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角度看计划生育
㈠ 《婚姻法》涉及计划生育的规定主要有哪些
主要就是提倡晚婚晚育
㈡ 生育法定年龄是多少
现行我国婚姻法和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生育年龄,只是对结婚年龄进行了规定,结婚后即可生育。即男方不得早于22岁,女方不得早于20岁生育。(法律依据:《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但从有利于未来父母的工作、学习、健康、经济实力、体力、精力等多种因素考虑,女性在23岁以后结婚,24~29岁生育,男子在25岁以后结婚,26~30岁生育对胎儿最有利,是最佳婚育年龄。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青年男女,体格发育是一生中最好的时期,生殖机能已完全成熟,心理发育成熟稳定,既能够胜任为人父母的职责,也能确保下一代的健康。
(2)婚姻法角度看计划生育扩展阅读:
未到法定生育年龄生育罚款
我国部分城市规定,未到法定生育年龄生育是要罚款的,即未履行婚姻登记手续生育的需要罚款。例如《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对当事人双方各处500元罚款:
(一)未履行婚姻登记手续生育第一个子女的。
(二)符合再生育条件,但未申请领取《生育证》生育的。
(三)不符合法定生育条件应当终止妊娠拒不终止的。
例如《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22条规定,非婚生育和违法收养子女的,比照第五十九条的有关规定执行。具体罚款金额根据本地计划生育政策执行。
中国的法定结婚年龄
婚姻法规定的婚龄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律也允许对婚龄作出例外的规定。比如考虑我国 多民族的特点,婚姻法第五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 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
法定婚龄的确定,一方面要考虑自然因素,即人的身体发育和智力成熟情况,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因素,即政 治、经济及人口发展情况。
我国封建时代有早婚 的习俗,唐朝男十五、女十三听婚嫁;我国 1950年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为男二十岁,女十八岁。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和接受能力相适应。
法定婚龄和结婚年龄
法定结婚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也就是说,男女双方不到这个年龄就不能结婚,只有达到或高于这个年龄才能结婚,要求男女当事人必须达到适婚年龄。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具备必要的生理和心理条件,才能在处理婚事时做出判断,才能在婚后承担对家庭、子女和社会应尽的责任。
婚姻法确定的男二十二周岁、女二十周岁的法定结婚年龄,既考虑了男女青年的身心发育,又考虑了国家控制人口,城乡群众的接受程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方不得早于22岁,女方不得早于20岁”,法定婚龄是结婚的最低年龄,并不是最佳年龄,从医学的角度看,最佳结婚年龄男方应为25~27岁,女方为23~25岁。
中国古代,就对选择适当的年龄有一定的看法,如“合男女必当其年”“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阴阳完实而交合,则交而孕,孕而育,育而为子,坚强壮寿。”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从生理上看,男女青年的青春发育期虽标志着性发育趋于成熟,但身体发育尚未完善,一些重要脏器还没有发育好。
女性的生殖器官一般在20岁以后才逐渐发育成熟,而全身的骨质化,如牙齿的钙化,出齐智齿要到23岁以后才能完成,骨骼和高级神经系统要到24岁才发育成熟。
男性生殖功能的发育和成熟比起女性来还要晚一些,如过早的婚育产生的精子数量少、质量差,容易发生精子残缺、染色体等异常。其胎儿的先天畸形发生率明显增高。
法定婚育年龄并没有做硬性的规定,但从有利于未来父母的工作、学习、健康、经济实力、体力、精力等多种因素考虑,女性在23岁以后结婚,24~29岁生育,男子在25岁以后结婚,26~30岁生育对胎儿最有利,是最佳婚育年龄。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青年男女,体格发育是一生中最好的时期,生殖机能已完全成熟,心理发育成熟稳定,既能够胜任为人父母的职责,也能确保下一代的健康。
㈢ 关于新婚姻法和计划生育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本法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二条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实行计划生育。
第三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第四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第二章结 婚
