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硕士院校排名
『壹』 法学研究生院校的排名,3Q
全国大学法学专业排名:1中国人民大学,2北京大学,3中国政法大学,4武汉专大学,5清华大学,6吉林大属学,7复旦大学,8中山大学,9厦门大学,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西南政法大学,12南京大学,13南开大学,14浙江大学,15华中师范大学,16华东政法大学,17山东大学,18北京师范大学;还有传统的五院四系:西南政法,北京政法,中南政法,西北政法,华东政法,北大,人大,吉大,武大法律系。
『贰』 请问哪些高校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开了刑事诉讼法专业如有该专业相关高校排名更好。谢谢。
中国政法大学的是最好的,但是难度也是最高的,考380未必能通过复试。
『叁』 法律硕士的学校排名
招收法律硕士的39所院校的总体学术水平无法在此做出排名,但是这里有一个国家审批的可以招收法律硕士院校的分批名单。一般来说,先被批准的院校应该比后被批准的院校实力强些。因此,从这份名单里,我们可以大体窥见这些法学院系的大略排名情况。
当然,里面或许有一些小的历史原因造成一些小小的误差,如清华大学的法学院是因为建院时间过晚才落到第四批被批准,但这份名单还是会给同学选择法硕院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挑选报考学校除了应了解该校总体的法学研究水平外,自然应该把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规划与报考的学校的优势结合起来。知已知彼,才能正确判断。
第一批: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第二批: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
第三批: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黑龙江大学、湘潭大学、四川大学、安徽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
第四批:清华大学、辽宁大学、南开大学、山西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
第五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河南大学、烟台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湖南大学、海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
哪所法硕院校的哪个学科强?
法学学科众多,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相对优势的学科,也有自己相对薄弱的环节。一些“名校”声名卓著,却往往难掩在一些法学学科上研究相对滞后的尴尬,而一所法学研究水平总体并不突出的院系,在某一法学学科研究上却傲然挺立。
下面提供的是一份法学学科的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在国内各高校的分布名单。
这里的数据,大体上反映出在某一法学学科的研究上有哪些院校是相对领先的,相信也能为大家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提供一个帮助。
法学重点学科名单:
法学理论: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法律史:中国政法大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刑法学: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民商法学:中国人民大学
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
经济法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武汉大学
国际法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
重点法学学科研究基地分布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民商法学
武汉大学:环境法、国际法
吉林大学:法理学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
法学重点学科数量(按学校统计):
北京大学4个(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
中国人民大学3个(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
武汉大学2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2个(法律史、诉讼法学)
西南政法大学1个(经济法学)
吉林大学1个(法学理论)
厦门大学1个(国际法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个(国际法学)
收起
参考资料: http://campus.sohu.com/20040906/n221908279.shtml
『肆』 法硕院校势力排名
哪些法律硕士院校总体实力强
招收法律硕士的39所院校的总体学术水平无法在此做出排名,但是这里有一个国家审批的可以招收法律硕士院校的分批名单。一般来说,先被批准的院校应该比后被批准的院校实力强些。因此,从这份名单里,我们可以大体窥见这些法学院系的大略排名情况。
当然,里面或许有一些小的历史原因造成一些小小的误差,如清华大学的法学院是因为建院时间过晚才落到第四批被批准,但这份名单还是会给同学选择法硕院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挑选报考学校除了应了解该校总体的法学研究水平外,自然应该把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规划与报考的学校的优势结合起来。知已知彼,才能正确判断。
第一批: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第二批: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
第三批: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黑龙江大学、湘潭大学、四川大学、安徽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
第四批:清华大学、辽宁大学、南开大学、山西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
第五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河南大学、烟台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湖南大学、海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
哪所法硕院校的哪个学科强?
