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

发布时间: 2021-01-29 09:16:38

A.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是否适用房产合同违约侵权

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你的情况没有与其他特殊法(法律)冲突,合同法是适用回的。
但如果你的情答况有其他什么条例规章进行规定的,法律的位阶较高,以合同法为准。

侵权和违约是不一样的。
合同法,适用的范围,一般来说适用合同关系,至于你说的侵权,可能适用的是其他法律法规

B. 《中国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款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减轻损害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我国《民法通则》及《合同法》均规定了这一规则(《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四条、《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款)。
关于违约行为造成的财产损失范围,各国具体做法存在差异,但大体上都包含实际损失(直接或积极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间接或消极损失)。我国司法解释指出,违约一方当事人赔偿另一方当事人因此所受到的损失,一般应包括财产的毁损、减少、灭失和为减少或者消除损失所支出的费用,以及合同如履行可以获得的利益。实际损失是指现存财产和利益的减少,如权利人的特定财产的毁损灭失、财产的减少,实质上是指权利人的财产权益客体的缩减。可得利益损失,是指权利人应得到或能够得到却没有得到的利益(如因债务人违反合同,债权人未能得到该合同履行后会实现的利润;受害人因身体受伤害而失去的工资或其他劳动收入),实质上是指妨害或阻碍权利人财产权益客体的增加。

对于可避免的损失,固然可以看做是赔偿权利人的过失,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将减损规则与过失相抵针对可避免之损失而言,其效果是存在着差异的,两种规则发生作用的内在机理也是不同的。减损规则的运作逻辑是“要么全有,要么全无”。而过失相抵规则的运作逻辑,则是按过错程度及原因确定责任的大小范围并在当事人之间进行分摊。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款,是按照什么原则制定的

在买卖合同纠纷中, 出卖人违约拒不交货的情况时有发生,于此情形,买受人除内了依照合同法容追究其违约责任外,是否还可以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合同法实际上对此是采肯定态度的,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的关键之点在于赋予受害人(非违约方)减损义务,减损义务要求受害人采取合理措施以避免损失的扩大,减损义务一般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内容:积极方面包括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消极方面是指受害人不能采取不合理的行为促使损失的扩大。减轻损失的措施包括停止工作;替代安排;变更合同;继续履行。替代安排是一种积极防止损失扩大的措施,作替代安排也就是要缔结替代合同,它是一种不得已而采取的减损措施,目的在于避免更大的损失。此措施是法律允许的。在买卖合同发生违约时,非违约方的替代安排将因为买方还是卖方采取以及市场状况与购买能力等的差异而会有不同的效力。
也就是说是在减 损义务的原则下制定的。

D. 如何理解《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违约金和定金,能否同时适用。

根据现行相关法律规定,违约金和定金,不能同时适用。因《合同法》第118条已明确规定:“当事人既主张约定违约金,又主张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定金条款。”

E.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一百一十条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专,
对方可以要求履行,属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F.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是怎样解释的

合同法复
第一百一十七条因不可抗制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
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
责任。
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具体解释要参考《合同法解释》

G. 中国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一百九十条 是什么意思

1.一般的赠与,受赠人仅享有取得赠与财产的权利,不承担任何义务。而附义务的赠与内,赠与人对其赠容与附加一定的条件,使受赠人承担一定的义务。 2.附义务的赠与,其所附义务有一定限度,通常低于赠与财产的价值,二者不构成等价关系,否则就是买卖而不是赠与了。

H.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一百一十四条内容

第一来百一十四条 当事人可以约源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I.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第三项的疑问,转而使用诉讼时效

1、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2、“合同法”第五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3、“合同法”第七十五条 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法释[1999]第19号”(请参考)第六条至第八条 。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8〕11号第四条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当事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申请再审或者提出再审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四条 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其他依法有权解决相关民事纠纷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提出保护相应民事权利的请求,诉讼时效从提出请求之日起中断。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J. 关于合同法,请问合同法的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六条的内容是什么

第一百一十四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版数额权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第一百一十六条
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热点内容
道德绑架手套 发布:2025-09-11 01:10:34 浏览:586
2015自考行政法试卷 发布:2025-09-11 01:09:57 浏览:613
律师起草协议 发布:2025-09-11 01:09:46 浏览:253
劳动法规定婚假几天 发布:2025-09-11 01:06:52 浏览:453
劳动法员工吃饭时间 发布:2025-09-11 01:03:16 浏览:879
2017民法 发布:2025-09-11 01:02:09 浏览:802
监察法律管理部责任书 发布:2025-09-11 00:57:41 浏览:15
合同法第195条 发布:2025-09-11 00:51:25 浏览:387
道德奖状 发布:2025-09-11 00:50:42 浏览:394
小学生依法治国演讲稿 发布:2025-09-11 00:37:34 浏览: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