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法社会学恶法亦法

法社会学恶法亦法

发布时间: 2021-01-24 08:26:21

Ⅰ 怎么评价恶法亦法和恶法非法

这是法律实证主义与自然法主义的区别。
前者认为法是一种现象,任何有强制力专的规则经过立法程属序后都是法律,应当被遵守,如果法律不对也应该在修改前遵守。
后者认为法有本质属性,古典自然法学派认为是神的旨意,新自然法学派认为是人类的共同价值,凡违背自然法的实体法都不是真正的法律,应当被抵制,自始无效。
前者是科学发展的产物,社会人文学科走向实证的结果。后者是柏拉图二元论的演绎,本体论的再现。
前者对于法学研究、立法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后者则可以避免统治者制定恶法。

Ⅱ 自然法学派和分析法学派关于恶法是如何规定的

恶法亦法资产阶级分析法学的一个论点。最先提出这一论点的是英国法学家专、分析法学派属的创始人约翰·奥斯汀(1790—1859),他认为法(实在法)是主权者以制裁作为后盾或威胁的强制命令。法与道德无关,或至少两者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法律即使是不道德的或不正义的,但只要是合法地制定的,仍应具有法律效力
“恶法亦法”论反映了已取得并巩固了政权的资产阶级要求充分运用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法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要求和愿望,它为资产阶级推行司法专横,实行对劳动人民的专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法西斯政权的崩溃,“恶法亦法”论遭到许多资产阶级法学家特别是新自然法学家的抨击,这些法学家强调法与道德的紧密联系,认为法应从属正义之类的价值准则,不道德的、违背正义的法律不是法,不应当具有法律效力。

Ⅲ “恶法非法”和“恶法亦法”

“恶法非法”和“恶法亦法”是法理学中自然法学派和分析法学派所对应的观点。

1、自然法学法主张“恶法非法”。

自然法学派产生于17世纪,这个时期的自然法学派充分体现了自然法、自然权利与社会契约等人本主义法律观,崇尚自由平等,主张恶法非法,天赋人权。

主张法是人的理性,强调自然法普遍永恒且高于人定法,人定法符合自然法时才是真正的法律。

2、分析法学派主张“恶法亦法”。

分析法学派产生于19世纪,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反对形而上学的思辨方式和寻求终极原理的做法,反对超越现行法律制度的任何企图,主张恶法亦法。

它试图将价值考虑排除在法理学科学研究的范围之外,并把法理学的任务限定在分析和剖析实在法律制度的范围内。

(3)法社会学恶法亦法扩展阅读:

1、“恶法非法”的代表——安提戈涅

俄狄浦斯的女儿安提戈涅不顾国王克瑞翁的禁令,将自己的兄长,反叛城邦的波吕尼刻斯安葬,而被处死,而一意孤行的国王也遭致妻离子散的命运。

安提戈涅更是被塑造成维护神权/自然法,而不向世俗权势低头的伟大女英雄形象,激发了后世的许多思想家如黑格尔、克尔凯郭尔、德里达等的哲思。

2、“恶法亦法”的代表——希特勒法律

自1933年起,德国纳粹党开始独裁执政,随后,一个大规模的反犹行动逐渐发展起来。在同一年,纳粹德国政府褫夺了所有犹太裔公务员的职务,并从军队、警察、司法机关中剔除那些被认为是劣等人的犹太成员。

1935年通过的《纽伦堡法案》剥夺了犹太人作为德国国民的基本权利。其他法案相继出台,比如“一个犹太人与一个非犹太人的人发生性关系被视作是犯罪”等直接针对犹太人的法律条款层出不穷。到了1938年,纳粹德国已经禁止犹太人从事绝大多数的职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陈忠林:“恶法亦法”误尽法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恶法非法,善法之治才是法治

