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合同概念
1. 经济法合同的效力包括哪些
答:一、合同效力,是指合同所具有的法律效力。
二、我国《合同法》对合同效力规定了以下四种情况,即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
三、合同效力的具体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效力涉及合同有无法律约束力,是否需要履行的问题。
(2)合同效力与合同订立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同一个问题。
四、相关法律条文,详见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十七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 经济法中买卖合同的概念
合同法从属于经济类法规。其中关于买卖合同的概念,可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阐述:“第一百三十条 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3. 经济法概论 简述租赁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市场主体的资格关系、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市场经济秩序关系、社会与市场利益平衡关系_
。P2 2.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由经济法律所确认的具有 权利义务 内容的具体社会关系,主要是一定的财产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P3 3. 法律关系由 权利主体、权利客体、权利与义务
三者构成。P3 4. 法律关系主体包括
自然人、法人 以及其它主体。
P3 5.
法律关系客体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通常包括_物 、行为
和精神产品。P3 6. 经济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 经济法律关系
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和情形。P3 7. 法律事实通常分为法律实践和_
法律事实 两类。事件是指与当事人_
意志
无关的客观现象;行为是指根据当事人的意志而作出的能够引起_法律_
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自学活动。P4 8. 从权利的标的内容看,经济法律权利主要包括两种:财产权、_部分人身权
。P4 9. 从权利的实现或者作用上
,经济法律权利可分为五类:支配权、形成权、期待权、请求权、抗辩权P4 10. 经济法律责任是
财产 责任,但它既可以单独行驶,也可与其它责任共同运用。P5
11. 法人依法成立,以独立的名义享有_民事权利_、
_承担民事义务_。
P8 12. 企业法人登记机关为 工商行政管理局,实行_
分级 登记管理的原则。P8 13. 代理的种类有:_委托代理、指定代理、法定代理、再代理
。P11 14. 所有权的内容:_
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_。
P13 15. 债法律关系由_主体、客体_和_
内容_三要素构成。P16
16. 债的分类包括:合同之债与
非合同之债_、特定物之债与_种类物之债
_;按份之债与_连带之债_;简单之债 与_
选择之债_。P16
17. 公司是企业的_法人_,由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_
全部_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P21
18. 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为__50_人以下,同时还规定了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_
一个_法人股 东的有限责任公司。
P21 19. 《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设置_会计_帐薄,并保证其真实、完整;建立本公司的_
财务、会计_制度,应当按 会计年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P23 20. 公司合并分为
_吸收合并、新设合并_。P24 21. 公司分立指由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分解为_
两个或两个以上_新公司。P24 22.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_
一万元_并需一次缴足。P26 23. 有限责任公司由股东出资设立,而不向_
社会 公开募集。P27 24. 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_3
万元_P27 25. 新修订的
《公司法》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可以
_分次_出资,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
的20%。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_2年内缴足,投资公司可以在_
5_年内缴足。P27 26. 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可以用货币,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财务出资,但全体股东的货币 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
__30%_。P28 27.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包括三种:_
首次会议我、临时会议、定期会议_。P30 28.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
_3人_。P32 29.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部分_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它股东 过
_半数 _同意;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让股东有 优先
购买权。 30.
