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民法通则与合同法效力

民法通则与合同法效力

发布时间: 2021-01-23 23:17:43

❶ 关于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一些区别

3.因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因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是指因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情况下而为的民事行为。

认定该民事行为中的欺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欺诈方以欺诈的故意。

(2)欺诈方实施了欺诈行为。包括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作为)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不作为)。

(3)被欺诈方对于欺诈行为是不知的。

(4)欺诈行为与被欺诈方实施的民事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因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因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是指由于一方当事人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志的意思表示所为的民事行为。

认定该民事行为中的胁迫,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胁迫方有胁迫的故意。

(2)胁迫方实施了胁迫行为,即正在发生或者在将来可能发生危害,并且足以使被胁迫方产生恐惧,害怕胁迫的发生。

(3)被胁迫方实施的民事行为与胁迫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就是说该被胁迫方因受胁迫而被迫作出违背真实意志的意思表示并实施相应的民事行为。

应当注意的是,合同法第52条和第54条第2款亦规定,一方以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在损害国家利益时,必然是确定无效的合同,而在未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下,则可经被胁迫方请求,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❷ 民法通则与合同法的区别

《民法通则》是我国民法立法过程中的里程碑,同时也是妥协之作。因专为,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不属适合进行大的民法典的立法,于是先出来一个通则性质的民事立法,以为救急。
《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按照传统的民法体系,都是民法典的组成部分。《民法通则》类似于民法典的总则和各编的总则,是原则性很强的规定,《合同法》相当于民法典债编的合同部分,是很具体的规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合同法是合同领域的主要调整法律,现行法条件下,相对于《民法通则》属于特别法,依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的原则,只要是合同领域的案件都优先适用合同法,合同法没有规定的,才上溯至民法通则。
至于两法的效力位阶,都是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二者效力上没有区别。

❸ 论民法通则与合同法效力比较

专门法优于一般法,这是意思一致的时候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这是意思抵触的时候

❹ 《民法通则》第58条与《合同法》第52条的关系

1、规定范围包含关系

《民法通则》第58条是对所有民事行为效力的规定,《合同法》第52条是对合同效力的规定,合同行为属于民事行为的一种,所以《民法通则》第58条相对《合同法》第52条的范围更广。

2、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

《民法通则》第58条和《合同法》第52条是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民法通则58条规定的是民事行为无效的情形,合同法52条规定的是合同无效的情况,合同行为属于民事行为的一种,因此该两条是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

(4)民法通则与合同法效力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 下列民事行为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5)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6)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2009年8月27日,删去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六项: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第七项:“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变更为第六项)

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❺ 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关于民事行为效力规定的不同

《合同法》与《民法通则》关于民事行为效力规定的不同点,主要是在“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上。《合同法》规定属于可撤销的合同,而《民法通则》规定属于无效合同。
由于《民法通则》属于普通法,而《合同法》属于特别法,所以,应当按照《合同法》的规定,认定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或者民事合同。
《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三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
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民法通则》:
第五十八条 下列民事行为无效: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六)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七)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五十九条 下列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一)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
(二)显失公平的。

❻ 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关于民事行为效力规定的不同

民法通来则与合同法关于民事自行为的效力的规定有重大修改:
1.取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全部无效的规定,改为在民事合同方面的部分有效。
2.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实施的行为改为效力待定。
3.将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行为,只有侵害国家利益才为无效。
4.增加了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强制性、和限制性规定的行为无效。
5.二者不仅是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和新法优于旧法的问题而是合同法已将民法通则做了相应的修改。这是非常关键的。

❼ 比较合同法和民法通则在合同效力问题上的不同点

客体的范围不同,合同法主要是调节平等民事主体间订立、履行和终止合专同的过程中发属生的法律关系
而民法通则则是调节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的
所以民法通则范围广,合同法范围窄,民法通则较笼统,而合同法较专业,对于调节合同法律关系问题时,适合合同法规定的,同样也适合民法通则,反之则不一定。有时具体案例可能先根据合同法根与裁决,同时根据民法通则给与其他附加裁决。

❽ 解读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关于合同效力的不同规定

1、民法通则中民事行为的效力是通用规定,适用于单方民事行为及多方(含双方)民事行为。
2、后来颁布的合同法关于合同效力的部分仅适用于合同,单方单方民事行为的生效要件仍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

❾ 民法通则与合同法的区别

《民法通则》与《合同法》的区别主要是调整范围不同。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民法调整专平等属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合同法》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与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

《民法通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第三条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合同法》
第一条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
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第三条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❿ 《合同法》对合同行为的效力与《民法通则》的规定的差异

合同的效力分来为,有效自 ,无效,待定,可撤销可变更
民法中是法律行为的效力
合同行为的效力也应该符合民法通则的规定,但是他是特别法,应该优于民法,所以在做题时碰到合同就用合同法,其他法律行为的效力就参照民法通则

热点内容
2018婚姻法解释二24条 发布:2025-08-28 12:30:22 浏览:160
法律服务队伍建设问题及建议 发布:2025-08-28 12:28:28 浏览:303
商丘律师事务所电话 发布:2025-08-28 12:27:50 浏览:295
法官用枪 发布:2025-08-28 12:16:05 浏览:601
征拆法规 发布:2025-08-28 12:13:33 浏览:7
广场舞行政法 发布:2025-08-28 12:13:27 浏览:520
八大进化法规 发布:2025-08-28 12:07:23 浏览:859
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b 发布:2025-08-28 12:01:39 浏览:774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最根本的保证 发布:2025-08-28 11:51:49 浏览:527
长沙县律师事务所咨询 发布:2025-08-28 11:50:25 浏览: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