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税价分离

合同法税价分离

发布时间: 2021-01-22 13:01:06

㈠ 急急急!某项工程,对建造合同的收入确认由完成合同法改为完工百分比法,两种方法的税前会计利润分别为

正确的分录如下:

借:工程施工 10
贷:以前年度损益专调属整 1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5
贷:应缴税费-应缴所得税 2.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我认为这里不存在所得税的时间性差异,你这是应该调整所得说,而不是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形.

㈡ 合同法是否规定税费不能单方承担

没有特别约定,由当事人自行约定即可。还有,税费由税务机关来管理,不是当事人可以约定免责的,但是可以约定承担方。

㈢ 劳务合同法规定缴税的比例是多少 看清楚是劳务合同法 不是劳动合同法!

1、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税率表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但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的办法,劳务报酬所得实际上适用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以上是劳务费税率的问题,我想说的是,员工进入公司一般情况下不能建立劳务关系,除非是真正的劳务关系。真正的劳务关系只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为前提,用人单位不得用公司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即没有迟到、旷工、请假之说,干多少活拿多少钱。
很多单位为了规避社会保险公积金、经济补偿之类的东西(劳务关系不存在社保、公积金以及离职经济补偿),和员工建立了劳务关系,其实还是按照劳动关系在管理员工,这属于变相的劳动关系,如果员工提出异议并拿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国家会认定为劳动关系的。

劳动关系的建立不应该以学历为前提,除非国家对该岗位有学历要求。用人单位用的是人的能力,而不是学历。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只要是劳动关系,就该签订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关系处理双方的关系。

所以,这样的公司可以选择不去。因为他一开始就这样做,以后还能规范吗?

㈣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国税提高是否需要返还税差

不需要。税收法定,不是平等主体民事行为。除非税务机关原因造成多征收。

㈤ 合同法规定:在执行合同期间,因国家关税调低,合同如何执行

没有这么明确的规定。不过这种当事人不可抗力的事情发生,应该可以协商对合同做相应调整。

㈥ 保险不能避债和避税。《合同法》第七十三条里的规定是代位求偿权的规定,《司法解释一》第十二条对《合同

正解。。。
合同法是基本法律,保险法是普通法律,里面的条款解释需要遵从基专本法。
“避税避债”要求的条属件是很严格的,并不是说所有保险都避税避债。很看不惯保险业动不动就“避税避债”,根本就是误导客户,虽然我也是保险代理人。。。

㈦ 交付发票是税法上的义务还是合同法上的义务

交付发票既是当事人公法(税法)上的义务,也是当事人私法上的法定义务,二者回并不相互矛盾。因答此,关于是否交付发票,即使合同没有明确约定,一方当事人也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当事人交付发票。
关于发票问题,首先合同有约定从约定,没有约定的话,许多问题也早已有定论,如:
(1)不开发票不能作为拒绝付款的抗辩理由;
(2)拒不开具发票导致对方当事人经济损失的,可以起诉要求赔偿损失。
当然,也有部分问题至今争议颇大,如在合同中未约定交付发票事宜,在收款方拒绝交付发票的情况下,那么付款方能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收款方交付发票。

㈧ 合同法和税法那个责任效力更大

如果从双方的权利义务来说,是可以按你这样说的做。但是,如果出于行政管理的需要,税务部门作出处理的情况,那就无法说了。

㈨ 增值税税率调整期内,哪些合同风险需要注意

1、即将签署合同
如前述,增值税税率降低对于交易双方都是有好处的,对于卖方,开票适用的税率下降了,对于买方,则意味着支付较少的总价。因此,对于即将要签署的合同,可以选择放到5月1日以后签署,更加有利。
2、合同已经签订,但是还没生效
合同已经成立,但是还没有生效(原因可能是需要特定审批、或附加条件还没有实现等)。合同未生效,在合同法上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还没有确立,因此,此类合同可以选择在5月1日生效后,按照新的较低的税率,付款开票即可。3、合同生效,没有付款
合同生效是在从合同法的意义上确立了交易双方的法律关系,并由此确定了权利义务关系,税法上,纳税义务的产生,应遵从税法的规定。
比如财税〔2016〕36号规定,增值税纳税义务时间为: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收讫销售款项,是指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到款项。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是指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服务、无形资产转让完成的当天或者不动产权属变更的当天。
根据上述规定,合同已经生效,即使没有付款,如果已经先开票了(实务中并不少见),也视为已经产生纳税义务,也即该交易已经被纳入税法的调控范围内,需要按照现行的税法履行纳税义务。但是,该条并没有明确,“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是否为前置条件,从税法原理来看,发生应税应为应是前提,但是从税收征管来看,“以票控税”,开票就意味着已经纳入税务监管范围。
4、合同生效、付款,没有开票
现实中的交易状态是复杂万变的,合同生效,也有可能还未实际履行,购买方就已经支付了价款(典型的如关联方,或者供应方处于强势的地位,供不应求),根据前述税法有关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那么,这种行为在税法上是否属于已经产生纳税义务?
从税法的原理出发,合同生效后,仅仅支付了价款,不应认为已经发生纳税义务,也即在该种情形下,可以在5月1日后,按照新的税率,履行纳税义务,这就涉及到已支付的价款的调整,需要供应方返还多出的一个点的金额。5、合同生效,且已经付款开票,但是还没认证
该种情形,从税法和税收征管的角度,已经属于“完成时”,需要按照交易发生时的税法规定履行纳税申报义务,发票认证属于购方后续的发票抵扣环节,当然,也不排除后续发布新的文件,对于此类情形做出特别规定。
此外,知睿财税 提示,在增值税税率调整的前后,交易双方也可以在合同中增加特别条款。就增值税税率下调事项进行明确,避免引发纠纷,当然这种民事约定不得违反税收法律法规文件的规定。
此外,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在不违反合同法、税法的前提下,也可以通过签署补充合同,延迟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以享受增值税率下降带来的好处。

㈩ 请问税法大还是合同法大

不一样!!税法是行政法经济法中的,合同法是民法中的,合同法的当事人是平等的主体。

热点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运输管理条例 发布:2025-08-26 17:00:14 浏览:28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8-26 16:53:27 浏览:409
取消代理人资格有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8-26 16:52:27 浏览:169
深圳大学2020法律硕士 发布:2025-08-26 16:51:36 浏览:321
基层党组织完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6 16:49:24 浏览:279
怎么法治机关 发布:2025-08-26 16:49:11 浏览:996
道德行为理论 发布:2025-08-26 16:35:54 浏览:2
灞桥区律师 发布:2025-08-26 16:34:59 浏览:157
110法律咨询管理员 发布:2025-08-26 15:51:46 浏览:734
基层法律服务年度工作会讲话 发布:2025-08-26 15:40:09 浏览: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