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应当有2人以上
200
人以下,其中半数 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发起人认购和 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
4. 经济法合同要约
“原告向被告寄送一份价目表”,该行为是要约邀请。
“被告与原告联系表示内愿意购买大米、容黄豆各2000千克,但大米价每千克2.5元,黄豆每千克6元”,该行为中涉及价格的变更,是被告方提出的新的要约。
“原告答复需考虑”,表明双方并没有合意,被告的新要约没有生效。
“9日,被告发电报给原告表示大米每千克2.5元,黄豆每千克6元,各要2000千克,在10日内答复,如同意10天后签约,12月5日交货”,要约行为,在规定期限内(19号之前),若原告答复同意或者原告已经着手实行要约中的行为,该要约生效,会对双方产生约束力。
“11月15日,原告通知被告,表示愿接受被告提出的价格和条件,并且货物已备好”,显然原告已经着手履行要约中的行为,9号电报的要约已经生效,并且对双方产生约束力。
综上,被告违约。
5. 经济法与合同的关系是什么
经济法无抄论是与合同,还是袭与合同法都没有关系。
经济法是指国家关于宏观经济调控的一大类法律,主要包括企业法类、市场规制法类、宏观调控法类及其他一些法律。
与合同最有关的当然是合同法,而合同法则是民法大类中债权类法里的一种法律。
6. 经济法中合同的具体分类包括哪些,经济法中合同的具体
合同的基本分类
《合同法》分则部分将合同分为15类: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内热力合同;容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
7. 什么是经济法中的 格式合同 啊
格式合同,
又称标准合同、定型化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合同条款,对方只能表示全部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合同。因此,对于格式合同的非拟定条款的一方当事人而言,要订立格式合同,就必须全部接受合同条件;否则就不订立合同。现实生活中的车票、船票、飞机票、保险单、提单、仓单、出版合同等都是格式合同。 格式合同的产生及其普遍运用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一般而言,某一行业垄断的存在、交易内容的重复性、交易双方所要求的简便、省时导致了格式合同的存在并大量运用于商事生活领域。 格式合同具有下述法律特征:(1)格式合同的要约向公众发出、并且规定了在某一特定时期订立该合同的全部条款;(2)格式合同的条款是单方事先制定的;(3)格式合同条款的定型化导致了对方当事人不能就合同条款进行协商;(4)格式合同一般采取书面形式;(5)格式合同(特别是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格式合同)条款的制定方一般具有绝对的经济优势或垄断地位,而另一方为不特定的、分散的消费者。 格式合同虽然具有节约交易的时间、事先分配风险、降低经营成本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由于格式合同限制了合同自由原则,格式合同的拟定方可以利用其优越的经济地位,制定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消费者的合同条款。例如,拟定方为自己规定免责条款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等。但无论如何,格式合同作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法律当然不能因为格式合同的诸多弊端而取消格式合同的存在。因此,不断完善格式合同,规定哪类不利于格式合同条款非制定方的条款无效、规定条款制定方的提示义务和说明义务即是合同法规范格式合同、保护条款非制定方利益的表现。
8. 经济法中的合同法
(1)答:成立。应为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双方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专并经历了要约和承诺两个阶属段合同成立。在该案中甲乙双方就合同的主要条款钱达成了合意,并经历了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所以该合同成立。(2)合法,根据《合同法》这种行为属于不安履行抗辩权。(3)合法,因为甲方没有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内履行完合同,须承担违约责任。(4)承担违约责任。因为丙方没有履行好运输合同,没有保护好甲方的物品。
9. 经济法和合同法的区别
合同法是规范平等民商事主体间合同行为的法律部门,属于私法,它属于专民商法的范畴。属
经济法是和民商法平行的一个法律部门,公法性更强。它的内容是国家对市场和市场行为的调整,如市场准入的设定、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对产品质量、金融市场的监督规制等。它是一个公与私的互动过程。
如果说合同法是横向的,那么经济法就是纵向的。二者不是一码事。
当然,要研究经济法,研究国家如何调整市场行为,就一定要先对市场行为本身有了解,因此,合同法作为民商事领域的基本法律部门,在研究经济法的时候也是不可逾越的。《合同法》这部法律本身更是基础性文本。
另外,有些法学领域的外行把经济法理解成所有与经济和经济行为相关的法律,包括民商法、国家规制类法律,这是不准确的。所以看到经济法这个词汇时,一定要看清在那个文本里它指代的什么意思,因为内行和外行对这个词的运用是完全不同的…
10. 经济法中的(合同)的概念
合同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
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