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保障法和经济法的区别

社会保障法和经济法的区别

发布时间: 2021-01-13 11:00:41

❶ 下列不属于我国法律部门的是 A.宪法 B.经济法 C.婚姻法 D.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当代中国法律部门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程序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法、军事法。

❷ 社会保障法是否应该归入经济法

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功能是保障人的生存权利,维护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透析社会保障法的经济法属性,是构建该制度的重要前提。社会保障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社会保障法应归属于社会法、社会保障法是劳动法的附属物。
通过对社会保障法和经济法的产生背景、立法理念、基本原则、价值理念以及适用机构和适用程序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社会保障法和经济法均是因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市场自身无法调和的矛盾时应运而生的,其实质都是国家以立法模式对市场经济进行的干预;2.经济法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立法理念渗透在社会保障法的理论依据当中;3、社会保障法的实施是经济法坚持平衡协调原则的重要保证,经济法的政府适当干预原则对社会保障法也同样适用;4.社会保障法与经济法都具有秩序、公平、效率、安全、的法律价值,社会保障法的效率价值体现在其鼓励和配置劳动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基金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上,都是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法明显具有经济法属性。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社会保障法是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这是符合经济法立法理念的;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社会保障法是对市场失灵的弥补,同时也是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这都是在完成经济法的任务;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社会保障法是一种政府主导的责任,在确认国家干预合法化的同时,也起到了防止权力滥用的作用,完全符合经济法的授权与控权的双重功能。

❸ 如何快速学经济法

杨紫煊主编的经济法也是自考的教材,我考这门课时就把近10年真题做专了一遍,自考属365网有历年真题但没有答案,我就从教材中找出答案,先记忆简答,论述,案例题,只记要点即可,这些题占一半的分数,选择题有的找不出答案,能记多少算多少,就是用做题溶解考点,知识点,那么厚一本教材,你要是光看它,别说一个月,一年也学不了多少

❹ 养老保险制度属于经济法基础内容吗

1.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 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内般不容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1997年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1998年起每二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 2.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 按本人缴费工资11%的数额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缴费全部记入帐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随着俱缴费比例的提高,企业划入部分要逐步降至3%.个人帐户储存额 ,每年参考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职工调 动时,个人帐户全部随同转移. 3.统一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月标准为职工退休时上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帐户养老人月标准为本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等待遇,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支付给本人.

❺ 所有社会保障关系都是由经济法调整的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❻ 经济法在法治社会中的作用论文

一、引言
采取法律的手段实现国家治理,能够创建一个更加和谐、民主和规范的社会。所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实现依法治国,以便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而经济法是政府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其在法治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经济法在依法治国中的时代使命展开分析,从而更好的推动法治社会的发展。
二、依法治国中经济法的宏观调控使命
在政府进行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必须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进行市场风险的控制。但与此同时,为了实现从反垄断为核心到宏观调控为重点的转变,经济法也需要承担促使国家宏观调控实现法治化的时代使命,以满足现代国家的治理需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宏观调控能够实现法制化,并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法治文明和经济民族程度。所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政府还要以经济法建设为逻辑起点进行宏观调控法理论体系的构建,以便使经济法成为政府行为的规范管理者。但就目前来看,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依然无法可依,所以导致中国市场依然是一种人治格局。而宏观调控无法可依,将导致调控者和受控者的权利和义务无法得到明确,所以容易导致侵犯私权和滥用行政权力的问题出现。因此,在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在中国政府实现依法治国的道路上,经济法还要承担起促进宏观调控法治化发展的使命。
三、依法治国中经济法的社会保障使命
十八届三种全会指出,为实现依法治国,政府还要进行全面、多层次和人性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以便为社会和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所以,经济法的实施,需要进行社会保障安全网的建设,以便在体现依法治国价值的同时,承担其应担负的时代使命。就现阶段而言,中国政府已经建立了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如《工伤保险条例》、《中国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等等。而这些法律法规的确立,可以为公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所以能够起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国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存在着立法理念不明、政府责任不明和立法内容缺失等问题。因此,在经济法建设的过程中,还要使其起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以便使经济法起到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作用。
四、依法治国中经济法的虚拟经济管理使命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的虚拟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而经济危机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强大破坏力量。所以,中国政府想要实现依法治国,就需要加强虚拟经济的管理,从而使市场经济保持稳定发展。为此,中国政府还应加强经济法的建设,以便利用经济法对包含债券、期票和产权等金融衍生品在内的虚拟经济产物进行法治化管理,继而使虚拟经济得到开放化发展的同时,有效进行虚拟经济的控制。而使经济法承担起管理虚拟经济的时代使命,则能够发挥虚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同时又能够预防虚拟经济过渡发展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因此,中国政府还应该寻求有效的经济法律手段,从而有效实现中国虚拟经济与世界虚拟经济的接轨。
五、依法治国中经济法的规制国家干预使命
十八届三种全会明确指出,需要使政府的权力在人的监督下使用,才能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所以,想要实现依法治国,还要利用经济法进行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行为的规制。而通过有效规制政府权力,则能够使人民的权力得到释放,从而使国家干预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得到保证。因此,作为解决社会新型冲突的法律部门,经济法应该借助国家手段进行市场失灵控制,从而使国家干预行为得到有效规制。就目前来看,在宏观调控和市场秩序的法律制度中,存有大量国家干预法律条文,所以国家干预成为了经济法重要特征。而在政府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经济法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经济法需要确保国家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前提下进行市场干预,从而确保国家干预与经济自治的平衡。
六、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理论和方针,以便全面推进法治国家的建设。而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经济法则需要承担推动政府宏观调控法制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虚拟经济管理和规制国家干预经济的活动的时代使命,以便更好的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助力。

❼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包括( )多选 A企业管理关系 B市场运行管理关系 C社会保障关系 D平等主体

BE
A公司法调整
C劳动法等调整
D民法调整

热点内容
物权法规定的质权的有 发布:2025-08-15 15:29:20 浏览:559
关于辞退违纪员工的劳动法 发布:2025-08-15 15:22:30 浏览:236
法律硕士论文摘要 发布:2025-08-15 15:15:31 浏览:650
幼儿道德案例 发布:2025-08-15 14:51:54 浏览:13
刑法的案例评析 发布:2025-08-15 14:50:29 浏览:526
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 发布:2025-08-15 14:46:44 浏览:719
法院警车高速 发布:2025-08-15 14:44:58 浏览:544
平定法院 发布:2025-08-15 14:34:57 浏览:982
美国最高立法机关 发布:2025-08-15 14:27:48 浏览:734
机关职业道德 发布:2025-08-15 14:26:46 浏览: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