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的调整对象

合同法的调整对象

发布时间: 2021-01-26 05:42:21

『壹』 合同法的调整对象有哪些

在我国,来合同法自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的法律,它主要规定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及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保全、违约责任等问题。
合同法在为经济交易关系提供准则,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一部好的合同法能够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合同法指的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贰』 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一、民法的概念在民法慈母般地眼神下,每一个公民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1、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2条从民法的对象和任务角度来看,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第1款对于合同所进行的概念界定,对民法的定义更为妥当的表述应为: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2、含义:
2.1民法是有国家强制力(区别于道德等)的社会生活规范;
2.2民法是调整社会生活中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其他关系不调整)的法律规范。
2.3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3、性质:
3.1民法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
3.2民法为文明法;
3.3民法为行为规范兼裁判规范;
3.4在民商分立的国家,民法为商法以外的全部私法;在民商合一的国家,民法为私法的全部;
3.5就其内容来说,是规定权利主体有无权利、义务的法律,因此是实体法,而不是程序法;
3.6就其适用范围来说,是施行于一国范围内的法律,因此是国内法,而不是国际法;
3.7就其效力来说,是全国范围内主体间一般通用的法律,因此是普通法,而不是特别法。
4、分类:
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民法有实质意义与形式意义之分。
4.1实质意义的民法
实质意义的民法是指作为部门法的民法。实质意义的民法又有广义民法与狭义民法之分。
4.1.1广义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也就是私法的全部。因此,凡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不论其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均属于民法的范畴。
4.1.2狭义的民法,在民商分立的国家,指商法以外的私法。
在我国由于采民商合一的立法例,商法并非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因此,实质意义的民法是指广义的民法。
4.2形式意义的民法
形式意义的民法是指以一定体例编纂的并以民法命名的成文法典。
由于我国民法典尚未编纂,所以严格地说,我国还没有形式意义的民法。但因我国《民法通则》是一部民事基本法,规范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因此,也可以说《民法通则》就是形式意义上的民法。
5.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法的调整对象是指民法所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人身关系.
5.1 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在民法中,民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
从主体的地位上说,有的财产关系的主体地位是不平等的,相互之间有隶属关系;有的财产关系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相互间并无隶属关系。前者如财政税收关系,俗称为纵向经济关系;后者如借款关系,俗称为横向经济关系。只有主体地位平等的财产关系,才是民法的调整对象。
2)一般是当事人自愿发生的
财产关系,有的是根据主体自己的意愿发生的,有的并不是主体自愿发生的,因民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各自独立,任何一方都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因此这种财产关系一般是主体在自愿基础上确立的。
3)受价值规律支配
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因大多是当事人基于自己的利益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立的,因此一般遵循价值规律。正因为如此,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多是等价有偿的。
5.2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人身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具有人身属性,与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的、不是以经济利益而是以特定精神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人身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一、主体的地位平等
民法所调整的人身关系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主体相互间没有管理和被管理、命令和被命令、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能支配另一方,而应平等相待,互不干涉。凡是主体地位不平等、相互间一方可支配另一方的人身关系,不由民法调整。
二、与民事权力的享受和行使有关
人身关系,有的与民事权利的享受与行使有关;有的与政治权利的享受与行使有关,而与民事权利的享受和行使无关。民法只调整前者而不调整后者。例如,基于自然人的身体、健康、姓名、名誉而发生的人身关系,与自然人享受和行使民事权利有关,属于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而基于选民身分或者基于某一党团成员身分而发生的人身关系,与民事权利的享受与行使无关,则不属于民法的调整对象。
三、与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并不具有经济内容
所谓人身,是指主体的自身。因此,人身关系是基于体现自身属性的价格和身分而发生的社会关系,与主体的人身是不可分离的。这类社会关系不具有经济内容而是以特定的精神利益为内容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民法所调整的人身关系无任何内容。有的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无直接的联系,却是主体存在的条件,是主体取得财产利益的前提,如自然人的生命健康关系;有的人身关系是与财产关系有直接联系的,如基于自然人的发明、发现而发生的人身关系。

『叁』 合法不属于合同法调整的对象是

龙广律所:你好,在我国,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的法律,它主要规定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及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保全、违约责任等问题。至于不属于的,你可以相对比较。

