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诉讼法复议维持级别管辖

行政诉讼法复议维持级别管辖

发布时间: 2021-11-17 19:14:31

❶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谁管辖

由做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二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因此,诉讼的对象应该是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管辖权属于由该机关所在地法院,一般情况下是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❷ 行政复议有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吗

有。行政复议管辖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受理复议申请的权限和分工,即某一行政争议发生后,应由哪一个行政机关来行使行政复议权。

法条链接:行政争议发生后,行政机关行使行政复议权的管辖规定:

一、由人民政府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

1.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政府申请行政复议;2.对省、自治区政府派出机关(即地方行政公署)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3.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的,既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终局裁决(即行政相对人可以选择,但如果选择向国务院申请裁决的,国务院作出裁决后就不能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二、由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

1. 对于县级以上地方各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既可以向本级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但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这些机关属垂直领导体制)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只能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2.对国务院各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国务院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既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终局裁决。

三、由派出机关.派出机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

1.对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派出机关(即地区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关得政府申请行政复议;2.对政府工作部门派出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既可以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地方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四、由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

对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分别向直接管理该组织的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工作部门或者国务院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五、其他情况

1.对两个以上行政部门以共同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2.对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在撤销前作出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继续行驶其职能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❸ 简述我国行政诉讼法中对级别管辖的有关规定

行政诉讼法关于级别的管辖有以下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十四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五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一)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二)海关处理的案件;

(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第十六条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八条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第十九条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条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一条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二条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按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

第二十三条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第二十四条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下级人民法院对其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理或者指定管辖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决定。

(3)行政诉讼法复议维持级别管辖扩展阅读:

确定级别管辖的标准:

民诉法是根据以下三个方面的标准来确定案件的级别管辖的:

1、案供的性质。

案件性质不同,审理起来难易程度也不同。重大涉外案件在性质上不同于一般涉外案件。专利案件、海事。

海商案件专业性强。在性质上也不同于一般案件。这些性质特殊的案件,应当由较高级别的法院管辖。

2、案件的繁简程度。

案件情节有简单和复杂之分,简单的案件审理起来相当容易,复杂的案件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案情越复杂,审理的难度越高。

因而在确定级别管辖时,有必要考虑案件的繁简程度,将简单的案件分配给低级别的法院,将复杂的案件分配给级别较高的法院。

3、案件的影响范围。

案件的处理结果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的案件仅在基层法院的辖区内有一定影响,有的案件则在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有重大影响。

案件影响范围越大,对审判质量要求就越高,所以要根据案件影响范围的大小来划分级别管辖,将影响范围大的案件分配给级别较高的法院。

并且影响范围与法院的级别呈正相关关系,影响范围越大受理该案件的法院的级别越高。

❹ 行政复议决定既有维持又有改变,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根据《抄最高人民法院适用<中华人袭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三十四条 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原告只起诉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复议机关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追加被告。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另一机关列为共同被告。

行政复议决定既有维持原行政行为内容,又有改变原行政行为内容或者不予受理申请内容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

所以应当将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

16081245

❺ 复议改变结果,以政府为被告,级别管辖怎么确定 例:区公安分局做出了一个行政行为罚款200元,向区

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按照《行政诉讼法》规定,一审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经过复议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❻ 行政诉讼中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什么法院管辖

由原机关和行政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两个法院你可以自由选择

❼ 行政诉讼中经复议案件如何确定级别管辖

  • 第一种情况,如果不是将原机关与复议机关作为共同被告的,可以由原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依据为《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在此地域管辖的基础上,按照《行政诉讼法》的一般规定确定级别管辖。

  • 第二种情况,如果将二者作为共同被告的,“父随子原则”。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八条,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的,以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确定案件的级别管辖。

  • 《行政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的规定为:


    第十四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五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一)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二)海关处理的案件;

    (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第十六条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❽ 行政复议维持原判由谁管辖

原行政机关及复议机关住所地法院均可受理管辖。

《行政诉讼法》

第十八条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第二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8)行政诉讼法复议维持级别管辖扩展阅读

不同级别法院的管辖:

《行政诉讼法》

第十四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五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一)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二)海关处理的案件;

(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第十六条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热点内容
刑法灌铅 发布:2025-09-20 01:45:18 浏览:819
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信息表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20 01:44:45 浏览:409
劳动法2018年辞退员工赔付 发布:2025-09-20 01:44:32 浏览:983
宿州墉桥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20 01:28:43 浏览:214
过失烧毁林木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0 01:26:25 浏览:182
坦洲镇龙塘附近有什么厂按劳动法吗 发布:2025-09-20 01:25:44 浏览:696
见习生条例 发布:2025-09-20 01:23:19 浏览:352
法制化与法治化区别 发布:2025-09-20 01:21:43 浏览:567
庭审称法官 发布:2025-09-20 00:51:35 浏览:18
劳动法十二个月平均工资 发布:2025-09-20 00:50:54 浏览: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