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所有案例

行政法所有案例

发布时间: 2021-02-18 04:59:01

行政法案例分析

1、本案的被告是市国税局,理由如下: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权责一体专,按税务机关查处属案件管辖规定,本案由市税务局管辖,即市税务局有“权”对本案中的偷税行为进行处理,同时市税务局也必须客观、公正的依法进行处理,这是其“责”的体现。本案的原告与市税务局查处的这一偷税行为有利害关系,故市税务局为被告。
2、本案应作如下判决:判决被告支付原告奖金:2.4万元,赔偿实际工资损失及路费,对于精神损害20万元及赔礼道歉不予支持。
理由:国家税务局《税务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办法》规定,原告应得的奖励为2.4万元;原告的赔偿责任由国家承担,赔偿义务机关是市税务局,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只赔偿直接损失,无精神赔偿的规定,故赔偿实际工资损失及路费,不赔偿精神损失;本案中被告不履行支付奖励的义务,并不造成对原告名誉的损害,所以对原告要求的赔礼道歉不予支持。
以上分析同时也请各位高手批评指正。

㈡ 设计一个案例涉及行政法所有基本原则

河南省平舆县茅河集体土地颁证诉讼案,此案涉及到行政诉讼法所有基本原则。

㈢ 行政法相关案例

1.张某作为该行政处罚的相对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行政复议法》第二条内规定:公民、法人或容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只要与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利害关系就可以作为行政复议申请人。
2.《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行政复议申请期限为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行政复议被申请人为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在本案中为办事处,如果该办事处不具有独立主体资格,应以其所属机关为被申请人。
4.本安中行政复议机关为该办事处或其自所属机关的上级机关或同级主管部门,如同级政府。
5.《行政复议法》第十七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并作出决定。本案中复议机关在申请人提交申请后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审查决定,违反法律规定。而且复议申请未超过规定期限,其认定超过规定期限是错误的,用口头方式通知申请人也是不当的。
6.属于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因为其对于处罚的结果予以改变了数额,而且还征收了超生费。

㈣ 行政法案例

【案情】
原告:广西国营三门江林场。
法定代表人:陈瑞齐,场长。
原告:柳州市郊区柳东乡牛车坪村公所。
法定代表人:荥运贵,村长。
被告:柳州市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刘知炳,市长。
三门江林场与牛车坪村争议的山林地位于柳州郊区柳东乡潭冲桥一带的山岭的西半坡,面积约550亩左右,该片山地自土改以来未经任何政府部门确定权属。1953年牛车坪村民在当时的乡长钟朝森和村民组长李已林(原名蒋志芳)的带领下,在该片山岭地点种了松树籽,次年补种了树苗,1955年村民在争议地种有少量的轮歇地。1955年三门江林场(水冲分场)职工在当时的副场长郑喜才、技术员廖振廷带领下,也在该片山岭地种植了马尾松树苗。植树后,双方都对该片山岭地树苗进行护理。1960年柳州市郊区东方红公社(即柳东乡)组织人员对柳东大队营造山林进行了综合普查登记,将该片山岭林木登记在东方红公社柳东大队名下(牛车坪属柳东大队管辖)。1963年牛车坪生产队将该片山岭林木固定给其所属的4、6、7小队进行管理。1954年,广西省农林厅林业局作出了“关于柳州林场场界的指示”,三门江林场分别于1954年、1963年对三门江林场水冲分场作了规划,又分别于1973年,1984年由区林业勘测设计院帮助绘制了林相图。七十年代后期,随着林木的成熟,双方对潭冲桥一带山林权属发生争议。1977年4月双方代表在自治区和柳州地区处理土地山林水利纠纷办公室(以下称柳地处纠办)的主持下,在争议山林地内砍伐九株松树进行年轮鉴定,其中七株树木的年轮符合林场1955年所植树木的年限,据此作了鉴定结论,双方签定了确定争议山林归属协议,柳地处纠办在此协议上作了鉴证,协议附件要求代表签字和单位盖章。牛车坪代表签字后即单方反悔,没有盖章,协议附件没有履行,纠纷仍然存在,双方多次请求政府尽快解决这一纠纷。柳州市人民政府多次召集双方代表及有关单位进行调查、调解,均达不成协议,遂于1991年3月16日作出柳政发(1991)32号“处理决定”,决定将谭冲桥地区北面两个山岭划拨给柳东乡牛车坪村委会、面积264亩,作为集体所有之山林;潭冲桥地区南面的山岭划给自治区国营三门江林场,面积259亩,山地林权属国家所有。
三门江林场和牛车坪村均不服柳州市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分别向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三门江林场诉称:1954年根据广西农林厅林业局的指示,将潭冲桥一带荒山列入造林规划,1955年水冲分场副场长郑喜才、技术员廖振廷带人在该山种植马尾松,并派护林员管理至今。1963年在其主管部门的帮助下,分别制作了规划图、林相图备案。七十年代,木已成林,被牛车坪村民盗伐引起纠纷。1977年4月在广西自治区和柳州地区两级处纠办的主持下,与牛车坪大队于同年4月6日、4月21日签订了两个协议,协议内容已明确:潭冲桥一带山林为国家所有,由我场进行管理。被告柳政发(1991)32号处理决定将属我场(代表国家)所有的264亩山林确定给牛车坪所有是无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的,请求法院公断。牛车坪村公所诉称:解放前后我村村民都在此争议山岭开荒种植,1953年春乡长钟朝森带领村民点种了松籽,次年补种了树苗。1960年春柳东公社组织人员对牛车坪大队种植管理的山林(含现争议的山林)进行普查登记,上报给有关部门。1963年春,根据中央“六十条”政策,生产大队将有关山林(含现争议山林)“四固定”划分给所属小队所有。1977年后,林场无端提出权属争议,当时所签订的协议违背事实应属无效。被告柳政发(1991)32号处理决定没有事实根据,请法院依法撤销,以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柳州市政府辩称:三门江林场与牛车坪村公所争议之土地的权属自土改以来从未确认过。自五十年代起两原告先后在该山岭地植树、管理。发生争议后,双方未能提供确实的权属依据。从维护安定团结,有利于生产、有利于生活的原则出发,为了防止纠纷延续和恶化,我们根据《森林法》的有关规定作出的处理决定是正确的,请人民法院予以维持。

