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不可抗力的构成条件是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不可抗力的构成条件是

发布时间: 2025-10-18 17:29:02

合同法不可抗力条款117条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53条及《合同法》第117条第二款,不可抗力是指在合同签订时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判断某一事件是否构成不可抗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1. 不可预见性:在订立合同时,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到的事件。判断标准有客观和主观两种。客观标准是指一般理智正常的人能够预见到的情况;主观标准则是根据合同当事人的年龄、智力、知识水平等因素来判断。
2. 不可避免性:尽管合同当事人采取了及时合理的措施,但无法阻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如果事件的发生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行为避免,则不能认为是不可抗力。
3. 不可克服性:合同当事人无法克服由意外事件造成的损失。如果损失可以通过当事人的努力克服,则该事件不构成不可抗力。
4. 履行期间性:不可抗力事件必须发生在合同签订之后至终止之前,即合同履行期间内。若事件发生在合同订立之前或履行之后,或在一方履行迟延且经对方同意时,则不能构成不可抗力事件。
综上所述,构成合同不可抗力事件必须同时满足上述四个要件。

❷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不可抗力应该具备以下哪些条件

1、不可预见性。法律要求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有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这个事件是否会发生是不可能预见到的。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一般合同当事人来说,判断其能否预见到某一事件的发生有两个不同的标准:一是客观标准,就是在某种具体情况下,一般理智正常的人能够预见到的,合同当事人就应预见到;如果对该种事件的预见需要有一定专门知识,那么只要具有这种专业知识的一般正常水平的人所能预见到的,则该合同的当事人就应该预见到。另一个标准是主观标准,就是在某种具体情况下,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条件如年龄、智力发育状况、知识水平,教育和技术能力等来判断合同的当事人是否应该预见到。这两种标准,可以单独运用,但在多种情况下应结合使用。
2、不可避免性。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尽管采取了及时合理的措施,但客观上并不能阻止这一意外情况的发生,这就是不可避免性。如果一个事件的发生完全可以通过当事人及时合理的作为而避免,则该事件就不能认为是不可抗力。
3、不可克服性。不可克服性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对于意外发生的某一个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不能克服。如果某一事件造成的后果可以通过当事人的努力而得到克服,那么这个事件就不是不可抗力事件。
4、履行期间性。对某一个具体合同而言,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在合同签订之后、终止以前,即合同的履行期间内发生的。如果一项事件发生在合同订立之前或履行之后,或在一方履行迟延而又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时,则不能构成这个合同的不可抗力事件。
构成一项合同的不可抗力事件,必须同时具备上述四个要件,缺一不可。

热点内容
改革铁路法院 发布:2025-10-18 20:11:11 浏览:436
宁司法厅 发布:2025-10-18 19:57:30 浏览:980
鄱阳法院干部 发布:2025-10-18 19:53:18 浏览:194
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 发布:2025-10-18 19:48:08 浏览:851
道德经有三 发布:2025-10-18 19:48:07 浏览:482
1618岁之间劳动法称为 发布:2025-10-18 19:47:06 浏览:830
法院原 发布:2025-10-18 19:46:20 浏览:568
淮南市田家庵法院 发布:2025-10-18 19:45:40 浏览:548
给法院联名信范文 发布:2025-10-18 19:45:32 浏览:341
律师收入缴税 发布:2025-10-18 19:29:34 浏览: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