『肆』 关于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法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法律依据:《民法通则》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伍』 劳动合同不属于民法调整对象

是的,劳动合同法是基于劳动关系产生的合同,其实劳动合同法隶属劳动法范畴,劳动法又隶属于专社会法范畴属,已经超出了民法范围.
比如劳动合同法最主要的特点已经和民法相违背,比如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间的关系,而劳动合同法调整的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平等.
民法崇尚意思自治,但是劳动合同法更多的受到强制性规范的制约,比如劳动合同到期后,单位不续签的,要经济补偿劳动者,这明显和民法的精神不符,更多的体现是对劳动者的保护.
这个问题好像以前回答过.

『陆』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有哪些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答:
(一)劳动关系
① 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用
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提供劳动报酬的社会关系。
② 劳动关系的特点:
a.人身性与财产性的兼容:形式上的财产性,实质上的人身属性。
b.从属性与平等性的兼容:形式上的平等性,实质上的从属性。
③ 劳动关系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关系:债权、债务关系,物权关系,人身权关系。 (二)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
① 劳动行政关系,是指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为履行行政职能而与劳动者、用人单位以及其他劳动关系相关人发生的社会关系。
② 社会保险关系,一是基于劳动合同的约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就社会保险的
办理和费用的缴纳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二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因为社会保险费的缴纳、社会保险待遇的给付等行为而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的社会关系。
③ 劳动市场服务关系,是指劳动市场服务机构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由于为劳动关
系的运行提供社会服务而发生社会关系。
④ 劳动团体关系,是指工会组织或雇主团体组织与其成员之间,以及相互之间由于协
调劳动关系和维护各自所代表的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⑤ 劳动争议处理关系,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与劳动争议参加人(包括当事人、代理
人、代表人、 以及第三人)之间就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柒』 合同法调整对象

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捌』 《劳动合同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

法律是以人的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的社会规范。就《劳动合同法》 而言,其调整对回象只能是劳答动合同关系,而且凡是劳动合同关系都应当且只能由《劳动合同法》 来调整。劳动合同关系是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社会关系。劳动合同行为是劳动关系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劳动者的首要义务是实施劳动行为,完成劳动任务和做好本职工作;用人单位的义务是履行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就《劳动合同法》 而言,其调整对象就是劳动合同关系。 由于劳动合同关系所指向的是劳动合同行为,所以,劳动合同关系建立后,劳动者必须加入到用人单位的生产和工作中去,成为该单位的一名职工,对内享受本单位职工的权利,承担本单位职工的义务。用人单位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管理者,在要求劳动者完成生产工作任务的同时,必须为劳动者完成双方约定的劳动行为,提供劳动条件,这些劳动条件既包括生产场所、机器设备和劳动工具,也包括劳动保护装置和安全卫生防护用品。

『玖』 劳动合同不属于民法调整对象

是的,劳动合同法是基于劳动关系产生的合同,其实劳动合同法隶属劳动法范内畴,劳动法容又隶属于社会法范畴,已经超出了民法范围.
比如劳动合同法最主要的特点已经和民法相违背,比如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间的关系,而劳动合同法调整的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平等.
民法崇尚意思自治,但是劳动合同法更多的受到强制性规范的制约,比如劳动合同到期后,单位不续签的,要经济补偿劳动者,这明显和民法的精神不符,更多的体现是对劳动者的保护.
这个问题好像以前回答过.

『拾』 合伙组织和基金会等单位是否属于《劳动合同法》的调整对象

答:《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条规定,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

热点内容
行政诉讼法13年案例真题 发布:2025-09-02 15:29:16 浏览:976
刑事诉讼法修改史 发布:2025-09-02 15:18:43 浏览:74
海丝条例报内容 发布:2025-09-02 15:10:43 浏览:495
食品行业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02 14:38:44 浏览:498
新婚姻法无证同居 发布:2025-09-02 14:33:43 浏览:479
2013年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真题 发布:2025-09-02 14:28:39 浏览:74
会计违反职业道德案例 发布:2025-09-02 14:26:19 浏览:412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发布:2025-09-02 14:26:12 浏览:599
鉴保江法院 发布:2025-09-02 14:26:09 浏览:885
行政法学的基本原则 发布:2025-09-02 14:22:30 浏览: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