㈤ 行政法案例分析

不能,原因很简抄单。行政诉讼针对袭的是具体行政行为,而这个案件中工商局和公安局一起买木材,在此属于平等的民事主体,而不存在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关系,根本就不能形成行政法律关系。而公安扣车的行为显然也不是具体行政行为。
归根结底,这是一起民事纠纷,而不是行政纠纷。

㈥ 关于行政法一个案例的解答

我觉得应该由工商局赔,因为张某去找王某与王某发生争执是因王某的执法行为,地点也是在工商局.那么王某的行为就是职务行为.

㈦ 行政法的案例

可以啊!没问题啊!而且行政诉讼的证明责任在行政机关一边啊!

㈧ 行政法案例 请尽量给出解释 谢谢

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卷四第六大题
1.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在地的法院管辖。本案的被诉行政行为由乙县林业局作出,故乙县法院具有管辖权。如高某经过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复议机关改变原处罚决定的,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基层法院也有管辖权。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院应当对撤销没收决定请求与赔偿请求分别立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行政赔偿的请求进行单独审理或对二项请求合并审理。

3.省林业厅制定的《林产品目录》是根据地方性法规授权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行政诉讼中不属于法院应当依据或者参照适用的规范,但可以作为证明被诉行政行为合法的事实依据之一。

4.高某运输的松香不是"非法财物"。因为高某具有加工、收购、销售松香的主体资格,也向甲县工商局缴纳了松香运销管理费,因此对该批松香享有合法所有权,不能将该批松香认定为"非法财物"予以没收。

5.(1)《森林法》及《森林法实施条例》均未将木材以外的林产品的无证运输行为纳入行政处罚的范围,也未规定对无证运输其他林产品的行为给予没收处罚。A省地方性法规《林业行政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扩大了《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关于应受行政处罚行为以及没收行为的范围,不符合上位法。根据行政诉讼法律适用规则,法院应当适用《森林法》及《森林法实施条例》。

(2)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本案《林业行政处罚条例》关于没收的规定超出了《森林法》及《森林法实施条例》行政处罚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不符合有关要求。

㈨ 行政法两个案例分析

1.依法行政原则分为两个子原则:(1)法律优越原则,即行政行为不能违反法律规定。(2)法律保留原则,即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
依法行政原则中的“法”的含义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变迁,从最初的“法律”逐渐演变到了现在的“法”。现代意义上的依法行政,不仅仅要求行政机关的行为符合形式上法律的规定,而且要求行政机关的行为符合事实上的法的要求。这种法包括:公平正义等等基本价值原则、宪法原则、法理等等。
从本案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工商局并没有根据法律规定履行职责;另一方面,工商局的某些行为虽然并没有明显违反形式上的法律规定,但是却违反了事实上的“法”。
2.高权行政的特点是行为的强制性,其存在的目的在于确保行政目标的有效实现。但是,伴随着政治民主化的不断深入,服务行政深入人心,高权行政越来越需要进行改革,于是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国家行政法都逐渐削弱行政行为的强制性。在高权行政领域,只要能有效够达成行政目标,非权力方式也是可以采用的,这是对政治民主化的一种顺应,也是服务行政的基本要求。
行政权的不可处分性指的是行政机关不能随意放弃、不履行行政权力。而本案中公安机关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委托,行政权力并没有被放弃,也并不存在不作为,只是行政机关将此权力委托给他人行使而已,自己则负责监督。
承包人未能完成相应任务,只能根据合同进行责任追究,除非发现其有其他属于行政机关管辖范围内的违法行为,方能追究其其他责任。行政机关与承包人之间存在的是行政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尽管与民事契约有所区别,但其核心仍然是根据双方的约定行使一定行为并承担相应的后果。如果任凭行政机关以某些借口承担合同约定之外的责任,将打破行政契约的平衡性,使得行政合同成为单方行政行为。
行政机关在将行政权委托给他人行使之后并不是自己就没有任何责任了,而是必须严格监督受托人的权力行为,一旦发现有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违法情形,委托机关有义务予以处理。如果行政机关没有尽到监督管理的责任则需要承担失职、渎职的责任。

热点内容
银川市律师协会 发布:2025-09-27 04:09:53 浏览:194
2015年颁布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27 04:08:05 浏览:791
法律与道德关系论文 发布:2025-09-27 03:20:51 浏览:920
下面关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发布:2025-09-27 02:20:02 浏览:54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复习资料 发布:2025-09-27 02:18:34 浏览:180
道德讲堂主持词文明礼仪 发布:2025-09-27 02:12:05 浏览:884
法律顾问后续政策 发布:2025-09-27 02:01:33 浏览:563
行政法第三次考核测试题 发布:2025-09-27 01:59:55 浏览:316
上海政法学院经济法肖 发布:2025-09-27 01:58:17 浏览:926
方城法院网 发布:2025-09-27 01:57:06 浏览: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