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制改革和单行行政法规
Ⅰ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撤销地方人大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吗
只能抄撤销不能改变!袭
看下面的第二款:
第八十八条改变或者撤销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是: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有权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本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有权撤销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本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三)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和批准的不适当的地方性法规;
(五)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六)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下一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七)授权机关有权撤销被授权机关制定的超越授权范围或者违背授权目的的法规,必要时可以撤销授权。
Ⅱ 单行条例与自治条例有什么区别啊是不是都能归入地方性法规啊另外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有什么区别啊
屎雪松大垃圾,你们中顾全部都是你这样的垃圾、法盲,问都不知道的啦。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宪法第四条第三款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根据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都是地方立法行为,条例的法律地位相当于地方性法规,属于地区性和局部性法规,其法律效力仅限于自治权管辖的范围。
自治条例通常规定有关本地区实行的区域自治的基本组织原则、机构设置、自治机关的职权、工作制度及其他重大问题。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综合性的基本依据和活动准则。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区域自治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的单项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立法权限作了特别规定,即“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地方性法规一般是指地方省级或副省级城市人大制定的法规。地方性规章一般是指省级或副省级城市政府制定的法规。
两者都属于广义的地方性法规。
补充:http://www.gov.cn/flfg/dxtl.htm
Ⅲ 关于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制定的问题
《宪法》第100条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内法律、行政法规相容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立法法》第六十六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法律规定的。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只适合本地的行政区域,因此不需报全国人大批准。
Ⅳ 国务院各部委可以依据法律和行政法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国务院各部委可以依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Ⅳ 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上一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属于内部监督还是外部监督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由相应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自治区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报上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务会备案。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区别在于规定事项,自治条例涉及民族自治地方全面的事务,而自治条例尽涉及某一方面的具体事务。
地方性法规:制定主体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市(省级政府所在市、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较大市的地方性法规要报相应的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并有省级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区域自治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的单项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立法权限作了特别规定,即“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区别在于适用地区不地样:地方性法规只适用于制定地方; 自治条例及单行条例只在民族自治地方内部适用。
Ⅵ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地方性法规 、行政法规、规章的定义和区别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对此都有规定:http://law..com/pages/chinalawinfo/2/69/_0.html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组织起草。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即为有效。
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由大会主席团或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即为有效。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两种。
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经部务会议或者委员会会议决定,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地方政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本法所称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决定,由省长或者自治区主席或者市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Ⅶ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区别是什么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
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专方根据自治权制定的综合的规范属性法律文件;单行条例是根据自治权制定的调整某一方面事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2、规定的事项不同
单行条例规定某一方面具体事项,自治条例规定本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自治机关的构成和职权等内容。
3、制定的单位不同
单行条例不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而自治条例是指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7)官制改革和单行行政法规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释义》第六十六条
第六十六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Ⅷ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在制定主体上有区别么
制定主体没有区别。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主体都是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具体区别如下:
1、含义不同
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综合性的基本依据和活动准则。
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区域自治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的单项法规。
2、立法的具体范围不同
自治条例:是指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有关本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自治机关的构成和职权等内容的综合性的规范性文件。
单行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在自治权的范围内,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的关于某一方面具体事项的规范性文件。
3、涉及内容不同
自治条例:通常规定有关本地区实行的区域自治的基本组织原则、机构设置、自治机关的职权、工作制度及其他重大问题。
单行条例:我国民族自治机关根据民族特点对国家法律、法令作出的变通的或补充的规定。如《西藏自治区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变通条例》等。
(8)官制改革和单行行政法规扩展阅读: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相应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自治区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报上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务会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立法权限作了特别规定:
即“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Ⅸ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与地方性法规不一致的,适用地方新法规
他们的效力不一定谁高,要看制定机关的等级和权限。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由版相应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权会制定。自治区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报上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务会备案。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区别在于规定事项,自治条例涉及民族自治地方全面的事务,而自治条例尽涉及某一方面的具体事务。
地方性法规:制定主体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市(省级政府所在市、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较大市的地方性法规要报相应的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并有省级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Ⅹ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一般地方法规有何区别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由相应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自治区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报上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务会备案。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区别在于规定事项,自治条例涉及民族自治地方全面的事务,而自治条例尽涉及某一方面的具体事务。
地方性法规:制定主体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市(省级政府所在市、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较大市的地方性法规要报相应的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并有省级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区域自治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的单项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立法权限作了特别规定,即“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区别在于适用地区不一样:地方性法规只适用于制定地方; 自治条例及单行条例只在民族自治地方内部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