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诉讼法中专家辅助人

诉讼法中专家辅助人

发布时间: 2021-11-17 19:28:33

Ⅰ 民事诉讼中的证人和专家辅助人的区别

首先,概念不同。证人是指知道案件情况并提供证言的人;专家辅助人是指在科版学、技术以及权其他专业知识方面具有特殊专门知识或者经验的人员根据当事人的聘请并经人民法院准许,出庭辅助当事人对诉争的案件事实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或者发表意见和评论的人。
其次,法律地位不同。证人证言属于民事诉讼法中一项单独的证据种类,而专家辅助人的意见并非单独的证据种类,而是被视为当事人陈述。(《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
再次,出庭人数是否受限不同。证人出庭不受人数限制,凡是知道案件事实的人,都应当出庭作证;但专家辅助人出庭有人数限制,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当事人只能申请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
然后,举证针对的对象不同。证人出庭作证,只能就其直接感知的事实提供证言,不得就其感知的事实发表意见或者作出推断;而专家辅助人与证人恰好相反,只能针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湖综合对案件事实所涉及的专业问题提出个人的意见。
最后,出庭作证启动程序不同。出庭作证的证人,可以由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也可以依法院职权要求证人出庭;而专家辅助人只能依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并经法院同意才能出庭。

Ⅱ 鉴定人的与专家辅助人

鉴定人,是指对诉讼中争议的专门性问题作出鉴定结论的机构或自然人。专家辅助人(也称诉讼辅佐人),是指由当事人聘请,帮助当事人向审判人员说明案件事实中的专门性问题,协助当事人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质证的人。
鉴定人与专家辅助人都是利用专门知识对诉讼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或确定,但二者有明显区别:
第一、产生的方式不同。鉴定人主要是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或法院指定的,一方当事人单方面委托的比较少见;而专家辅助人则不同,虽然是否需要使用专家辅助人要由法院决定,但法院同意后,由双方当事人各自聘请,因而可以分为原告方的专家辅助人和被告方的专家辅助人。
第二、所起的作用不同。鉴定人的作用是运用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对鉴定对象进行鉴定后得出结论性意见,其所作的鉴定结论是一种证据;而专家辅助人只是帮助当事人对一些专门性问题作出解释、说明,其陈述不是一种证据。
第三、费用的承担不同。鉴定的费用作为诉讼费用原则上应当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而专家辅助人的费用由提出该辅助人的当事人承担。

Ⅲ 民诉中专家辅助人需要回避吗

民诉中专家辅助人不需要回避。

法庭审判时,专家辅助人不适用回避制度,其设置是为了帮助一方说明问题,费用由申请人承担,也说明了,专家辅助人不具有中立地位;

在侦查、检查活动中,专家辅助人是为了帮助侦查机关、检察机关查明案情,有居于中立地位的义务,此时适用关于鉴定人的回避规定,需要回避。



(3)诉讼法中专家辅助人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2、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3、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4、因公司设立、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Ⅳ 什么是专家辅助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一条规定: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由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人民法院准许其申请的,有关费用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负担。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进行询问。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由当事人各自申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就有案件中的问题进行对质。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可以对鉴定人进行询问。这里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就是通常所说的专家辅助人。

Ⅳ 专家辅助人的意见是不是法定证据

根据2015年民诉解释122条,专家辅助人的陈述视为当事人陈述,属于法定证据。

Ⅵ 如何理解新刑诉法中的“专家辅助人”条款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92条首次将“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引入到刑事诉讼程序中来。此举旨在强化对庭审中涉及的鉴定意见的实质性质证,进一步规范质证程序,提高对科学证据的质量要求。“专家辅助人”是学界的一种普遍称谓,而非法律上明确规定的概念。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由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同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也出现了“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涉及的专门性问题,当事人可以向法庭申请由专业人员出庭进行说明,法庭也可以通知专业人员出庭说明”的规定。在这两个司法解释中分别出现新概念“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和“专业人员”,在学界被称作“专家辅助人”。
“专家辅助人”是指在某一专业领域方面具有专门的知识或经验,为了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就诉讼中涉及到的专业性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审判者对案件事实进行准确认定的人员。新刑诉法第192条规定,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刑事诉讼中的这一“新生事物”,在工作中作出相应调整。
新刑诉法对于“专家辅助人”的具体地位和作用,仅做出比较笼统的规定。为了深入理解法律规定中“专家辅助人”的地位与作用,不妨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首先,就诉讼地位而言,“专家辅助人”是诉讼参与人的一种,但“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又不等同于鉴定人。在我国当前的刑事法律体系中,只有侦查机关和法院有权决定是否聘请鉴定人对案件中涉及的专业问题进行鉴定,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无权决定是否聘请鉴定人,只能申请补充鉴定或重复鉴定。但对于是否聘请 “专家辅助人”,可以由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自行决定并申请法庭通知其出庭。
其次,“专家辅助人”的诉讼作用,集中体现在出庭质证的过程中。它应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为维护聘请方当事人的法益,就对方提出的涉及鉴定意见或专业知识方面的问题或质询,作出说明或对质;二是协助聘请方对鉴定人或对方聘请的“专家辅助人”进行询问,并对案件涉及的鉴定意见加以质证。
两个方面皆是为对鉴定意见进行实质性质证,使鉴定意见在质证中得到检验,有利于审判者对案件涉及的专业性问题进行正确理解,从而对鉴定意见是否客观公正做出更准确的判断,确保诉讼程序的正当性。

Ⅶ 刑事诉讼中专家辅助人必须要出庭吗

第一百八十七条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

人民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庭作证,适用前款规定。

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所以在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时,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必须出庭。

Ⅷ 如何申请专家辅助人出庭

向法院递交申请书

热点内容
刑法灌铅 发布:2025-09-20 01:45:18 浏览:819
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信息表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20 01:44:45 浏览:409
劳动法2018年辞退员工赔付 发布:2025-09-20 01:44:32 浏览:983
宿州墉桥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20 01:28:43 浏览:214
过失烧毁林木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0 01:26:25 浏览:182
坦洲镇龙塘附近有什么厂按劳动法吗 发布:2025-09-20 01:25:44 浏览:696
见习生条例 发布:2025-09-20 01:23:19 浏览:352
法制化与法治化区别 发布:2025-09-20 01:21:43 浏览:567
庭审称法官 发布:2025-09-20 00:51:35 浏览:18
劳动法十二个月平均工资 发布:2025-09-20 00:50:54 浏览: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