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中的书面和口头
㈠ 口头协议与书面协议有什么区别
如果双方都认可,一样都有法律效力。
但在双方有争议时,书面协议有文字证明,口头的没有人证明就没有了依据。
㈡ 书面合同和口头约定一样吗
依据合来同法的规定,口头合同自与书面合同都是合同的形式,口头合同与书面合同是具有相同法律效力的,但实践中口头合同取证比书面合同困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十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㈢ 诉讼,行政复议等是书面还是口头形
你好,鉴于你所提问题在法律上分为诉讼和行政复议两种情形,现分别答复如下:
第一,针对行政复议的情形,我国有专门的《行政复议法》中对提出行政复议的方式有明确规定:
《行政复议法》第十一条 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第二,针对诉讼的情形,在我国诉讼分为三种形式:分别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各个有专业的程序法律予以规定,对于提起诉讼的形式均有明确规定,具体如下:
针对民事诉讼,从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的规定可知,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提起民事诉讼。
针对行政诉讼,从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的规定可知,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提起行政诉讼。
针对刑事诉讼,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未明确规定刑事诉讼可以口头提出,但是却规定了可以口头提出上诉: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虽然在《刑事诉讼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可以口头提起诉讼,但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四十五条中明确规定了可以口头提出,具体规定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五百四十五条向人民法院提出自诉、上诉、申诉、申请等的,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书写有困难的,除另有规定的以外,可以口头提出,由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制作笔录或者记录在案,并向口述人宣读或者交其阅读。
综上所述,无论是诉讼还是行政复议,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均可以口头或书面方式提出。
㈣ 行政处罚的警告可以是口头也可以书面形式。 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口头警告:来一是当事人违法违规自事实确凿,并且当事人承认此事实;二是口头警告需第三方人员在场,来证明此次警告事情,否则无效!三是口头警告一般为事件造成的后果轻微,可以当场改正、在较短期限内或者在今后的行为可以约束的行为,一般用于一些简易案件后实施的一种行为,三是口头警告需告知当事人,有必要的情况可以请第三方人员见证或者有当事人签字确认。书面警告:一般用于证据可能会消失或者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证据会破坏的情况下,执法人员需出示证件并当场下达书面警告告知当事人违法违规事实,经当时签字确认!以上言语属个人行为,不代表法律法规!具体你可以参照行政处罚法等其他法律规定!
㈤ 当事人提起民事和行政诉讼也必须要采取书面形式吗
形式:
仲裁,不能是口头;因为当事人之间必须有仲裁协议。
民事诉讼,可以是口头。内起诉容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行政复议,可以是口头。《行政复议法》规定: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行政诉讼一般不可以口头提起。
㈥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警告是以书面形式还是口头形式提出的
书面形式提出,但实践中也有口头提出的
㈦ 民事诉讼,行政复议等是书面还是口头形式提出
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都可以。实践中一般是书面形式居多。推荐书面形式,节约办理时间,也能避免遗漏事实和理由。
㈧ 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区别在哪 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区别在哪
书面语言比较严谨,能作为法律依据,而口头语言不太讲究语法及遗词造句,比较直接,相对书面语言不太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