第五条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六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
(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二)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第八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九条登记结婚后,根据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四)未到法定婚龄的。
第十一条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十二条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婚姻无效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
1.关于新婚姻法法定结婚年龄的规定
新婚姻法关于法定结婚年龄的规定没有改变,仍维持1980年婚姻法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即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法定结婚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也就是说,男女双方不到这个年龄就不能结婚,只有达到或高于这个年龄才能结婚,至于结婚的最高年龄,则无限制。婚姻关系的性质和特点,要求男女当事人必须达到适婚年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具备必要的生理和心理条件,才能在处理婚事时做出判断,才能在婚后承担对家庭、子女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婚姻法确定的男二十二周岁、女二十周岁的法定结婚年龄,既考虑了男女青年的身心发育,又考虑了国家控制人口,城乡群众的接受程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2.有人建议新婚姻法法定结婚年龄应提高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因此,婚姻法修订过程中,有的同志主张将法定结婚年龄再提高,例如提高到男二十五周岁、女二十三周岁;有的主张男女法定结婚年龄都提高到二十五周岁甚至二十八周岁。这种观点难为更多的人接受。男二十二周岁、女二十周岁的法定结婚年龄,无论在我国历史上还是较世界各国,都已是最高的了。还有的部门提出,现实生活中,某些单位、组织和个人不执行婚姻法关于法定结婚年龄的规定,不准已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人结婚,对此群众意见很大。一些单位、组织和政府部门为了贯彻计划生育国策,完成晚婚指标,除了宣传、动员、说服群众晚婚外,还强行阻止一部分未达到晚婚年龄,但已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人结婚,致使法定结婚年龄形同虚设,在群众中造成政府有法不依的印象。
因此,他们建议此次修改婚姻法将法定结婚年龄与国家政策规定的晚婚年龄相一致,这样既能体现依法行政,又便于操作和执行。这个意见也未被采纳。国家的政策或某个行业、某个单位或组织的规定不得与国家法律的规定相违背,如果发生冲突、矛盾,应当以国家的法律规定为准。男二十二周岁、女二十周岁是婚姻法明确规定的男女双方可以结婚的法定结婚年龄,有关部门的晚婚年龄不能代替婚姻法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有关单位、组织等不开具当事人可以结婚的证明信的行为,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不应当予以支持。在婚姻法修改中,有的部门和有的同志提出,男女双方当事人是否结婚,完全是双方当事人自己的事情,当事人结婚登记,为什么还要所在单位出具证明信,表明是否同意结婚,这种做法是否妥当,是否必要,是否违背了男女双方当事人结婚,不许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干涉的规定?这个提法是有道理的,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修改有关结婚登记方面的规定。
3.修改新婚姻法法定结婚年龄中存在不同的意见
在婚姻法修改过程中,还有一种意见认为,1980年婚姻法关于法定结婚年龄的规定太高了,属世界之最,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不符合优生优育的要求。我国历史上关于法定结婚年龄的规定大抵是男十六岁、女十四岁左右。例如,唐开元令规定,男十五,女十三,听婚嫁。宋嘉定令规定,男十六,女十四为嫁娶之期。明洪武元年令和清通典均规定,男十六,女十四,可以嫁娶。********国民政府规定的法定婚龄为男十八岁、女十六岁。我国1950年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为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外国的法定婚龄也不高,如日本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一条规定,男不满十八岁,女不满十六岁者,不得结婚。法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男未满十八岁,女未满十五岁,不得结婚。还有的人主张将男子的结婚年龄降低二岁,使男女的结婚年龄都为二十周岁,或将女子的结婚年龄提高二岁,以示男女平等。
