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经济法发展历程
① 试比较分析中国经济法与西方经济法产生发展的差异
中国经济法与西方经济法产生发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中国经济法回不答是在社会内部自发产生,而是政府自觉地“从治理到不断放权的过程”,属于“政府推进型”;西方经济法是在自由市场经济向垄断市场经济转变的背景下产生的。一开始,出现市场失灵的状况,这种情况用普通的民商法无法弥补,但是必须限制自由主义,由此,国家开始进行干预。西方经济法的产生,实为“市场经济内部不断完善的产物”,属于“自然演进型”
(2)西方经济法是在民商法发达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产生是为了弥补民商法行政法调节经济关系的不足,走的是一条“反民法”“异民法”的道路。而中国经济法是民商法缺位下发展起来,其产生并非为弥补民商法不足,而是与民商法同生同荣、共同发展。
(3)两者社会本位形成路径完全不同,体现在:“西方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是在个体本位上发展起来,是对个体本位的扬弃;中国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是由国家本位发展而来,是对国家本位的修正”,另外,中国经济法产生于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发展起点在于规范政府干预经济行为;西方经济法产生于自由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发展起点在于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② 中国经济法与西方国家经济法产生有哪些共同和不同
资本主义的经济法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关系日趋复杂,客观上要求对经济关系进内行分门别类的进容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法不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而产生的,而是伴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矛盾和利益关系的复杂而产生的。社会主义早期采取的是计划经济,即用行政命令调整经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结构复杂,客观上也要求对法律部门分门别类的调整经济关系。社会性质的不同决定了他们产生的背景不同,但是也有相同的一方面,即现代经济法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产物,是国家直接、具体的干预与参与经济生活的产物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