Ⅳ "恶法亦法"的说法,是谁最先说出来的

"恶法亦法抄",最先提出这一论袭点的是英国法学家、分析法学派的创始人约翰·奥斯汀(1790—1859),他认为法(实在法)是主权者以制裁作为后盾或威胁的强制命令。法与道德无关,或至少两者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法律即使是不道德的或不正义的,但只要是合法的制定的,仍应具有法律效力。

Ⅳ 恶法亦法体现哪一法学流派的观点

资产阶级分析法来学的一个论自点。最先提出这一论点的是英国法学家、分析法学派的创始人约翰·奥斯汀(1790—1859),他认为法(实在法)是主权者以制裁作为后盾或威胁的强制命令。法与道德无关,或至少两者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法律即使是不道德的或不正义的,但只要是合法地制定的,仍应具有法律效力。

Ⅵ 时政法,自然法,社会法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推荐阅读张文显先生的《21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史》。你说的时政法应该是实证法学吧。题主你应该是说的三个学派的关系吧。
三大法学流派指的是新自然法学派,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和社会学法学派,这三个在现代西方影响较大、占传统地位的法学流派。他们的法学理论,是西方人在探索真理过程中留下的足迹,这对我们认识人类法的发展历程、规律及本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和法治建设,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实证主义法学派通常泛指以19世纪A.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的各派资产阶级法学,也称实证法学或法律实证主义,其创始人是19世纪英国的J.奥斯丁。
从狭义上讲,实证主义法学就是指各种分析法学派。因此又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它强调的是实在法,即国家制定的法。这派法学的特征是:区别“实际上是这样的法”和“应当是这样的法”,即区别实在法与正义法或理想法;它申明自己只研究实在法,着重分析实在法的结构和概念;根据逻辑推理来确定可适用的法;认为法与道德无关或至少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实证主义法学派的基本观点是:恶法亦法;法和道德之间,实然的法和应然的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法是国家主权者的命令,是一个“封闭的逻辑体系”。在法和道德本质联系的问题上主张不符合道德的法不影响法的实在性的观点。这也是其与自然法学派主要的分歧之一,自然法学派主张恶法非法,从自然法和道德的合理性基础上探讨法的合理性问题。
而自然法学派是指以昭示着宇宙和谐秩序的自然法为正义的标准,坚持正义的绝对性,相信真正体现正义的是在人类制订的协议、国家制订的法律之外的、存在于人的内心中的自然法,而非由人们的协议产生的规则本身的法学学派。
自然法学派又可分为古典自然法学派和新自然法学派,它们的产生和发展都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并产生了各自的代表人物。在西方,每次社会大变革时期,自然法学总是作为一面旗帜,主导着西方社会法律发展的大方向。例如,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法无明文不为罪、人身自由不可侵犯、人民主权、权力分立等思想,都发端于自然法学的理念。
另外,自然法学派特别重视法律存在的客观基础和价值目标,即人性、理性、正义、自由、平等、秩序,他们对法律的终极价值目标和客观基础的探索,对于认识法的本质和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在法学研究中表现为一种激进的理想主义情怀,以诸如正义、平等、自由等抽象价值来构建自己的批判武器,在破解传统法律理念,重塑时代法律神圣性的历程中,功勋卓著。
然而,社会学法学派是在社会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实证主义的法学思潮。其将社会学的分析框架和理论工具引进到法学领域,在社会中研究法律,并通过法律研究社会,强调法律的社会作用和效果。
社会学法学派认为法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秩序,真正的和主要的法律不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规则,而是社会立法中的秩序或人类联合的内在秩序。法律与国家之间并没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它并非一定由国家机关特别是立法机关所制定和实施,在没有国家的时侯和地方也存在着法律。社会和国家如同自然界生物一样,是一个有机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生存竞争和强存弱汰;法的任务只在于维护个人自由;每个人只要不妨害他人的同样自由,就可以从事他所愿意从事的任何活动。 最后,如博登海默所言,真理是人们在任何特定时间的经验的总和。法律仿佛是一座有许多厅堂的大厦,用一盏灯很难同时照到每个角落。而一个法学流派,就如照亮法律大厦的一盏灯,"横看成岭侧成峰",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勾勒出了法律的形象。

