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激励工资是否违反劳动法
① 公司从工人工资里面扣钱说是奖励基金请问合法吗
扣钱的话不是一定复违法制,只要符合扣款不超过当月
应发工资
的20%。或者扣款后发的工资不低于最低
基本工资
标准即可。这个是第一条。
第二。单位是否在入职前已经明确了。工资中将有相关
奖励基金
的提取?
第三。员工劳动所得是受法律保护的,单位无权擅自扣款。对于
奖励基金
这个说法,从奖励的意义上来说,应当是由企业从营业额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取的。而不是从员工工资里扣。如果是从工资里扣的话,那么行为是存在不当之处的。
根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
员工离职
后必须在5日内与员工结算清工资,并进行支付。超过的话就是不合法的行为。但是很多企业都没有这样做的。
你可以和单位协商一下,如果协商不成,可以打电话或者亲自到单位所在地的管辖劳动局进行申诉。他们会更好的提供法律援助给你。
因为我这边和你那里可能不是一个地区,相关的
劳动管理
制度上可能会有点偏差的。
② 公司以未经审批发放奖励为理由要求员工退回所发奖金是否违反劳动法
劳动法没有这个规定,要看合同中是否有约定,如果有从其约定,如果没有就只能协商解决。
③ 经济补偿金以激励金形式发放合法吗
当然不合法,定义和计算方法都不合法。见以下《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不过,你要想在公司继续工作,就不要提出异议,注意保留证据,以后出现劳动争议时再说。
④ 不发奖金是否违反劳动法规
黄抄日森:根据《劳动合同法》及《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的有关规定,奖金是工资的一部分,是劳动者应得的待遇,向劳动者支付绩效奖金是用人单位的义务。应该注意的是,奖金与其他方式的工资一样,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合同约定或由用人单位有关制度规定的。如果李先生与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奖金,或者用人单位通过工资支付、绩效考评等制度规定了奖金的发放方式,而用人单位不支付,则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李先生可以向用人单位索要。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则李先生可按照同工同酬的规定要求支付报酬,包括奖金。 黄日森:邓女士的情况应属于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用人单位的食堂是用人单位工作场所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应当视为工作场所的合理延伸。午餐是员工必要合理的生理需要,也是员工继续当天工作所必备的物质基础,因而午餐并非与工作无关,午餐所占用的时间也不能人为地与直接开展工作的时间予以割裂,因此,邓女士在其工厂食堂用餐时发生的伤害应当认定为工伤。
⑤ “工资面议”是否违反劳动法
“工资面议”是违反劳动法合同法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下:
《劳动法合专同法》
第八条属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5)实施激励工资是否违反劳动法扩展阅读:
《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用人单位违反前两款规定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
⑥ 负激励制度违反劳动法吗
要看负激励的具体措施了:
1、负激励措施,如果是拳打脚踢、限制人身自由,辱骂、殴打、体版罚权、罚款等,那肯定违反劳动法的。
2、如果不是上面这些侵犯人权的措施,而只是基于真实情况的内部通报批评、降低奖金、教育等负激励措施,那当然是合法的。
⑦ 公司负激励扣工资违法吗
这好像是奖惩制度,一般扣工资都是有关考勤方面,如果不涉及缺勤病事假等等,内好像直接扣工资说不过去。如容果是什么违规违纪需要收钱的,比如不允许吸引不允许乱扔垃圾等等这些应该叫罚款,应该是让本人主动或者采取其他措施来交,这部分如果直接扣工资好像不合理。制度需要大家遵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般情况下不应该是违法的。如果是事故,涉嫌偷盗抢劫啥的,情节严重这肯定是违法的,不仅涉及罚款还涉及民事或刑事责任。
⑧ 请问公司以所谓绩效名义随意扣发工资是否违反劳动法
首先看工资与绩效是否分开核算的,如果是分开核算的,绩效是考核你工作内能力标准,是对你工容作的认可,但工作不负责或达不到考核要求,有右可能是没有绩效奖的,没造成严重的后果和影响,对基本工资没有影响,只是对你的<工作>有影响;
⑨ 劳动法中关于激励方案规定
激励方案由用人单位依法自主确定。
用人单位具有用工自主权,激励方案由用人单位依法自主确定,但涉及到物质奖励的,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同工同酬和公平原则。用人单位在制定激励方案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进行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劳动法》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