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58条
㈠ 新《行政诉讼法》对被告出庭应诉有哪些具体规定
新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因特殊情况不内能应诉的,也容应当指派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应诉。这里的负责人指正职和副职,这里的指派实质应当出具书面的授权委托书,也就是说,在以后的行政诉讼中不得出现只有代理律师的情况。
行政诉讼法是为了规范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够正确、及时的审理行政案件,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法是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和行政诉讼参加人(原告、被告、代理人等)进行诉讼活动必须遵守的准则。它规定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程序方面的法律规范和行政诉讼参加人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的各种法律规范,是现代国家据以建立行政诉讼制度的法律依据。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从而根据宪法的规定制定的一部程序性法律。
㈡ 违反治安管理58条,拒不接受警告或罚款的,公安机关该怎么处理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受到公安机关治安处罚的,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拒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依法加处罚款超过三十日,经催告被处罚人仍不履行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零二条 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25号)规定:
第一百九十二条 被处罚人未在本规定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罚款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将依法查封、扣押的被处罚人的财物拍卖或者变卖抵缴罚款。拍卖或者变卖的价款超过罚款数额的,余额部分应当及时退还被处罚人;
(二)不能采取第一项措施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加处罚款总额不得超出罚款数额。
拍卖财物,由公安机关委托拍卖机构依法办理。
第一百九十三条 依法加处罚款超过三十日,经催告被处罚人仍不履行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可以按照本规定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㈢ 行政诉讼法 第58条 怎么说的
我县政府在二年前收回土地使用权进行拆迁,仅有一个钉子户至今未拆。现在那一内块地上的容几百户居民都已经被拆迁安置,住进了新房,且那块地已经被开发成新的商业中心,商业楼盘都已经快盖好了。现在那个钉子户告我们收回土地使用权决定程序上存在问题,说实话的确存在收回土地使用权上的行政程序瑕疵,此钉子户要求按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撤销此收回土地决定,但是我方认为即使县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不合法,现在已经不能撤销此决定了,因为如果撤销,那一切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总不能将被拆迁的几百户又弄回原地、将开发的房子重新恢复原状吧,这将是多大的损失啊,这算不算涉及“公共利益”?
㈣ 《行政诉讼法》中行政判决分为6种,其中维持判决与履行判决和确认判决有什么区别谢谢
维持判决是确认行政机关行政行为合法的判决。
履行判决是要求行政机关履专行法定职责的判决,针对的是行属政机关不作为。
确认判决是确认行政行为违法的判决,主要存在于行政行为已经产生效果,撤销或变更已无意义的情形。如行政拘留已经结束的案件。
㈤ 如何理解《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
【意思分解】《行政诉讼法》的判决种类,系司法考试必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一大难点。对此,我们详陈如下:依上述各条款之规定,第一审判决可为以下几种情形:1、维持判决。维持判决是指人民法院认定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有效,从而作出否定原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指控,维持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维持判决之作出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1)证据确凿;(2)适用法律、法规正确;(3)符合法定程序。2、撤销判决。撤销判决是指人民法院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部分或者全部违法,从而部分或全部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并可以责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撤销判决可分为三种具体形式:(1)全部撤销;(2)部分撤销;(3)判决撤销并责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作出撤销判决的情形有:(1)主要证据不足;(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3)违反法定程序;(4)超越职权;(5)滥用职权。适用撤销判决时,需特别注意的特殊事项有:(1)《行诉解释》第53条;(2)《行诉解释》第59条;(3)《行政诉讼法》第55条及《行诉解释》第54条第2款之例外规定;(4)《行诉解释》第60条第1款。3、履行判决。履行判决是指人民法院认定被告负有法定职责无正当理由而拒不履行或拖延履行的,责令被告限期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履行判决是针对行政机关的不作为而采用的一种判决形式,主要适用于《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四)、(五)、(六)项三类情形。适用履行判决,应注意的特殊事项有:(1)《行诉解释》第60条第2款;(2)《行诉解释》第58条。4、变更判决。变更判决是人民法院认定行政处罚行为显失公正,运用国家审判权直接改变行政处罚行为的判决。适用条件是:(1)变更判决只能针对行政处罚行为作出,对于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无权直接变更。(2)行政处罚行为显失公正。适用变更判决,应注意的特殊事项是《行诉解释》第55条之规定,即人民法院对行政处罚行为作出变更判决,原则上只能减轻不能加重(注意例外);不能对行政机关未给予处罚的人直接给予行政处罚。5、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是指人民法院认为原告的诉讼请求依法不能成立,但又不适宜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其他类型判决的情况下,人民法院直接作出否定原告诉讼请求的一种判决方式,见于《行诉解释》第56条。该条共规定了四种情形可适用该种判决。6、确认判决。确认判决是指人民法院确认被诉具体行为合法或违法的一种判决形式。
㈥ 环境保护法第58条的公益诉讼包括行政诉讼吗
环境保护法第58条规定公益诉讼的目的,从本质上看,就是打开了行政诉讼的方便之门,对社会组织依法监督奠定了法律基础,能有利地促进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上积极作为,防止其懒政怠政有十分重要意义。同时,为了防止出现滥诉,第58条规定了公益诉讼启动的门槛
一、《环境保护法》第58条:
1、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2、符合前款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3、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
二、试水行政公益诉讼,贵州金沙检察院告环保局不作为。
2014年10月20日,贵州省金沙县环保局因“怠于处罚逾期不缴纳排污费的企业”被金沙县检察院告上了法庭。这起首例由检察机关提起、以行政机关为被告的公益诉讼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资料来源:检察日报,http://newspaper.jcrb.com/html/2015-03/01/content_179823.htm
㈦ “环境保护法”第58条的公益诉讼包括行政诉讼吗
不包括。
㈧ 环境保护法第58条规定的诉讼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根据法律授权,对违反法律法规,侵犯
环境保护法第58条规定公益诉讼的目的,从本质上看,就是打开了行政诉讼的专方便之门,对社会组属织依法监督奠定了法律基础,能有利地促进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上积极作为,防止其懒政怠政有十分重要意义。同时,为了防止出现滥诉,第58条规定了公益诉讼启动的门槛
一、《环境保护法》第58条:
1、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2、符合前款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3、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
二、试水行政公益诉讼,贵州金沙检察院告环保局不作为。
2014年10月20日,贵州省金沙县环保局因“怠于处罚逾期不缴纳排污费的企业”被金沙县检察院告上了法庭。这起首例由检察机关提起、以行政机关为被告的公益诉讼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㈨ 《执行行诉法解释》第58条内容是什么
http://www.doc88.com/p-796544800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