Ⅶ 法社会学对法的概念有何独特理解

法社会学是专门以社会学的眼光分析法律的一门交叉学科。
对于法的概念,有很多不同的学派与理解,最普遍的解释是: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对于最普遍的解释,社会学在这几个方面有着与其不同的独特解释:
1.法的产生。普遍解释认为,法是由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但就社会学的研究来看,一些社会习惯与社会道德也能发挥法的作用,也具有调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特点,这在学术界称为习惯法,它并不是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但实际上发挥着法的作用。成文法虽然是国家制订和实施的,但它的制订和实施仍然不能脱离社会,否则人民不会遵守,人民不会遵守的法律,也不能称之为法。因此,法社会学认为,法是产生于社会的。
2.法的主要属性。普遍解释认为法的阶级属性是法的主要属性,法律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法社会学认为,法的主要属性是社会属性,因为法归根结底是规范社会秩序,只反映阶级属性的法律脱离社会,不会被人民所接受。
3.法与道德的关系。分析实证主义认为法即国家意志的表现,和道德无关,只要是国家制订和实施,就是法,即恶法亦法。但自然法学认为,只有为人民所接受的法才能称为法,认为道德与法有关,即恶法非法。法社会学在这一问题上倾向于自然法学派并进一步进行了发展,对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阶层,法社会学认为只有在社会阶层,法与道德的联系才最为紧密。

Ⅷ 主题为恶法非法与恶法亦法的辩论,正方恶法非法应该怎么提问

给法律一个限定定义 要符合人文精神社会精神 恶法不符合社会引领风尚怎么可以算作法律?

Ⅸ 恶法非法和恶法亦法的分析问题

恶法不是“正法”,故曰非法;恶法虽是邪法,但也是法,故曰恶法亦法。

以上为凡夫境界。

圣人境界:法,本无善恶。善恶者,人心也。

汝谓法善,虽恶亦善;汝谓法恶,虽善亦恶。

故曰:善恶只在一念间。

故佛家说:一切法由心想生。

1、《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第一识,以为是老虎,肉身嘛,当然能射入;等“分别心、执著心”一产生,知道不是老虎,而是石头了,就再也射不进去了。【结论:你认为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有人得恶性癌症,乐观开朗,不久竟好了;有人得良性肿瘤,心灰意冷忧心忡忡,不久转化为恶性癌症。】

对于同一个人,你看他很讨厌,我看他很顺眼;对于同一件事,我认为是好事,你认为是坏事;对于一个美女,我觉得她的眼睛好看,你觉得她的嘴吸引人......如此一来,还有什么是所谓绝对“客观”的现象呢?任何所谓“客观”的东西,经过我们的主观加工后,就不再是原来那个“客观”事物本身了。所以,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有人讨厌香菜的味道,有人喜欢香菜的味道)、尝到的、触到的、想到的任何现象,已经不是那个客观事物本身了。就像你看玻璃镜里的你,那个映像不是你本人。

2、《列子》记载:范家有个叫子华的,喜欢私自蓄养侠客,全国人都佩服他。他很得晋国国君的宠爱,虽然没有官职,但地位却在三位公卿之上。谁被他看中,国君就会给谁爵位;他说谁的坏话,国君就会罢免谁。在他厅堂上议事的人同朝廷上的一样多。子华叫他的侠客中的智者与愚者互攻击,强者与弱者互相凌辱,虽然受伤流血的人躺在眼前,他也毫不放在心上。整天整夜以此游戏取乐,几乎成为全国的风俗。

禾生和子伯两人是范家尊贵的侠客,一次出外游玩,经过荒远郊野,住在老农商丘开的家里。半夜,禾生与予伯两人谈论子华的名声与势力,能使活着的人死去,该死的人活下来;富有的人贫穷,贫穷的人富有。

