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环境法与社会

环境法与社会

发布时间: 2021-01-27 19:41:55

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哪些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用哪些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环境资源的保护法对于环境的保护和社会使用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② 环境资源保护法的特点是什么啊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有:1 调整对象的特殊性 2 综合性 3 科学技术性 4 公益性(1)调整对象的特殊性 法律都是为了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环境、社会秩序而建立的,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不仅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且保护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不仅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环境、社会秩序,而且也维护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自然环境、自然秩序。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更注重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综合性 由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与保护环境资源的各种社会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决定了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有关环境资源保护的行为进行综合性的调整。(3)科学技术性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科学技术性,这是广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家门一致认同的环境资源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重要差别,环境资源法的科学技术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法律部门,所以它的法律规范必然体现对于自然规律的遵守。② 环境资源法的科学技术性还体现在它是通过调整一定领域的社会关系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所以他必须体现自然规律尤其是生态学规律的要求。把大量的有关技术规范、环境标准、操作规程、控制污染的各种工艺技术等御用于环境立法之中。④公益性 目前,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生物物种锐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环境污染和资源危机已经严重威胁到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与资源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要求,保护环境资源的事业已经成为公益性的事业。

③ 与其他研究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科相比,环境社会学有什么特点

环境社会学: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对环境议题和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版入的探讨。权在逐步廓清环境社会学基本形貌的基础上,作者指出,固守实在主义的立场不利于我们认清环境议题和问题的实质与全貌;应该注意到,环境议题和问题本身亦是社会定义和建构的产物。本书则集中探讨了环境话语。社会型塑。环境传播等具有建构主义特色的环境社会学维度,并介绍了一种全新的自然、社会与环境的突现模型。作者意图呈现一种独特的视角,以便重新认识环境议题和有关环境的持续性争论。

(1)人类虽然具有其他生物无法比拟的突出特征,但他们仍旧是全球生态系统中互相依赖的众多物种之一。
(2)人类同样受到大自然生物链错综复杂的影响,因此人类的行为往往会产生难以预料的环境后果。
(3)人类的生存依赖于一种具有潜在限制性的生物物理环境。
(4)尽管人类的发明创造和技术发展有可能在一段时期内突破自然承载力的限制,但生态法则对于人类来说不可能改变。

④ 中国有关于环境的法律(人教版品德与社会12册6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保护条例
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
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办法
核电站基本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关于加强环境统计工作的规定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关于发展民用型煤的暂行办法
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对外经济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
退耕还林条例

⑤ 简述法律上的环境与自然科学上的环境的关系

法律上的环境与自然科学上的环境的关系如下:

(1)环境科学上环境的定义具有无限性。 即不受人类支配能力的限制,而法律上的环境定义受法律的目的和调整适用范围的限制。

首先,环境科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界和宇宙空间为研究对象,因此具有无限性。

而作为法律保护的客体则局限于人类的行为和活动所能够影响和支配的范围内, 对那些人力所不及的自然科学环境因素(如太阳、 自然力作用等,尽管它与人类生存有关,但人类不能对它产生影响),不能成为法律保护的对象, 因为法律是通过调整规范人的行为来达到保护某些客体的。

其次,作为国内法的环境定义,受一国法律的空间适用范围的限制。

(2)自然科学上的环境定义具有抽象性且比较一致,而法律上环境的定义大都是具体的,且各国在立法上的表述并不一致。

这种差异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各国的环境立法取决于各国不同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其次,由于法律上环境定义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具体列举的方法,才能准确地划定法律调整和保护的范围。

(3)法律上的环境的结构具有相关性。把人类环境作为法律保护的客体,其最根本的目的是在于,从整体上保护由各种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形成的一个人类生命维持系统——生态系统,从而保护的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

因此,人类是以自然物在维持生态平衡和维护环境功能中的作用,而决定对其取舍的,并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条件地、绝对地加以保护。

例如,当某些生物濒临灭绝时,就严加保护,当其数量过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时,则可能人为地减少其数量;当某些自然物脱离自然界失去环境要素的功能时,就不再属于环境法保护的客体了(如马戏团里的驯兽、人工饲养的各种动物、人工庄稼果树等)

(5)环境法与社会扩展阅读:

法学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性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来指导人们改造自然的科学。

它包括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及技术两大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法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影响法所调整的范围和方法。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交通法、太空法、核法、环保法等一些新的法律部门的出现,从而促进了法学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其次,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由于引进科学技术的物质成果和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因而改善了法律调整机制并提高了法律的调整效果。

再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法律意识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随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传统的死亡学说提出了异议。

另一方面,法调整自然科学技术的活动,并对其起促进或限制的作用:首先,法律可以用来组织科学技术活动,如设置科学技术的领导机构、编制科研计划等;其次,法是鼓励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重要手段,从而充分调动科学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再次,法律可以把有关生产操作、环境保护等技术性规范纳入自己的调整范围,使之成为法律规范,为人们严格遵守这些规范提供了法律保障。

最后,法可以确认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和法把科学技术的成果用于不同的目的,为不同的阶级服务。如原子能既可用来开发自然资源,造福于人类;又可用来制造进行侵略战争的杀人武器,威胁人类和平。

社会主义国家的法一般都把为人类造福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宗旨。当然,法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也很明显,法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以法律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而自然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范畴,它主要研究自然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规律来改造自然等。

