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法与人类社会相始终

法与人类社会相始终

发布时间: 2021-01-20 17:36:12

1. 五世而斩”,明朝的公卿贵族为什么可以与王朝相始终

皇室王爵的情况应该与非皇室贵族有所不同。明代的王位世袭同样是“世袭罔替”的,而且是所有的王爷都可以无条件地“世袭罔替”:皇帝的儿子除了下一代皇帝外,都是亲王,亲王的家族永远可以有一个儿子袭亲王爵位,其余的儿子都是郡王;而郡王的家族也永远可以有一个儿子袭郡王爵位,其余的儿子封镇国公;等等(除非爵位被废除,或者断子绝孙,没有继承人)。所以,到明中后期,甚至朱元璋的子孙们都要分是哪一个亲王(或郡王)府里的宗支(特别是远支子孙更是如此)。
明代的这种蕃封制度所导致的问题就是越到后来,王爵贵族的人数越多。大家都是贵族,都有封号,都要就藩占地建王府、庄园,导致国家财政不够供养(不记得是明代哪朝的史料,说是京师岁得米四百万石,而仅是各王府的禄米岁支就需要八百万石),而且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大批失地破产,最后天灾人祸,导致王朝崩溃。
因此清代借鉴了前朝的历史教训,规定了所谓的世袭递降的制度,除了功勋卓著的王爷可以成为“铁帽子王”,其他王爷的后代都只能降级袭爵。同时采取王族“封而不建”的办法,所有王爷都只能在北京各自的王府里“就藩”,一则免了与地方百姓争地争利,二则免了与地方官争权,三则免了形成一方势力威胁朝廷中央的统治。

2. 法是否是与人类社会相始终的现象为什么

要看什么法了,大多是人创造的法都会消失

3.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郑官应(1842-1923,又名郑观应)的一生是与中国近代史相始终的,

(1)认为中国出于变局,需变革政治和经济才能与西方抗衡,中国只有实行代表回资产阶级利益的答君主立宪制才能强国,才能富国富民。他打破了对西方的狭隘认识和理解,认为不仅要学习西方的“长技”,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和思想。。这些认识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当时的历史潮流,体现了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对西学的估价和对它的含义的理解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在当时也是独具胆识的。(8分)
(2)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相继展开。(7分)

4. 法是否是与人类社会相始终的

有人说:
1992年之前,关于法的本质的争论主要是围绕着法的阶级性内和社会性展开的。争论的容问题主要涉及:法是不是阶级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怎样理解法的阶级性,法具不具有社会性,如何理解法的社会性,怎样看待法的阶级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法是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经过激烈的争论,大多数人认为,法的本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法的初级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深层本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法除了是阶级统治的手段,具有阶级性外,还是社会管理的手段,具有社会性。法的阶级性有着丰富的内容,它并不限于阶级镇压,而是表明法是由谁定的、反映谁的利益、为谁服务,维护统治阶级赖以存在的统治秩序和经济基础。因而法的阶级性并不排斥法承认其他阶级的一定范围内的暂时利益和局部利益。在剥削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不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法的主要职能是调整和处理人民内部各种利益的冲突,保障、组织、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5. 用哲学原理辨析人类与疾病相伴始终

原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并贯穿着事物发展版过程
的始终 即事事有权矛盾 时时有矛盾
分析:健康与疾病是一对矛盾 人类总是处在健康与疾病的矛盾之中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同疾病抗挣的历史 因此疾病伴随着我们始终

6.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你好,此段话应该出自林则徐之口。表现的态度应该是坚决要禁止鸦片在我国的横行,以破坏内英法等殖民主容义国家利用鸦片对我国进行的经济侵略和对国民身体素质的摧残。对他评价应该是爱国,且面对外国势力有勇于对抗的决心。
另外再说点题外话,在虎门销烟之前,鸦片已经在我国沿海地区肆虐,此举引起了道光帝和林则徐等忠臣的重视,林则徐等极力劝道光帝禁烟,而道光帝也下定决心要全力禁止鸦片。所以开始非常支持林则徐的行动。作为一个重臣,林则徐知道自己禁烟此举必然会遭受重重的阻力,但他仍能下定决心,实际上从他说的那段强硬措辞中我们能体会到些许悲凉慷慨的滋味。林则徐来到广东后,以强硬的军事手段进行了虎门销烟。但西方列强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而在最初支持林则徐禁烟的道光帝在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时,却退缩了,为了讨好西方列强和开脱自己,道光帝选择以林则徐作为替罪羊,显示将林则徐调任新疆,后又将林则徐调任云南,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光路途来回就得花一年多的时间,且林则徐此时已是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在艰苦的边境任职的危险和艰难可想而知,最后林则徐死在了赴云南上任的途中,下场落得如此,实在令人惋惜。

7.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禁烟运动
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八上P3):“苟利国家生死以,起因祸福避趋之?”
1、英国走私鸦片的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2、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导致白银外流,物价上涨;军队战斗力削弱;威胁到清政府统治。
3、林则徐禁烟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4、从鸦片的危害给我们的启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5、意义:虎门硝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次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虎门销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如何?
①社会性质的变化: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战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战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主权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经济上,战前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经济开始解体。
②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是最主要矛盾。
③革命任务的变化:由单纯反封建变为反对外来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
④思想领域的变化:“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思想开始萌发。
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开端。

8. 林则徐致与此事相始终是指哪一事件他为什么又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呢

因为林则徐指的这件事是非常有利于国家的事情。

9. “人才与国相始终,千古兴亡鉴青史”是什么意思出自于

楼上说的对:

出自清张鹏翀《经史法戒诗》
大体意思就是”一个国家用的人才牛逼这个国家就牛逼了 人才不牛逼国家就完蛋了,这个道理可以从以前历史中看出来“。

热点内容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发布时间 发布:2025-08-24 01:59:34 浏览:42
收据能起到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24 01:46:27 浏览:878
通知属于行政法规吗 发布:2025-08-24 01:43:18 浏览:824
上海司法曹 发布:2025-08-24 01:36:03 浏览:867
2018最新劳动法关于工伤 发布:2025-08-24 01:33:45 浏览:808
经济法关于合同的问题 发布:2025-08-24 01:33:03 浏览:957
行政法治原则作用 发布:2025-08-24 01:33:02 浏览:228
企业的法律责任有哪些种类 发布:2025-08-24 01:25:44 浏览:450
司法救助决定书 发布:2025-08-24 01:25:38 浏览:874
建设法治军营做的工作 发布:2025-08-24 01:14:56 浏览: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