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婚姻法调整规范

婚姻法调整规范

发布时间: 2021-01-30 04:43:00

1. 新婚姻法规则具备哪些条件才可以离婚

(一)当事抄人须为合法夫妻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双方应当具有合法夫妻身份。以协议离婚方式办理离婚的,仅限于依法办理了结婚登记的婚姻关系当事人。不包括未婚同居和有配偶者与他人非法同居的男女关系,也不包括未办理结婚登记的“事实婚姻”中的男女双方。2、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双方均应当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能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婚姻问题。(二)协议离婚当事人双方必须具有离婚的共同意愿“双方自愿”是协议离婚的基本条件,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应当有一致的离婚意愿。这一意愿必须是真实而非虚假的;必须是自主作出的而不是受对方或第三方欺诈、胁迫或因重大误解而形成的;必须是一致的而不是有分歧的。(三)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是协议离婚的必要条件。如果婚姻关系当事人不能对离婚后的子女和财产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作出适当处理的话,则不能通过婚姻登记程序离婚,而只能通过诉讼程序离婚。

2. 《婚姻法》规定: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该规则属于

该规则属于来命令式规则。

《中华人民自共和国婚姻法》中规定:

第八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2)婚姻法调整规范扩展阅读

《婚姻登记工作规范》中规定:

第二十九条内地居民办理结婚登记应当提交本人有效的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因故不能提交身份证的可以出具有效的临时身份证。

居民身份证与户口簿上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应当一致;不一致的,当事人应当先到有关部门更正。

户口簿上的婚姻状况应当与当事人声明一致。不一致的,当事人应当向登记机关提供能够证明其声明真实性的法院生效司法文书、配偶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等材料;不一致且无法提供相关材料的,当事人应当先到有关部门更正。

3. 新婚姻法第四条规定

《婚姻法》第四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4. 我国出台的与婚姻法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与婚姻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婚姻登记、婚姻法及最高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的司法解释、家庭方面的收养、继承等,具体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一条本法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

2、《婚姻登记条例》第一条 为了规范婚姻登记工作,保障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的实施,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制定本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一条 为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维护收养关系当事人的权利,制定本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为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制定本法。

(4)婚姻法调整规范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二条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

第三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第四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

第二条 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便民原则确定农村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具体机关。

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内地居民同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以下简称香港居民)、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以下简称澳门居民)、台湾地区居民(以下简称台湾居民)、华侨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确定的机关。

第三条婚姻登记机关的婚姻登记员应当接受婚姻登记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从事婚姻登记工作。

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除按收费标准向当事人收取工本费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或者附加其他义务。

5. 我国调整婚姻家庭与继承关系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1) 2001年复4月28日第九届全国制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2)国务院2003年8月8日发布的《婚姻登记条例》,同时废除了1994年2月1日发布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
(3) 2003年9月25日民政部发布的《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以及民政部新出台的《关于贯彻执行〈婚姻登记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解释(一)、(二)、(三)》及其他司法解释
(5)《继承法》等

6. 婚姻法的法律规范可分为哪三类

婚姻法的法律规范分为三类:

(1)授权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有权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规范,授权性法律规范是确定婚姻家庭关系主体的权利的。如“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2)命令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必须做或应该做什么的规范,是一种积极义务性规范。婚姻法的大部分规范属于命令性规范。如“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3)禁止性规范。是指规定人们不得做什么或禁止人们做什么的规范,也是规定人们必须不为一定行为的规范,也可称为消极义务性规范。如“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7. 新婚姻法里面到底对男女晚婚的年龄是怎么规定的,依据是