国外也有这样规定的,如瑞士民法典第九十六条规定,男满十八周岁,女满十八周岁,始得结婚。婚姻法关于男女结婚年龄差的规定,导致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找结婚的伴侣总是习惯于男的比女的大,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其后果是造成同年龄段的男女比例失调。过去规定男女法定结婚年龄有个年龄差,主要考虑的是,女子比男子成熟早。依照现行婚姻法的规定,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青年男女都已发育成熟,不存在先成熟后成熟的问题。从目前实际情况看,不需要有这个年龄差的规定。立法机构对上述两种1980年婚姻法关于法定结婚年龄的规定,意见未予采纳。
因为,是经过反复论证和研究后确定的,既考虑了计划生育国策,防止人口过快增长的因素,又考虑了广大青年的身心健康、工作和学习等实际状况,不仅有充分的科学根据,而且能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切实可行的。1980年婚姻法规定男子的法定结婚年龄比女子的法定结婚年龄大二岁,并不是说要结婚的男女的岁数差必须是差二岁。男女之间差多少岁是当事人自己选择结婚对象的结果。这一规定也不是说要求结婚的男子的岁数必须比女子的岁数大。实践中女子的岁数也可以比男子的岁数大。婚姻法规定的基本意思是,男子的结婚年龄必须在二十二周岁以上,女子的结婚年龄必须在二十周岁以上,在符合法律规定的这一条件的基础上,男子可以比女子大,女子也可以比男子大,一方比另一方大多少岁由当事人自己选择确定。
文章转载于http://www.wed114.cn/ask/
㈣ 婚姻法计划生育的未婚先孕
您好,根据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的!
㈤ 婚姻法和计划生育法
婚姻法规定,男方满22周岁,女方满20周岁。浙江省只要在孩子出生前领取结婚证是不征收社内会抚养费的。如容果现在要孩子的话,也就是明年初生育,到时你还未满22周岁,是要征收一定的社会抚养费的,征收金额是县级人均收入的0.5-1倍。
㈥ 婚姻法 计划生育
按照现行的计划生育规定,这种情况你们可以准生一个孩子.在到相关部门领取准生证时,得让你老婆带上你们的结婚证以及法院的判决书.
㈦ 婚姻法生育方面
《婚姻法》抄
第十六条 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第二十五条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
第九条 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权为由请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双方因是否生育发生纠纷,致使感情确已破裂,一方请求离婚的,人民法院经调解无效,应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第(五)项的规定处理。
《妇女权益保障法》
第五十一条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育龄夫妻双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划生育,有关部门应当提供安全、有效的避孕药具和技术,保障实施节育手术的妇女的健康和安全。
国家实行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制度,发展母婴保健事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妇女享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㈧ 婚姻法,计划生育
①如果你们夫妻二人都是初婚(已经拿了结婚证)、未生育(小孩是第一个孩子),那么在小回孩出生之后补办答准生证也是可以的,不会罚款。
②如果你们是初婚,但是是在小孩出生之后才拿结婚证,那么,不管准生证什么时候办,都会有罚款,大概在1000元左右。(不过,不同地方的条例有修改,可能不会罚款,具体情况看各地方条例)
③如果夫妻二人有一个是再婚,符合生育情况的,一定要先去计生部门办理准生证之后才可以生育,不然,罚款会比第②种情况更高。
㈨ 婚姻法是怎么规定计划生育
当然不是强制的,如果是强制的那所有再婚者都别生孩子了,母婴法第十九条这样规定“依照本法规定施行终止妊娠或者结扎手术,应当经本人同意,并签署意见。本人无行为能力的,应当经其监护人同意,并签署意见。依照本法规定施行终止妊娠或者结扎手术的,接受免费服务。”
㈩ 新婚姻法有没有规定取消计划生育
兄弟,你从哪来儿听到新婚姻法可以取自消计划生育法?这是两部法,不存在着谁取消谁。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如同你父母生下了你,你父亲能取消你娘做母亲的资格吗?肯定不行。
再有,只要中国的存在,随着社会的前进,有可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但却不会取消计划生育。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了解中国的人口问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