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劳动合同法女员工流产

劳动合同法女员工流产

发布时间: 2025-10-14 21:41:20

㈠ 劳动法规定的流产产假是多少天

劳动法规定的流产产假是要根据怀孕时间来算的,女性在怀孕不足4个月流产时,可以享受15-35天的产假休息。怀孕已经满4个月以上进行流产是,可以享受最多42天的产假。而且,流产假和产假期间,职工的工资都是正常发放的。这无疑对女性员工是很大的福利。

一、劳动法规定的流产产假是多少天?

女职工怀孕不满四个月流产时,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给予十五天至三十天的产假;怀孕满四个月以上流产时,给予四十二天产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产假期满,因身体原因仍不能工作的,经过医务部门证明后,其超过产假期间的待遇,按照职工患病的有关规定处理。

二、流产产假期间工资还发么?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三、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有哪些特殊保护规定?

实践中,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同样适用,下同)而被用人单位辞退的个案越来越多,怎样处理此类纠纷,是用人单位与员工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下面结合我国针对女职工孕期特殊保护的有关法律规定对此类纠纷进行分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2、《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3、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四条规定: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

4、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二十九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我国对妇女的各项权益都有了特殊的保护规定,如果在孕期或是产假期间,有工作单位上的任何矛盾,都可以根据相应的法律进行调解和起诉的。因为女职工在特殊时期是需要理解的。不论是个人还是用人单位都要包容。

热点内容
经济法思维导图打印版 发布:2025-10-15 01:18:19 浏览:579
2013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 发布:2025-10-15 01:10:03 浏览:792
社会与法消失的亲情 发布:2025-10-15 01:07:34 浏览:804
司法所人员是警察吗 发布:2025-10-15 01:02:07 浏览:681
社会与法毒战3 发布:2025-10-15 00:45:02 浏览:963
性健康法规 发布:2025-10-15 00:09:04 浏览:908
社会责任验厂法律法规最新 发布:2025-10-15 00:08:16 浏览:914
法治宣传目的 发布:2025-10-15 00:08:15 浏览:587
成都律师咨询免费24小时在线 发布:2025-10-15 00:03:17 浏览:574
七五普法学习内容 发布:2025-10-14 23:53:05 浏览: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