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有规定年资
⑴ 年资属于企业的福利待遇还是劳动法规定必须有的
劳动法法律法规并未规定任何年资。应当属于企业的福利待遇
⑵ 劳动法有规定每年加工资吗
《劳动法》没有规定每年加工资的事宜,用人单位是否给劳动者加工资取决于用人单位的加薪的制度及用人单位的效益等,只要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的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就是合法的。
《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⑶ 劳动法有没有规定年休的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明确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职工带薪年假天数与其自身的工龄挂钩:
(一)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5天;
(二)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10天;
(三)已满2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15天。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休假高于该标准的不予干涉,但是低于法定标准应该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其未休带薪年假工资,由于职工因个人原因不休并且做出书面放弃休假权利承诺的除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 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⑷ 劳动法规定的年休是什么规定的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9月18日正式实施,作为此前公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配套规定,《办法》值得关注:
一、明确职工跳槽应累计工作时间
此前发布的《条例》,仅规定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单位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可享受带薪年休假。其中,职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条例》没有明确职工跳槽工作时间如何计算,因此,在实践中也一直存有争议。此次公布的《办法》对此作了明确规定。《办法》第四条规定:“职工在同一或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例如,小刘在甲单位工作了5年,后又跳槽到乙单位工作了6年,那么,小刘的累计工作时间应为11年。因此,小刘在乙单位年休假天数,按“满10年不满20年”这一档计算,即年休假为10天。
二、跳槽职工当年年休假可折算
根据《办法》第五条规定,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工作已满12个月,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x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例如:小李在A单位工作了12年,今年9月1日跳槽到B单位,那么,小李今年在B单位剩余的“日历天数”为122天。按规定,小李的年休假天数应为10天。那么,今年小李的年休假天数应为(122÷365)x10天=3.34天,因此小李今年的年休假天数是3天。从第二年起,小李在B单位的休假天数就按《办法》第四条的规定计算。
三、探亲假等不计入年休假
根据《办法》第六条规定,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办法》还规定,当职工享受寒暑假天数多于其年休假天数的,才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如果确实因为工作需要,职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数少于其年休假天数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补足年休假天数。
四、未休年休假工资按日工资收入300%支付
根据《办法》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根据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而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减去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月工资不包括加班工资,但是包括奖金、工资性津贴等。”
五、终止合同未休年休假可折算工资根据《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x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如果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是300%日工资。例如,小邱在单位工作了3年,可以享受5天的年休假。今年他和单位解除了合同,解除时小邱在单位工作了300天,但小邱只享受到1天的年休假,假如他的日工资是150元,那么小邱应得的未休假期间的报酬应为:〔(300÷365)x5-1〕x150元x3=1350元(注:(300÷365)x5-1=3.11天,0.11天不足1整天,不支付该报酬,故取3天)。
六、不安排劳务工工作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当年不享受年休假
《办法》还对劳务派遣员工的年休假作出具体规定:劳务派遣单位的职工符合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享受带薪年休假。但被派遣职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无工作期间由劳务派遣单位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的天数多于其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少于其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应当协商安排补足被派遣职工年休假天数。
七、本单位工作不足或正好满12个月,不能享受年休假
《办法》规定,只有职工在本单位连续工作12个月以上,才能享受年休假。显然,不足12个月或正好工作满12月都不能享受年休假。对于在多个单位工作过的员工来说,则按照不同工作单位工作时间累计计算。例如,小赵在A单位工作了5年,在B单位工作了5年,他现在在C单位工作,那么,小赵必须在C单位工作超过1年,方能休带薪年休假。休假的天数按照A单位工作年数十B单位工作年数十C单位工作年数进行计算。
八、当年已休假员工有《条例》四种情形之一的,下一年度不再享受年休假
如果职工已经享受当年年休假,但在当年又出现《条例》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未扣工资;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那么,该员工下一年度将不再享受年休假。
⑸ 劳动法关于年发资的规定
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按月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2、对于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你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和单位发生纠纷后,你可能就在该单位待不下去了,所以要考虑好。
3、若申请劳动仲裁,你可以主张以下请求:A、解除与单位的劳动合同;B、要求单位支付剩余的工资;C、要求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D、要求单位支付加班费(若有加班而没给付加班费)。
4、看下你们之间的劳动合同是否有关于单位违法违约而应支付补偿的约定,若有,可以综合第三点的请求申请。
⑹ 关于新劳动法五天年假,年资的问题
按来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源》的规定,工作满一年以上的员工,可以依法享受年休假的,最少五天,相应的标准如下: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⑺ 劳动法有没关于工龄公资具体的规定
劳动法中没有工龄工资的具体规定,对于企业,劳动法只是规定按劳分配、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⑻ 劳动法有规定离职几个月入职算年资吗
相关规定
(1)国家工作人员经组织动员精简或批准退职,以后又重新参加工作的,其版精简或退职前连续工权作的时间,可以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工龄([64]中劳薪字第31号、第218号)。
(2)建国后因私营企业倒闭或歇业、经劳动部门或工会介绍重新参加工作的,其在原企业单位连续工作的时间,可以与重新参加工作后的时间合并计算工龄([64]中劳薪字第522号)。
(3)自动脱离革命或未经组织批准自动离职的人员重新参加工作后,自动脱离革命或自动离职期间及其以前工作时间不能计算工龄([62]中劳薪字第86号)。
(4)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辞职和辞退前的工龄与重新就业后的工龄可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自动离职人员的工龄从重新录用之日起计算(人办函[1998]101号)。
(5)停薪留职人员在从事其它有收入的劳动时,原则上应按月向原单位缴纳劳动保险基金,其数额一般不低于本人原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其停薪留职期间计算工龄(劳人计[1983]61号)。
望采纳!
⑼ 劳动法有没有规定年资高的员工有没有特别待遇
劳动法中没有规定年资高的员工有特别待遇,但在实际操作中,会有一些地回方性的法规政策答出台,这些地方政策中有讲,一些特殊工种(如:锅炉工等)能提前几年退休,有的规定有如高级工程师平时工资中会有所列入特别的津贴(看企业),退休后在退休金之中还多了一项相关的补贴,以加奖以前工作中为国家做出过贡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