法学学科众多,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相对优势的学科,也有自己相对薄弱的环节。一些“名校”声名卓著,却往往难掩在一些法学学科上研究相对滞后的尴尬,而一所法学研究水平总体并不突出的院系,在某一法学学科研究上却傲然挺立。
下面提供的是一份法学学科的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在国内各高校的分布名单。
这里的数据,大体上反映出在某一法学学科的研究上有哪些院校是相对领先的,相信也能为大家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提供一个帮助。
法学重点学科名单:
法学理论: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法律史:中国政法大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刑法学: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民商法学:中国人民大学
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
经济法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武汉大学
国际法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
重点法学学科研究基地分布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民商法学
武汉大学:环境法、国际法
吉林大学:法理学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
法学重点学科数量(按学校统计):
北京大学4个(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
中国人民大学3个(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
武汉大学2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2个(法律史、诉讼法学)
西南政法大学1个(经济法学)
吉林大学1个(法学理论)
厦门大学1个(国际法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个(国际法学)
『伍』 法学硕士重点院校有哪些
学界通常将诉讼法分成三块: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由于这三
“诉”本身差别很大,其中我国行政诉讼法跟行政法归为一体,故应放在行政法里讨论。而
民事诉讼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放在一起笼统评价,有失科学和精准。故下面分而评之。首先
推出民事诉讼法学大陆高校学科排名,稍后推出刑事诉讼法学排名。
第一名:西南政法大学:代表人物:常怡 田平安
西南政法大学整个诉讼法学科拥有悠久的传统和光辉的过去。毫不夸张的说,新中国诉讼法
学能发展到今天,西南政法居功至伟。常怡自就不必说,王锡三教授是上个世纪80年代大陆
唯一通晓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学的教授(张卫平语)。在王、常之后紧跟而上的田平安教授
,很快成为西政民诉的中流砥柱之一。遍览当今大陆各高校,曾经和现今活跃在诉讼法学科
研教学一线的教授,有多少出身西南。仅就民诉而言,北大刘家兴(已退休)、清华张卫平
、海南大学谭兵、湘潭大学陈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法学博士黄松有、中山大学教授法学
博士刘荣军和蔡彦敏、还有正在那攻读博士学位的河北高院院长,全国十大中青年法学家景
汉朝,厦门大学诉讼法领头人齐树洁。由于偏安西南,他们在官方成立的诉讼法学会里不能
拥有客观准确的位置,也是因为他们偏僻的地理位置,一个个名师出走西南(及至后来,竟
然发展成为一批批的出走!)。这固然在客观上带动了其他高校诉讼法学的发展,却给西南
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无论在学术实力还是从士气上,以至于西南学子喊出了“西南不死,生
生不息”这般充满悲壮的口号。现今的西南,虽然少了那么多名师,但那块土壤还在默默的
为未来的中国诉讼法学不断培养着新的力量。为首的园丁便是常怡、田平安。经他们带的博
士生就蔚为大观,有兴趣者可翻阅由常怡领衔主编的《比较民事诉讼法学》,其中的著者,
几乎所有的博士生皆为先生高足,现在都十分了得。现如今,李祖军、李龙和彭世忠等年轻
一代也渐成为西南民事诉讼法学的中坚力量。而且以我之见,他们确是在为中国的“民诉法
学”奠基和施肥,而不是充当什么“环中南海学派”(陈瑞华语),葆有学术最为可贵的独
立自主的品格。由西南培养的硕士生、博士生以优秀的专业水准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广受、广
东、北京、上海等各地各级法院、检察院的欢迎(对比西南,我们学校连上海的法院检察院
都慢慢失掉了。真应该感到汗颜!)。瞻望未来,西南只要不再出现新的人才流失,则西南
民诉这块金字招牌还会在阳光下发出夺目的光彩,依然为民诉法学的圣地。
第二名:人民大学法学院: 带头人:江伟 汤维建 邵明
提到民事诉讼法,很多人就想到人民大学,想到江伟。的确,江伟堪称民诉法学一代宗师。
论学术影响力,可以说至少不逊于西南,不逊于常怡。虽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人民大学只
有江伟这一杆大旗,但是人大法学院的民诉却不可轻觑,这首先当然归因于江伟本人治学严
谨、思路开阔以及其数十年孜孜不倦的努力,也不要忘记人大地处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地
理优势和学术氛围,从而,使人大的民诉倍受学界注目。除了江伟外,可以提到的还有汤维
建,这位中国大陆第一位民事诉讼博士后,如今也晋升为博导,有望在江伟之后,再造人大
