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婚姻法有关婚姻忠诚

婚姻法有关婚姻忠诚

发布时间: 2021-01-15 12:20:38

❶ 婚姻法规定的夫妻义务有哪些婚姻

一、夫妻互相扶养的义务
夫妻扶养是指夫妻之间经济上供养和生活上扶助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1、夫妻间的扶养权利义务以经济上相互供养、生活上相互扶助为内容,是婚姻内在属性和法律效力对主体的必然要求。这既是双方当事人从缔结婚姻开始就共生的义务,也是婚姻或家庭共同体得以维系和存在的基本保障。
2、夫妻扶养从婚姻合法有效成立之时起产生,至婚姻合法有效终止时消灭,在婚姻关系有效存续的整个过程中一直存在且具有法律拘束力,因而是一种状态性的、持续性的法律关系。无论婚姻的实际情势如何,也不论当事人双方的感情状况怎样,夫妻扶养既是双方的权利,也是双方的义务,因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必然是一种侵权行为。
3、夫妻扶养做为法定义务,具有法律强制性。基于夫妻关系的特殊性,夫妻扶养通常在婚姻共同生活中自觉履行。当夫妻一方没有固定收入和缺乏生活来源,或者无独立生活能力或生活困难,或因患病、年老等原因需要扶养,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权要求对方承担扶养责任。如果夫妻双方因扶养问题发生纠纷,可以经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扶养纠纷时,应首先进行调解,如调解无效,应当及时依法判决,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
4、夫妻扶养义务与夫妻共同财产制的关系。我国婚姻法以婚后所得共同财产制为通常法定夫妻财产制,对适用共同财产制的夫妻而言,如果双方同居生活,关于扶养义务固然在共同生活中得以实现,不会产生问题;如果双方分居生活,一方拒不扶养对方,需要扶养的一方欲请求他方给付扶养费时,若义务人没有个人财产,是否得判决以共同财产支付?夫妻扶养费用属于婚姻日常生活所需,理应由夫妻共同财产支付,当夫妻无共同财产或者夫妻共同财产不足以支付扶养费用时,应由扶养义务人以其个人财产负担扶养义务。
二、夫妻忠实义务
夫妻忠实义务,即贞操义务,夫妻双方在共同生活中应当互相踏实以维护婚姻关系的专一性和排他性。
我国《婚姻法》第4条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三、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❷ 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夫妻的人身关系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我国婚姻法对夫妻人身关系的规定
夫妻人身关系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中的身份、地位、人格等多个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夫妻关系的主要内容,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夫妻人身关系主要有下列内容:
1.夫妻双方地位平等、独立。
婚姻法第2条第3款对夫妻双方地位平等、独立内容做了明确规定。这是宪法中男女平等原则的体现。其核心是指男女双方在婚姻、家庭中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平等地享有权利,负担义务,互不隶属、支配。夫妻双方地位平等贯穿于整个婚姻法,表现在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子女抚养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总的规定。
2.夫妻双方都享有姓名权。
婚姻法第14条规定,作为人身权的姓名权由夫妻双方完整、独立地享有,不受职业、收入、生活环境变化的影响,并排除他人(包括其配偶在内)的干涉。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夫妻一方可合法、自愿地行使、处分其姓名权。这还体现在子女姓名的确定上,对子女姓名的决定权,由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即子女既可随父姓,也可随母姓,还可姓其他姓。
3.夫妻之间的忠实义务。
婚姻法第3条第3款、第4条对夫妻双方所负的忠实义务做了规定。忠实义务主要是指保守贞操的义务、专一的夫妻性生活义务、不为婚外性行为。其具体有:不重婚;不与配偶以外的第三人非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一般包括通奸与姘居;不从事性交易等。法律对夫妻间同居的权利和义务未做明确规定。一般认为,权利的行使与义务履行以正当、合理为限,并因其具有强烈的人身性,而不能被强制执行。违反忠实义务不仅伤害夫妻感情,还不利于一夫一妻制度的维护。法律对忠实义务的规定为追究各种侵犯婚姻的违法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
4.夫妻双方的人身自由权。
婚姻法第15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或他方不得加以限制和干涉。这是夫妻双方各自充分、自由发展的必要和先决条件。夫妻一方行使人身自由权以合法、合理为限,并应互相尊重,反对各种干涉行为。
5.夫妻住所选定权。
婚姻法第.9条对此做了规定:夫妻一方可以成为另一方家庭的成员,夫妻应有权协商决定家庭住所,可选择男方或女方原来住所或另外的住所。
6.禁止家庭暴力、虐待、遗弃。
禁止夫妻一方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对方的身体或精神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暴力行为;禁止构成虐待的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禁止有扶养义务的一方不尽扶养义务的违法行为。
7.计划生育义务。
夫妻双方负有公法上的计划生育义务。禁止计划外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所要求的,是夫妻的法定义务。义务的主体是夫妻双方,而非仅仅是女方。妇女权益保障法第47条明确规定,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孕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即妇女有生育权。对于男性生育权,学界意见不一,法律对此也未做明确规定。不过,作为夫妻生活重大事项之一的生育应由夫妻双方协商,共同决定,同时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

