法第二百二十三条。
⑹ 求助!合同法的作业题
第一题:
要约→承诺,该合同依法有效;2.适用中国法律。第一百二内十六条第一款:涉外合同的当容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3.合同依法有效,违约方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货物质量问题属于主要合同义务,已构成根本违约,守约方可解除合同。
第二题:
传真是要约邀请,报价是要约,回复是承诺;2.买卖合同成立。买卖合同自买方承诺到达时合同成立。虽然回复要求签订书面合同,但书面合同只是合同形式,不涉及合同实质内容,不影响承诺的效力;3.行使债权人撤销权。期间:《合同法》第七十五条: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第三题:
1.乙方可依法解除合同。《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三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2.违约责任,按合同金额的2%支付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