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域外证据
① 域外判决作为证据在国际民事诉讼中的运用,这句话请专业人士翻译一下。
国际法太复杂,主要的渊源是国际条约
②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第247条规定的可供使用的域外送达方式有几种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人民法院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可以采用下列方式:
(一)依照受送达人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方式送达;
(二)通过外交途径送达;
(三)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受送达人,可以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受送达人所在国的使领馆代为送达;
(四)向受送达人委托的有权代其接受送达的诉讼代理人送达;
(五)向受送达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代表机构或者有权接受送达的分支机构、业务代办人送达;
(六)受送达人所在国的法律允许邮寄送达的,可以邮寄送达,自邮寄之日起满三个月,送达回证没有退回,但根据各种情况足以认定已经送达的,期间届满之日视为送达;
(七)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受送达人收悉的方式送达;
(八)不能用上述方式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公告之日起满三个月,即视为送达。
③ 什么是域外证据,域外证据的证明手续注意什么事项
一、什么是来域外证据
自域外证据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形成的证据,该证据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予以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予以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 当事人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供的证据是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形成的,应当履行相关的证明手续。
二、域外证据证明手续注意什么事项
但是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对上述两类证据,当事人可以在无效宣告程序中不办理相关的证明手续:
(一)该证据是能够从除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外的国内公共渠道获得的,如从专利局获得的国外专利文件,或者从公共图书馆获得的国外文献资料;
(二)有其他证据足以证明该证据真实性的;
(三)对方当事人认可该证据的真实性的。
④ 境外证据经过公证认证是否具有民事诉讼法上公证证据的
境外的证据用于中国是需要经过认证的。
经过公证认证后的文件才国内使用是具备域外法律效力的。
境外公证认证程序如下:
认证地点:文件出具国
认证时间:3-15个工作日
认证费用:视具体的情况而定
认证流程:
先委托当地的公证人对文件的真实性进行公证
其次把公证好的文件送往该国外交部进行认证
最后送往中国驻该国使馆认证
⑤ 境外形成的欠据未经过公正和认证是否可以在中国法院作为证据使用
《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版
(二)权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九条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
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第七十条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
照片、副本、节录本。
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
按照《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规定, 境外形成的欠据未经过公正和认证谁去核实,庭审中双方对证据还要经过质证程序才能作为证据使用。因此境外形成的欠条不具有证据的证明力。
⑥ 多选题 下述何种类型的域外证据,无需办理相关的证明手续
域外证据公证认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一)公证认证程序
所谓域外证据,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包括港、澳、台地区)形成的证据。在商标评审程序及行政诉讼中,需要进行公证认证的域外证据包括程序性的主体资格证明材料和涉及案件事实的证明材料。评审环节和司法环节对域外证据公证认证的要求有所不同,但本意都是为了确保证据的真实性。
域外证据的公证认证大概经历以下程序:
外国公证员的公证——该国有关官员对该公证员的资格和签字进行认证——我国驻外国使领馆官员对该外国官员的签字进行认证
外国公证员通常不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的形成过程或取得方式进行公证。
(二)相关规定
1、商标评审案件
商标评审案件中对域外证据的具体规定体现在《商标评审规则》第四十三条中。此条规定:“当事人向商评委提供的证据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形成,或者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形成,对方当事人对该证据的真实性存在怀疑并有相应证据支持的,或者商标评审委员会认为必要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应的公证认证手续。
此条说明,商评委对于域外证据的效力以无需公证认证为原则,以需要公证认证为例外,需要公证认证的情形包括:1、对方当事人对该证据的真实性存在怀疑并有相应证据支持;2、商评委认为有必要履行公证认证手续。
2、商标行政诉讼案件
我国《行政诉讼法》中对域外证据的公证认证要求并无具体规定,具体规定主要体现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审判意见及地方性高级法院的指导意见或解答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2]第21号《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形成的证据,需要办理相应的公证认证手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第十五条规定,对于域外形成的公开出版物等可以直接初步确认其真实性的证据材料,除非对方当事人对其真实性能够提出有效质疑而举证方又不能有效反驳,无需办理公证认证等证明手续。
地方性高级人民法院的相关指导性意见,以北京为例,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7年4月5日制定的《关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适用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十五条规定,当事人提交的域外证据应当经过公证、认证。对于能够从官方或公共渠道获得的公开出版物、专利检索文献等证据材料,一般无需办理公证认证等证明手续,对方当事人仅以未办理公证认证等证明手续提出异议的,一般不予支持。
根据上述司法解释及地方性法院指导意见可以看出,商标确权行政诉讼对域外证据的公证认证要求较商标评审阶段更为严格,以公证认证为原则,不需公证认证为例外。不需公证认证的证据材料主要是可以从官方或公共渠道获得的证据材料。
⑦ 中国公民可否作为域外诉讼的证人
关于证人的资格是有法律依据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内定,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容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
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同时,《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规定,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⑧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47条规定的可供使用的域外送达方式有几种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六十七条人民法院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送达诉讼回文书,可以采用下答列方式:
(一)依照受送达人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方式送达;(二)通过外交途径送达;
(三)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受送达人,可以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受送达人所在国的使领馆代为送达;
(四)向受送达人委托的有权代其接受送达的诉讼代理人送达;
(五)向受送达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代表机构或者有权接受送达的分支机构、业务代办人送达;
(六)受送达人所在国的法律允许邮寄送达的,可以邮寄送达,自邮寄之日起满三个月,送达回证没有退回,但根据各种情况足以认定已经送达的,期间届满之日视为送达;
(七)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受送达人收悉的方式送达;
(八)不能用上述方式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公告之日起满三个月,即视为送达。
这是新修订的法律
⑨ 域外证据批文可以申请中国法院翻译吗
需要到翻译公司翻译。另外域外证件要想在国内使用必须办理公证认证,如有需要代理看我头像
⑩ 域外证据指的是什么需要什么公证认证手续
你好来。域外证据是指在中华源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形成的证据,该证据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予以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予以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
认证手续:在域外形成的证据需经所在国公证认证的特别证明程序。
以下三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无效宣告程序中不办理相关的证明手续:
(一)该证据是能够从除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外的国内公共渠道获得的,如从专利局获得的国外专利文件,或者从公共图书馆获得的国外文献资料;
(二)有其他证据足以证明该证据真实性的;
(三)对方当事人认可该证据的真实性的。
如果有帮助,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