商丘开以前一直为饥寒所困迫,于是悄悄地躲到北边窗下偷听他们的谈话。然后借了粮食,挑上畚箕到了子华的家门口。子华的门徒都出身于世家大族,身穿绸缎,乘坐高车,迈着四方步,眼睛只朝天看。他们瞧见商丘开年老体弱,面色黎黑,衣冠不整,没有不小瞧他的。接着又戏弄、侮辱、欺骗他,推摔捶打,无所不为,商丘开却没有一点不高兴的样子。侠客们的手段用尽了,戏弄、嘲笑得也十分疲惫。

于是同商丘开一起登上高台,人群中有人随意说:“有能从台上跳下去的,奖赏他一百金。”大家都争着响应。商丘开信以为真,于是首先从台上跳了下去,形状像一只飞鸟,飘扬到了地上,肌肤与骨骼都没有损伤。

范家的门徒以为是偶然成功,因而没有觉得太奇怪。于是又指着河湾的深水处说:“那水里有宝珠,游下去可以摸到。”商丘开又跳到了水里。游出水面后,果然得到了宝珠。大家这才开始觉得奇怪,子华才让他加入食肉穿绸的行列。

没多久范家的仓库发生大火。子华说:“你们有能钻进火中取出绸缎的,根据取出的多少赏赐你们。”商丘开毫无难色地钻进了大火中,来去几次,烟尘没有沾污脸面,身体也没有被烧焦。范家的门徒以为他有什么道术,于是一齐向他道歉说:“我们不知道您有道术而欺哄了您,我们不知道您是神人而侮辱了您。您可以把我们看作是笨蛋,您可以把我们看作是聋子,您可以把我们看作是瞎子。我们大胆地向您请教道术。”

商丘开说:“我没有什么道术。就是我的心里,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虽然这样,我心中还是有一个感觉,姑且向你们说一说。过去你们中有两位侠客住在我的家中,我听到他们赞誉范氏的势力,能够使活着的人死去,该死的人活下来;富有的人贫穷,贫穷的人富有。我真诚地相信,没有一点怀疑,所以不怕路途遥远而赶来。我来了后,又认为你们的话都是真实可靠的,因而只怕我的诚心不够,行动得不快,并不知道我的形体到了哪里,也不知道利害在什么地方,只是专心一意罢了。外物也不能改变我的诚心,如此而已。今天才知道你们在欺哄我,于是我心中便隐藏着猜测与疑虑,外面要注意所见所闻,回想过去侥幸没有被烧焦、淹死,现在还害怕得心中发烧,恐惧得全身发抖。哪能再靠近水火呢?”

从此以后,范氏的门徒在路上遇到乞丐和马医这些穷人,再不敢侮辱,一定要下车致礼。宰我听说了这件事,告诉孔子。孔子说:“你不知道吗?最诚心的人,是可以感动万物的。可以感动天地,感动鬼神,横行天下而没有违抗的人,何止身负危险、出入水火而已呢!商丘开相信假话尚且遭不到阻碍,又何况你我都诚心诚意呢!你们要牢牢记住!”
在医学院曾有一位教授做了一项实验,即教授发给每个学生一颗药,说这颗药会使血压上升;服药不久后测量血压,果然都上升了,其实那颗药仅仅是颗糖粉而已。又有另一个故事,即有一位病人因感冒咳嗽到医院看病,经医院X光检查,说是得了肺癌,病人得了这个消息,病情更加严重,几乎没办法下床,就在床上等死,后来隔了一个星期,医院打电话来道歉说,重新检视原来的X光片,发现他得的病仅是普通的感冒,而非肺癌。那一位病人听到这个消息,立刻从床上跳起来,隔没多久,病也就好了。