民诉辉煌。邵明,江伟得意门生,此君对民事诉讼基本理论很有研究,经常发文染指诉权、
诉讼标的、既判力等一类民事诉讼高深问题。人大法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博士,比较知
名有肖建国、邵明、吴泽勇等。现在,人大也成为培养中国未来民诉法学者的又一所“黄埔
军校”。
第三名:清华大学法学院:带头人:王亚新 张卫平
清华法学院的迅猛发展早为学界所瞩目。就民诉法学,他们从西南挖来了张卫平,引来了王
亚新。张卫平已为大家所熟悉,自从西南转会至清华,学术影响倍增,近年来更以每年2-
5本学术著作(包括合著主编)的速度向前推进,很是勤奋。此人曾于去年我校50周年校庆
期间在大礼堂作过一场精彩的报告。妙语迭出,笑声掌声不断。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建议我
校“改名为圣约翰法学大学,请个外国佬做校长,保准比清华还牛”。此言一出,全场反响
强烈。
言归正传,王亚新此人甚为了得,远渡重洋留学日本N年,取得真经而归。偶觉得他的学术
水准不下于张。只是回国没多久,还没有“发力”而已。遥想多年前,笔者的一位业师仅凭
他给〈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一书所作的代译序,就断定此人将来必为中国民诉法学的NO.1。
其现今有〈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对抗与判定〉两本著作出版,学界影响日甚。偶曾
在“诉讼法学”版转贴了他的一篇论文,其深厚的学术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清华民诉硕博士开招没有几年,但个个身手不凡,其中首推徐昕,其专攻英国民事诉讼法学
,在读博士期间著述甚丰(待后面再做交代)可惜由于清华不留自产博士的“铁律”,徐昕
未能留校,而转至海南大学法学院。
我们曾试图将清华民诉排至第二,但考虑到清华民诉法学传统较短,加之老师的功力还未得
以完全的施展,论据不够充分,恐难服众,故而屈居第三。但笔者深信,清华民诉超越人大
,只是时间问题。
第四名:中国政法大学:杨荣新 陈桂明 肖建华
中国政法大学虽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政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在国内
诉讼法学界权倾一时,但此校强于刑诉而短于民诉。为首的也就杨荣新和陈桂明两位教授,
前者系与江伟、常怡等齐名的老一辈民诉元老级人物,后者则是民事诉讼青年一代的精英,
1999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代表作:〈程序的保障与诉讼〉、〈程序的理念与
规则〉等。青年学者肖建华,是另外一位值得关注的人物,近年来著作颇丰,尤其对当事人
制度有一定研究。其他诸如常英,现专攻司法考试(律考)培训,无意于学术。故不在讨论
之列。因此,从整体上看,中政民诉实力逊于前三者,其后发之势亦显不足。
第五名:中山大学法学院 代表人物:刘荣军 蔡彦敏
地处南国学术沙漠之地的中山大学法学院能得此盛誉,全依仗有刘蔡二君,二君年轻有为堪
称中国大陆民事诉讼楷模。刘荣军,系日本一桥大学民事诉讼法学博士,此君系早年日本海
龟。归国后,著作颇丰,与王亚新南北呼应,给传统民事诉讼法学界带来相当大的冲击,代
表作:《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与王亚新合译),《程序保障的理论视角》(专著);代表
论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的再构筑〉等。蔡彦敏,女,教授,西南政法民事诉讼法学
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亦有多篇论文见诸〈法学研究〉等刊物。
第六名: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代表人物:李浩 刘敏
李浩,早年系安徽省委党校法律教研室教授。能在彼处作出大学问,让偶感佩不已。李浩教
授学术贡献在于他几乎是大陆最早理清证明责任这个民事证据法脊梁问题的学者。南师大将
李浩请至本校,使得该校民诉一下子成为华东地区民事诉讼法学的最高地。今年南师大也拿
到了诉讼法学博点,跟李浩有莫大关联。刘敏,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师从江伟,小
有建树。
第七名:湘潭大学法学院 代表人物:顾培东 陈刚
湘潭大学强于法学,法学之中又强于诉讼法学。今年更是举全校乃至全省之力,拿下诉讼法
学博士点。但不必讳言,其教授多为外来户,从西南花重金挖来的。民诉便是陈刚。同时不
可忽视的是,湘潭大学还重金请来早期(90年代初期)显赫民事诉讼界的中青年学者,顾培
东,此人曾入主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对民事诉讼基本理论有一定的造诣,尤其对
诉权理论颇有研究。在此外还有湘潭本校的民诉老将何文燕,新生代当红小生廖永安(在读
江伟博士)。湘潭法学显赫一时,但能维持多久,有待观察。笔者以为,众多教授皆待不长
远,原因很简单,湘潭地处偏僻,比重庆好不了那去。博士点拿下了,任务也就完成了。
第八名:复旦大学法学院:代表人物:章武生
章武生早年发迹于没什么名气的河南大学,但却为中原地带罕见的通晓民事诉讼机理的学者
。此君系中国民事诉讼中青年界的领头羊,主持编写中国民事诉讼九五规划研究项目,影响
颇大,最近刚刚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民事诉讼法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民事诉讼简易程序
研究〉已经出版,颇有学术价值。章武生现投身复旦大学,他的到来使上海民诉在大陆的地
位有了一席之地。
第九名:北京大学法学院 代表人物:潘剑峰 傅郁林博士后
北大法学院堪称中国第一,但其民诉毫无疑问是其短项,尤其跟刑诉相比。自刘家兴退休后
,北大民诉的领头人便是潘剑锋。客观的说,潘前几年并不投入,要不然不至于在很长时间
里还是副教授。直到近些年他才用起功来,也如愿晋升教授,博导。除潘外,笔者还注意到
