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中的义务履行期限届至

合同法中的义务履行期限届至

发布时间: 2021-01-27 17:51:55

合同法实施之前签订的租赁合同超过20年的期限,怎么认定

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其有相应的规定:版

第二百一十四条 租赁期限权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租赁期间届满,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但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不得超过二十年。

租赁是转让租赁物的使用权,租赁期限的长短由当事人根据其使用租赁物的目的和租赁物的性质自主决定。

(1)合同法中的义务履行期限届至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法条:

第四十五条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

第四十七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㈡ 根据合同法94条第二项和108条,思考从履行届至到履行届满期间,对方已明示或者默示不会履行主要义

你好,根据《合同法》
第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二)合同解除;
(三)债务相互抵销;
(四)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五)债权人免除债务;
(六)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七)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其中很明确,合同解除=双方权利义务终止。
合同解除本身是个正规流程,在办理流程间,清算双方权利义务。要不要解除合同是自己选择的。
我觉得你的真正问题可能是,针对你目前的情况,解除合同对你的利弊会产生哪些影响。
一旦合同解除办理完成,双方对等于陌生人。

按照你的描述,我想您可能已经和对方签订合同。可能与您签订合同的那一方有不履行或者“默示”(以行动方式表明)不会履行主要义务的。
但是只要合同已经签盖,一般情况下合同都会生效。对方不履行合同内描述的责任义务的时候,是属于违约行为,可以要求赔偿的。

根据《合同法》
第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一百零八条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第九十七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中间的其他条款是针对具体的事件发生,权责的划分方式。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划分即可。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谢谢。

㈢ 借条和欠条有什么区别有效期各是多少

借条和欠条的区别:

第一、借条证明借款关系,欠条证明欠款关系。借款肯定是欠款,但欠款则不一定是借款。

第二、借条形成的原因是特定的借款事实。欠条形成的原因很多,可以基于多种事实而产生,如因买卖产生的欠款,因劳务产生的欠款,因企业承包产生的欠款,因损害赔偿产生的欠款等等。

第三、人民法院进行合法性审查时适用的法律不同。

有效期以约定的时间为限,三年内是诉讼有效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3)合同法中的义务履行期限届至扩展阅读

法定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四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二)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三)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四)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㈣ 合同法第45条在民法典哪一条

第四十五条 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本条是对附条件合同效力的规定。

根据本条的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对合同的效力附条件,即附条件的合同。所谓附条件的合同,是指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某种事实状态,并以其将来发生或者不发生作为合同生效或者不生效的限制条件的合同。

所附条件是指合同当事人自己约定的、未来有可能发生的、用来限定合同效力的某种合法事实。所附条件有以下特点:

1.所附条件是由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并且作为合同的一个条款列入合同中。其与法定条件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后者是由法律规定的,不由当事人的意思取合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条件。因此、合同双方当事人不得以法定条件作为所附条件。

2.条件是将来可能发生的事实。过去的、现存的事实或者将来必定发生的事实或者必定不能发生的事实不能作为所附条件。此外,法律规定的事实也不能作为附条件,如子女继承父亲遗产要等到父亲死亡,就不能作为条件。

3.所附条件是当事人用来限制合同法律效力的附属意思表示。它同当事人约定的所谓供货条件、付款条件是不同的,后者是合同自身内容的一部分,而附条件合同的所附条件只是合同的附属内容。

4.所附条件必须是合法的事实。违法的事实不能作为条件,如双方当事人不能约定某人杀死某人作为合同生效的条件。

所附条件可分为生效条件和解除条件。生效条件是指使合同的效力发生或者不发生的条件。在此条件出现之前,也即本条所说的条件成就之前,合同的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当此条件出现后,即条件成就后,合同生效;当条件没有出现(或成就),合同也就不生效。例如甲与乙签订买卖合同,甲同意把房子卖给乙,但是条件是要在甲调到外地工作过后。这个条件一旦出现后,则卖房的合同即生效。解除条件又称消灭条件,是指对具有效力的合同,当合同约定的条件出现(即成就)时,合同的效力归于消灭;若确定该条件不出现(不成就),则该合同仍确保其效力。

附条件的合同中,所附条件的出现对该合同的法律效力有决定性作用,根据本条的规定,附条件合同在所附条件出现时分为两种情况:生效条件的出现使该合同产生法律效力;附解除条件的合同中,解除条件的出现使该合同失去效力。

㈤ 在合同法中,债务已经届至履行期但尚未届满,指的是

是履行期是一个期间吗,比如债务人需要在1号到3号履行,现在是2号,就是已过1号未到3号

㈥ 上班3年没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未签订合同的双倍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回劳动合同。第八答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进单位第二个月到进单位一年内的双倍工资==2000*11个月=22000元进单位满一年未签合同属于无固定期限合同。

(6)合同法中的义务履行期限届至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合同内容当中的工资报酬、工作岗位和工作地点一定要写清楚,这是最容易发生纠纷的。

尽量不要签空白合同,更不要在空白纸上签字。劳动合同的条款大多是事先印好的,空白合同指在劳动合同期限,工资,工作岗位等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内容上是空出来的,由于这样的合同不完整,一旦签字后,单位就可能在空白处填写对用户不利的内容,因此还是不要签为好。

劳动合同签订后,应由双方签字盖章,并由双方各保存一份。

热点内容
京东司法网拍 发布:2025-09-07 05:29:09 浏览:217
开庭前能找法官吗 发布:2025-09-07 05:25:42 浏览:98
疫情下的法治安全 发布:2025-09-07 05:24:54 浏览:961
经济法课程改革 发布:2025-09-07 05:12:06 浏览:607
合同法知识结构培训资料 发布:2025-09-07 05:12:05 浏览:642
沙雅法院查询 发布:2025-09-07 04:56:05 浏览:156
小榄镇法律援助去哪申请 发布:2025-09-07 04:54:33 浏览:338
公司法与劳动法 发布:2025-09-07 04:53:57 浏览:526
民法通则合同无效 发布:2025-09-07 04:49:03 浏览:858
经济法标的名词解释 发布:2025-09-07 04:47:33 浏览: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