本条是关于法定婚龄的规定,内容与1980年《婚姻法》第5条一致。基于婚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确定结婚年龄应考虑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因素。自然因素是指生理、心理发育情况。男女只有达到一定年龄,其身体的各个器宫才发育成熟,才有利于繁衍后代;也只有达到一定年龄,其心理发育才较为成熟,才能独立地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后果等进行判断。社会因素是指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状态、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社会条件等,也应被作为确定法定婚龄的依据。在我国,确定法定婚龄主要应考虑人口状况这一社会现实。我国人口较多,如果人口增长较快,将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降低人口出生率,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该条文的具体含义解释如下:(一)"法定婚龄"的含义本条规定的法定婚龄,是指法律规定的男女结婚必须达到的最低年龄。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达到或高于这一年龄,才被允许结婚。《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如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未达到这一年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法定婚龄是男女双方必须达到的年龄,属强制性规范,只有国家最高立法机构才有权通过修正法律的形式,对法定婚龄予以降低或提高。为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现行《婚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区可以根据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对法定婚龄作变通规定。(二)"晚婚晚育"的含义我国现行《婚姻法》在明确规定法定婚龄的同时,还规定"晚婚晚育应予鼓励"。晚婚晚育是国家倡导的一种婚育政策,其中,法定婚龄与晚婚年龄的性质是不相同的,法定婚龄属于强制性规范,当事人必须遵守。达到法定婚龄的当事人要求结婚,应予准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可干涉。晚婚年龄是倡导性、任意性规范,非强制的规定。当事人自愿实行晚婚的,应予鼓励。二、条文的立法目的及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是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适当提高法定婚龄,可以达到缓解人口增长的目的。因此1980年《婚姻法》确定的结婚年龄较之1950年《婚姻法》提高了2岁,还有学者认为实际上是将法定婚龄提高了3岁,因为1950年《婚姻法》的规定并未强调"周岁",而1980年《婚姻法》明确规定必须男22周岁,女20周岁,新婚姻法对此未做变更。规定较高的法定婚龄,能较好地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有利于经济、人口、社会的协调发展。【实务难点】1.法定婚龄的规定是否具有强制性?法定婚龄具有强制性。在我国历史上,由于封建社会的小农生产方式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以及国家为了适应征丁、服劳役、增加赋税的需要和弥补战争对人口的消耗等,历来都实行早婚的政策,鼓励早婚多育,法定婚龄一直都普遍较低。因而,在中国的百姓中已形成了早婚的风俗,并历经了千年的流传,这种习俗至今仍对一些农村及不发达地区有着深厚的......阅读全文:婚姻法第六条解释:【法定婚龄】

8. 婚姻法中的规范大部分是

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内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容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子女抚养问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及有关法律规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审判实践,提出如下具体意见: 7、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9. 我国婚姻家庭法概念是怎样的

一、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1、诸法合体时期的古代婚姻法诸法合体,即回把调整各种不同社会答关系的法律统一于一个法律之中。特点:没有独立的婚姻家庭法规;对于违反相关规范的行为,多采用刑罚方式处理。
2、附属于民法的近代婚姻法在资本主义法律体系中,婚姻法依附于民法。资产阶级把婚姻看成一种契约关系。
3、形成独立法律部门的社会主义婚姻法
二、婚姻法的概念
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广义)。狭义的婚姻法只调整。
1、婚姻法是一种法律规范。婚姻法的规范可以分为三类,即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2、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
3、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三、婚姻法的特点
1、普遍性
2、伦理性
3、强制性

热点内容
乡镇法治文化建设 发布:2025-09-11 21:25:51 浏览:388
刑法各案例 发布:2025-09-11 21:17:54 浏览:158
虢建宏法院 发布:2025-09-11 21:15:57 浏览:928
北大法律硕士非法学保送怎么准备 发布:2025-09-11 20:56:32 浏览:484
免费咨询律师网 发布:2025-09-11 20:11:52 浏览:989
缅甸法律法规大全最新 发布:2025-09-11 20:10:28 浏览:327
电大合同法单选题保证的特性 发布:2025-09-11 20:01:50 浏览:626
征地款分配的法规司法解释 发布:2025-09-11 19:50:20 浏览:100
法律援助协会专业性强 发布:2025-09-11 19:25:59 浏览:219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加油吧乔麦7 发布:2025-09-11 19:02:30 浏览: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