现在北大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傅郁林,甚是厉害。此人博士毕业于人大,后进入北大
做博士后,近两年她在〈中国社会科学〉等高端杂志上发表强文若干篇,风头正劲。若不意
外,留教北大应该没有问题。倘若傅郁林留校,北大民诉很快便会有出头之日。
第十名:海南大学法学院: 带头人: 谭兵 徐昕
海南大学法学能发展至今天,全应该感谢西南政法的“帮忙”,他们的校长谭世贵,法
学院院长谭兵皆出自西南,就连徐昕选择去海大,也是奔着业师而去。谭兵作为海大民诉的
领头人,有明日黄花之势,但徐昕的到来,为他们大大增辉。徐昕在清华读博士期间,推出
〈英国民事诉讼规则〉〈英国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司法改革〉等英国民诉三步曲,另有〈公共
知识分子〉(译著)、〈证据法的经济分析〉(译著)、〈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
民事诉讼〉(译著),〈外国证据法选译〉(合著),〈外国证据法研究〉(合著),〈民
事证据法专论〉(合著)等等。可惜由于清华不留自产博士的“铁律”,徐忻未能留校,而
转至海南大学法学院,现任副教授。评教授指日可待。
客观的讲,中国大陆民事诉讼学研究较之刑事诉讼学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这透过各高校从事
民诉法学研究学者及硕博士点的数量便可见一斑。除上列学校外,其他学校比如中南财经政
法大学(蔡虹,李汉昌),武汉大学法学院(赵钢),厦门大学法学院(齐树洁),西北政
法学院(吴明童),广东商学院(张晋红)亦有一定实力(上述排名不分先后)。
做博士后,近两年她在〈中国社会科学〉等高端杂志上发表强文若干篇,风头正劲。若不意
外,留教北大应该没有问题。倘若傅郁林留校,北大民诉很快便会有出头之日。
第十名:海南大学法学院: 带头人: 谭兵 徐昕
海南大学法学能发展至今天,全应该感谢西南政法的“帮忙”,他们的校长谭世贵,法
学院院长谭兵皆出自西南,就连徐昕选择去海大,也是奔着业师而去。谭兵作为海大民诉的
领头人,有明日黄花之势,但徐昕的到来,为他们大大增辉。徐昕在清华读博士期间,推出
〈英国民事诉讼规则〉〈英国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司法改革〉等英国民诉三步曲,另有〈公共
知识分子〉(译著)、〈证据法的经济分析〉(译著)、〈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
民事诉讼〉(译著),〈外国证据法选译〉(合著),〈外国证据法研究〉(合著),〈民
事证据法专论〉(合著)等等。可惜由于清华不留自产博士的“铁律”,徐忻未能留校,而
转至海南大学法学院,现任副教授。评教授指日可待。
客观的讲,中国大陆民事诉讼学研究较之刑事诉讼学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这透过各高校从事
民诉法学研究学者及硕博士点的数量便可见一斑。除上列学校外,其他学校比如中南财经政
法大学(蔡虹,李汉昌),武汉大学法学院(赵钢),厦门大学法学院(齐树洁),西北政
法学院(吴明童),广东商学院(张晋红)亦有一定实力(上述排名不分先后)。
『陆』 全国高校刑法硕士教育实力排名
北京大学——法学理论名师云集,实力雄厚,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刑法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法学理论学科是我国最早设置硕士点的学科之一。名师云集,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北大法学理论学科长期以来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中国政法大学——有统有分的培养模式,法制史、诉讼法水平一流中国政法大学的培养模式独具特色:被录取考生按专业分至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学习。按照有统有分的教学计划,通识课程与20门左右主要专业课程是统一的,各学院根据本院的学科优势为学生开设部分选修课程,既保证宽口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又实现法学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目标。 法大在法学领域各个专业实力都很强,尤其是法制史和诉讼法的研究水平国内一流。
西南政法大学——学科体系齐全,经济法学傲视群雄西南政法大学是全国公认的规模最大、学科体系最齐全的高级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是全国培养法学专门人才最多的院校。在全国二级学科评比中,西南政法大学的经济法国家级重点学科连续四年蝉联全国第一。
吉林大学——律师实务颇具影响,法学理论全国闻名吉大法学院拥有一批治学严谨的教授学者,科研成果丰富,律师实务也颇有影响。培养的毕业生中有许多已成为法律界和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校友资源非常丰富。法学理论和刑法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尤其是吉大的法学理论研究,饮誉全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个部省级重点学科,知识产权法研究独树一帜法学院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展得比较成熟的一个大院,拥有民商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4个部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民商法学和宪法与行政法学为司法部和湖北省双重重点学科。设有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涌现了吴汉东、曹新明等国内外知名的知识产权专家,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实力强劲,法律史、经济法、刑法全面开花华东政法大学的教师多为上海知名律师,教学与国际接轨,注重实际分析能力的培养。法律史学、经济法为司法部、上海市重点学科,刑法学也被上海市教委确定为重点学科,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银行贷款资助项目。国际法专业被国家司法部确定为司法部和上海市重点学科。