⑥ 与其他法律相比,环境法有哪些特点

环境法复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制同其他法律部门相比,有下述特点:①综合性。环境保护范围广泛,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相当复杂,环境法不仅包括大量的专门环境保护法规,而且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劳动法经济法等法规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②技术性。保护环境须采取自然科学的、工程技术的、经济的等各种手段,环境法同上述各种手段密切相关,因此,在环境法里包含有较多的技术规范。③广泛的社会性。环境法和其他法律一样,受社会经济制度的制约,但它的保护对象是土地、大气、水、森林等自然环境,所以又受客观存在的自然生态规律的制约。环境法作为一种法律部门诚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但也在不同程度上符合整个社会和民族的利益。④共同性。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在环境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中,更多地涉及经济发展、生产管理和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这里反映某些社会发展规律、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与其他法律相比,在各国的环境法中有较多可以互相借鉴的东西。

⑦ 环境法的特征

国际环境法是指调整各国在保护环境领域的关系的法律规则和制度的回总体。
国际环答境法的特点及原则有:
1、法律体系尚不够完善,从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被认为是国际环境法发展史上的转折点,虽然在此以后通过一些文件,但它们来自尚未成为现行的文件,未具有真正的法律拘束力。
2、保护环境措施适用差别待遇原则,由于环境保护要求世界各国普遍参与,但各国的情况又不一样,因此,采取这种原则是必须适用的一种合理的安排。
3、国际环境法应通过非强制的协商程序来实施。由于环境损害不只有一个来源,很难确定归因于某个国家,环境条约通常又不包含国家责任条款,而主张通过缔约国定期会议,相互审查,通过非强制的协商程序保证对环境条约的实施。

⑧ 对环境保护法的认识

环境保护法在保护环境,制裁环境违法行为,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环境权益,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它是实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依据
进行经济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否则,将受到自然的惩罚,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二)它是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法制观念的好教材
《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行为规范和具体措施,以法律形式规定了环境保护的是非标准,以指导人们的行动。《环境保护法》教育人们要在思想上重视环境问题,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能再走传统发展的老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保护法》要求积极利用各种方式在全社会进行环境保护法制宣传,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宣传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原则、保护对象及基本要求,倡导良好的环境道德风尚,以提高人们的责任感,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敢于向环境违法行为作坚决斗争。
(三)它是维护国家环境权益的重要武器
许多环境污染迁移扩散的范围相当广泛,往往污染的不只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而是造成跨国界污染。一国参加国际环境条约,并在国内环境保护法中规定对各种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的管理和惩罚措施,包括对国外越境污染的管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越境及过境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发生,并在受到污染和破坏时依法索赔。
(四)它是促进环境保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护世界环境的重要手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保护事业,签署了多项国际环境保护条约,同时,还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保护交流与合作,以推动对世界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维护国家主权和环境权益。

⑨ 民法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之间的关系.

第一,民法和环境保护法是不同的法律。具有不同的法律属性。
民法属于私法,针对的是民商是关系。而环境保护法若按传统意义上的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时很难归类的,因为环境必然涉及的是公共利益,而且里面有很多行政法律方面的制度,但是也涉及了一些民事的范畴,例如因环境污染产生侵权的诉讼时效,从这个角度看又具有私法的内容。且就责任人而言,基友民事的侵权责任,也有行政责任。因此,若从公法或者私法的换分来看,很难给他一个界定,因此有人认为环境保护法、社会保证发等法律应划为社会法的这一单独的类型。就现在而言,环境保护法要么放到经济法忠,要么放到独立的位置来看。
第二,就民法与环境保护法重合的部分,即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来看,环境保护法为民法的特别法。主要体在:1. 在诉讼时效制度中,应适用环境法第42条三年的诉讼时效这一特殊法。2. 环境侵权的责任使用严格责任(无过错责任),切举证责任倒置(主要是除原告对其所受损害即被告侵权承担举证责任,其他的包括因果关系在内的部分由被告举证)。因此在侵权责任法和环境保护法都有规定的情形下,一般应使用环境保护法,如果无规定,适用侵权责任法或者民法的其他条款。
第三,立法目的不同,环境保护法更侧重于公益性的方面,而民法则更侧重于对于私权的保障。
因此,可以说民法与侵权责任法属于不同范畴的法律,而且的立法目的有所不同,因此制度设计也不同,当然,二者在重合部分属于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
为了方便,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二者系不同性质的法律,但就二者重合部分而言,又系一般于特别之关系。

⑩ 环境法的任务和作用是什么

作用:

环境法的作用,是通过调整人们(包括组织)在生产、生活及其他活动中所产生的同保护和改善环境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限制在最小限度内,维护生态平衡,达到人类社会同自然的协调发展。

任务:

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环境法的保护对象是一个国家管辖范围内的人的生存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包括土地、大气、水、森林、草原、矿藏、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自然历史遗迹、风景游览区和各种自然景观等。

(10)环境法与社会扩展阅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七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第八条

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热点内容
经济法责任内容的惩罚性 发布:2025-09-08 04:12:07 浏览:379
经济法合同订立案例分析 发布:2025-09-08 04:05:24 浏览:632
中国劳动法对劳动者过度保护 发布:2025-09-08 04:00:02 浏览:2
婚姻法作废有哪些影响 发布:2025-09-08 03:54:11 浏览:95
湖州市织里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9-08 03:48:50 浏览:83
法院参观感想 发布:2025-09-08 03:43:45 浏览:504
会计工作法律责任问题的研究 发布:2025-09-08 03:39:36 浏览:117
物流公司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08 03:33:39 浏览:667
登报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08 03:24:54 浏览:457
道德或法治建设4000字 发布:2025-09-08 03:19:07 浏览: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