❸ 婚姻为什么要求“性忠诚”,其社会学、伦理学上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法律有对“性忠诚”的明确条款吗

婚姻法:
第三十二条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专接向人民法院提出属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其它就包括性不忠,谁也不愿带绿帽子,

❹ 违反《婚姻法》第四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义务”的纠纷案 求该题的答案

1、依据婚姻法司法解释第三条规定,当事人仅以婚姻法第四条为依据提起诉讼的,人内民法院不容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2、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这里的损害赔偿包括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

3、以《婚姻法》为依据提起诉讼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必须是以离婚为前提,第三者不是配偶一方,不属于适格当事人;依据《精神损害赔偿》,第三者对无过错方的所谓“精神损害”也无法律依据,故不得直接起诉第三者。

4、赵某起诉的时候就搞错了,其直接以《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起诉就可以了。王某与张某既然已经非常同居,就符合该条第二项的情形了。

❺ 关于婚姻法第四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的规定的案例

首先,根据你写的,他们并没有登记结婚,只是定亲和住一起,事实上的婚版姻关系并不能权替代法律上的关系,法院时候受理了此案?如果根本没有登记结婚,就无法获得法律保护、所谓离婚及反诉就无从谈起。
其次,如果登记结婚了,那么彭某的主张应该得到法院的支持,是否离婚要看夫妻双方感情是否破裂为准。

❻ 婚姻法规定了夫妻忠实义务含义吗

有的。
违反此规定需要依法承担对应的责任。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❼ 婚姻协议书怎么写才有法律效力

夫妻针对双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契约,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如约定财产的归属,约定一方有不忠行为时给对方的赔偿数额,甚至有约定空床费的情形。

合同法》第2条第2款规定了“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即关于婚姻关系的协议不能适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但根据《婚姻法》第19条第2款“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

对双方具有约束力”的规定,《婚姻法》对于夫妻有关财产的约定是给予充分保护的。

只要双方自愿签订的协议,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就应当尊重婚姻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按照当事人的约定处理。但如果该协议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则对其效力应予否定。

如有的协议约定“婚后双方任意一方提出离婚的,向对方予以赔偿”,该约定即为无效,因违法了婚姻自由的基本原则。

限制了当事人离婚自由权的行使,不具有法律效力。

(7)婚姻法有关婚姻忠诚扩展阅读:

婚姻协议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婚姻双方,依照婚姻法、民法通则等法律的规定,基于平等、互信、互助、协商一致原则。

对婚姻关系及其成立、变更、终止等一系列过程所做的约定。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或者赋予的约束力。

规范性法律文件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都有一定的约束力,要求人们按照法律文件规定的那样行为。

法律效力有时还指某种行为或事实在法律上的效果,即能够获得肯定性法律后果,例如一份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能够获得法律的保护。

显然,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合法的行为和事实的效力是规范性法律文件所赋予的。

1、法律效力,

2、法律生效的范围。包括:

(1)时间效力,指法律开始生效的时间和终止生效的时间;

(2)空间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领海、领空),通常全国性法律适用于全国,地方性法规仅在本地区有效;

❽ 婚姻法第四条中,“夫妻之间应互相忠实”具体什么含义

只是一句空话而已,没有什么用,从法律上来讲,不能以本条来作为判内决依据。
但是,如果离婚不容忠实比如与他人同居,包养等可作为财产少分的依据。仅限于法律规定的不忠实情形。
如果是小金库私房钱、撒谎、隐瞒等没有构成法律明确约定的情形,没有任何事情。

热点内容
合同法第400条紧急情况 发布:2025-08-17 14:09:30 浏览:625
仁寿法院执行 发布:2025-08-17 13:55:00 浏览:873
关于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发布:2025-08-17 13:54:21 浏览:265
经济法的学习的过程与认识和感受 发布:2025-08-17 13:53:07 浏览:795
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地址 发布:2025-08-17 13:42:59 浏览:985
西财法学考研 发布:2025-08-17 13:41:22 浏览:381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 发布:2025-08-17 13:39:56 浏览:726
老钟民法mp3 发布:2025-08-17 13:35:48 浏览:941
劝酒行为的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 发布:2025-08-17 13:30:25 浏览:78
劳动合同法关于生育规定 发布:2025-08-17 13:29:44 浏览: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