西北政法大学——刑法和经济法实力不俗,西北政法大学也是老牌的五所政法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学科研中心,在西北地区声望很高,不过因为地理位置受限制等因素,在五所政法院校中知名度和号召力相对较弱,但实力不容小觑,刑法和经济法实力不俗
『柒』 法学硕士哪些学校比较好
北大的法学理论,经济法,刑法,宪法与行政法
人大的民商法,刑法,宪法内与行政法
武大的容国际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中国政法的诉讼法,法律史
山大/吉大的法学理论
厦大的国际法
清华/中南财经政法的民商法
。。。。。
国际经济法当然是对外经贸大最好,厦大的也不错
『捌』 法学硕士大学排名
共有100所开设法学学科的大学排名情况,比较好的学校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以下是具体榜单。
序号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中国人民大学 A+
2 中国政法大学 A+
3 北京大学 A
4 清华大学 A
5 华东政法大学 A
6 武汉大学 A
7 西南政法大学 A
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9 吉林大学 A-
10 上海交通大学 A-
11 南京大学 A-
12 浙江大学 A-
13 厦门大学 A-
1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16 北京师范大学 B+
17 南开大学 B+
18 辽宁大学 B+
19 复旦大学 B+
20 苏州大学 B+
21 南京师范大学 B+
22 山东大学 B+
23 湘潭大学 B+
24 中南大学 B+
25 中山大学 B+
26 四川大学 B+
27 重庆大学 B+
28 西北政法大学 B+
29 中央财经大学 B
30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B
31 大连海事大学 B
32 黑龙江大学 B
33 同济大学 B
34 上海财经大学 B
35 安徽大学 B
36 江西财经大学 B
37 中国海洋大学 B
38 郑州大学 B
39 湖南大学 B
40 湖南师范大学 B
41 海南大学 B
42 西南财经大学 B
43 烟台大学 B
44 中央民族大学 B-
45 浙江工商大学 B-
46 福州大学 B-
47 河南大学 B-
48 华中科技大学 B-
49 暨南大学 B-
50 华南理工大学 B-
51 深圳大学 B-
52 广东财经大学 B-
53 云南大学 B-
54 西安交通大学 B-
55 兰州大学 B-
56 甘肃政法学院 B-
57 上海政法学院 B-
58 北京理工大学 C+
59 北京外国语大学 C+
60 河北大学 C+
61 山西大学 C+
62 内蒙古大学 C+
63 上海海事大学 C+
64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C+
65 上海大学 C+
66 华侨大学 C+
67 华中师范大学 C+
68 贵州大学 C+
69 新疆大学 C+
70 广州大学 C+
71 宁波大学 C+
7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C+
73 北京交通大学 C
74 首都师范大学 C
75 天津师范大学 C
76 山西财经大学 C
77 沈阳师范大学 C
78 东北财经大学 C
79 华东理工大学 C
80 河海大学 C
81 福建师范大学 C
82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C
83 中南民族大学 C
84 西南民族大学 C
85 昆明理工大学 C
86 扬州大学 C
87 河北经贸大学 C
88 北方工业大学 C-
89 北京工商大学 C-
90 华北电力大学 C-
91 上海师范大学 C-
92 南京财经大学 C-
93 杭州师范大学 C-
94 安徽财经大学 C-
95 武汉理工大学 C-
96 华南师范大学 C-
97 广西大学 C-
98 广西师范大学 C-
99 青岛大学 C-
100 浙江财经大学 C-
法学专业相关介绍
法学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逻辑学、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总论、民法分论、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总论、刑法分论、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法律英语、公文写作与处理。
『玖』 刑事诉讼法考研院校难度排名
2017刑法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全国共有20所招收刑法学专业研究生的学校内参与了排名,容
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中国政法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中国人民大学,
排名是越靠前的理论上考研难度越大!以下是刑法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具体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