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中有关公开审理的

刑事诉讼法中有关公开审理的

发布时间: 2021-02-22 14:48:51

㈠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审判公开的例外情况有哪些

审判公抄开原则有例外情况袭。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2条和《解释》第121条,下列案件不公开审理:
(一)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
(二)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
(三)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四)对于当事人提出申请的确属涉及商业秘密的的案件,法庭应当决定不公开审理。

㈡ 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包括哪些

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包括以下案专件:
属1、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
2、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
3、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
4、对当事人提出申请的确属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法庭可以决定不公开审理。
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与审理该案无关的法院工作人员和被告人的近亲属都不得旁听,但是,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除外。

㈢ 刑事诉讼法公开审判原则具体怎么体现

即除未成年人犯罪、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案件外,都要公开审理,允许公民旁听;而判决呢,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案件,都必须公开宣判。

㈣ 刑事诉讼中什么情况下审判应不公开进行

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被告为未成年人的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经申请可以不公开审理。
相关法律规定为:《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第二百七十四条 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八十六条 审判案件应当公开进行。
案件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当事人提出申请的,法庭可以决定不公开审理。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任何人不得旁听,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百六十七条 开庭审理时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到场代表的人数和范围,由法庭决定。到场代表经法庭同意,可以参与对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庭教育工作。
对依法公开审理,但可能需要封存犯罪记录的案件,不得组织人员旁听。

㈤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关于审判公开原则什么不公开

一、不公开审理的法定情形:

1、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

2、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

3、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其中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

4、当事人提出申请且确属商业秘密的案件。

二、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选宣布不公开的理由。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三、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指的是审理时的年龄。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11条的规定:

“第十一条 对在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对在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如果有必要公开审理的,必须经过本院院长批准,并且应适当限制旁听人数和范围。”

因此未成年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是按照开庭审理时的该犯罪嫌疑人的年龄进行区分的。举例,某人犯罪时16岁,开庭审理时18岁,那么就应该公开审理。

(5)刑事诉讼法中有关公开审理的扩展阅读:

审判公开的适用范围

审判公开原则适用于绝大多数刑事案件,包括一审、二审和再审除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的特殊情况外的案件。但如果当案件的公开审理可能危及社会安全利益或损害公民的基本人权时,则不应公开审判。

审判实践中,对于审判公开,法官大多机械地依照现有的法律规定来操作:

1、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定期宣判的案件,也应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开庭审理和宣判时,允许公众旁听,允许新闻媒介采访、报道。

2、法律规定应当公开审判的案件,除了休庭评议之外,其他的审判环节一律公开。

发展

宣判公开,即将判决结论以公开的形式宣布,这是法律规定的程序。然而仅仅是公开宣告判决是不能充分体现审判公开的真正内涵的,应将其内容也公开。

换言之,就是要将裁判文书通过媒体、网络向社会公开,准许公民自由查阅和接受社会监督。对此,法律虽没有明确规定,但实际上,公开裁判文书是现代各国司法制度的通例。在英美法系的一些国家,如美国、英国都定期或不定期发表判决书。

我国有些地方的法院也已经建立起专门的网站,通过网络的形式向社会公开裁判文书,这一举措真正完整地体现了公开审判原则的精神内涵。

裁判文书公开除了公开判决书之外,还应有选择地公开裁定书,如维持原判的二审裁定书等。一些只涉及简单的程序问题的裁定可不必刻意去追求形式上的公开。

审判公开原则的法律规定

1、《宪法》第125条中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

2、《刑事诉讼法》第11条中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

㈥ 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包括哪些

抄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不公袭开审理的案件包括以下案件:
1、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
2、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
3、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
4、对当事人提出申请的确属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法庭可以决定不公开审理。
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与审理该案无关的法院工作人员和被告人的近亲属都不得旁听,但是,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除外。

热点内容
经济法学院排名 发布:2025-09-26 00:57:25 浏览:810
行政法卷四真题 发布:2025-09-26 00:50:44 浏览:829
法学毕业实践 发布:2025-09-26 00:50:40 浏览:259
法治媒体在海南 发布:2025-09-26 00:45:49 浏览:929
经济法上的欺诈 发布:2025-09-26 00:44:41 浏览:96
经济法基础授课进度表 发布:2025-09-26 00:28:01 浏览:231
法院拍卖中止 发布:2025-09-26 00:10:38 浏览:993
个人盖章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26 00:08:10 浏览:482
沈北新区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09-26 00:03:10 浏览:743
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考过心得 发布:2025-09-25 23:52:45 浏览: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