由上述的两则故事,正好验证了佛所说的:‘万法唯心造’‘一切法由心想生’的道理。所以我相信有些癌症的病人,不是因‘癌症’而去逝,而是被‘癌症’吓死的!只要我们不要病痛放在心上,而时时刻刻以‘利益众生’‘服务众生’为念,放下一切的妄想、执著、分别,则心中不会因稍许不如意的亭,就耿耿于怀,或因小小的事情就发脾气骂人,如此身心清净,自然百病不侵,一切事情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我小时候经历的怪事】

1、小学一年级时,我在农村的一个独家小院里上学。院中心一颗粗粗的大树,枝叶荫覆半个院子。因为我是班长,所以每天都要比别的同学早到班里开门。那年冬天,有一天我5点半从家里走到学校(其实就一间教室),大地一片白雪皑皑。我打开门后,刹那间呆住了。。。。。。

只见墙角的煤火(用泥垒的,供学生取暖用)上,有个女人背对我坐在一个小凳子(我们学生的凳子)上,头发很长,长到腰际。上身穿的是很喜庆的带花的红衣服,正在手拿一把木梳子,对着一个大铜镜缓缓地梳头发。

那一刻,借着外面的雪光,我从铜镜里模糊地看见,那个女的模样端庄姣好,表情很温和。几秒钟后,我撒丫子就跑了。。。。。。

为此,我还记得当时的老师叫赵花朵,不知还在世否?我说的地方是登封市东金店镇东金店村,我81或82年小学一年级的事。

2、我小时候喜欢画古人,特别喜欢,大家都说我有绘画天赋。当我初中一年级时,在老家平房上夏天睡觉,见到满天(不是一片)的古人,峨冠博带,还有帝王乘坐四匹马的大车,虽在天上,却看的很清晰,如同在我眼前。当时我还挺奇怪,怎么云彩的形状这么好看啊?但是跟白天看到的不一样啊!白天只是会看到偶尔有一块云彩像个什么东西的,怎么晚上整个天空都是古人的样子?。。。。。。这种状态最少持续了三个月之久(不是每天晚上都有的)。

长大后,心地逐渐污秽,贪嗔痴都来了,痛苦烦恼一应俱全,再也看不到小时候见过的那种美妙而可言传的东西了。。。。。。于是很伤心难过,很想回到小时候。。。。。

Ⅹ 二)“恶法亦法”与“恶法非法”是法学发展史上一直争论不休的辩题,苏格拉底主张“恶法亦法”,即认为即使

抽象地讲法理,抢抄人是不法行为;袭但在原始时代的婚姻,却往往就建立在抢人这个今天看去是恶的行为上。看看易经里的“匪寇,婚媾”,就知道:恶法与善法,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
法是什么?一种“俗成”的“约定”。当“法”还没有建立的时候,只能从“情”从“理”;当“法”刚刚制订的时候,可能“无理可依”或者“大不近情”;当法制订以后大家慢慢习以为常了,又会觉得“法”所建立的秩序对生活真是必要的。
交通法规定行人靠左或者靠右,无论靠哪边,大家共同遵守就是好的;如果您生活在“靠右”的国度来到另外一个“靠左”的国度,一时习惯不了,就会说这交通法是恶法。

热点内容
劳动法对在家办公的规定 发布:2025-08-29 04:37:33 浏览:654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全文 发布:2025-08-29 04:36:43 浏览:319
售假多少需要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9 04:36:09 浏览:367
2017年新婚姻法关于公积金 发布:2025-08-29 04:31:44 浏览:109
官兵法治讲堂 发布:2025-08-29 04:13:54 浏览:484
中国人民国合同法 发布:2025-08-29 04:09:45 浏览:40
2020行政法学自考重点 发布:2025-08-29 04:03:32 浏览:586
大三下学期法律硕士 发布:2025-08-29 04:03:31 浏览:777
法院如何扣工资 发布:2025-08-29 03:23:21 浏览:8
合同法是特殊法吗 发布:2025-08-29 03:07:35 浏览: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