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单位临聘人员的劳动法
❶ 劳动法适用机关单位的聘用人员吗
如果是带国家行政编制的机关工作人员,依照公务员法执行。如果是与机关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劳动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❷ 劳动法对机关单位的编外人员又何保障
要先了解合同法的前提,什么是合同法,如果抛开合同,那就不是合同法了,所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劳动报酬首先看劳动合同的约定,以约定为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所以劳动合同法并不强制同工同酬,只是先看你的合同有没有明确报酬方面的约定,如果有,那么就不适合同工同酬。
在没有合同,或者合同约定不确切的情况下:那么
首先,这涉及了很多人,比如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的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包括村官、合同制人员。本次修订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劳务派遣。并且,无论是修订前的劳动合同法,还是修订后的劳动合同法,被派遣劳动者都享有同工同酬的权利。貌似95年就说要同工同酬了。而7月1日施行的是《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对《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务派遣做了相应的修改和补充。而《劳动合同法》本身并没有修改。而非网上说的新合同法,你去查一查人社部公布的法律,压根就没有新合同法,只有《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另一个方面看,就正式人员来说,不同的正式人员待遇也是不同,要做到临时、合同、正式都一致,这个太难。而修改也说要符合几种情况,比如岗位一致,那么什么叫岗位一致呢,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修改既没说也没有规定,所以可操作性太大,各地政府都会有自己的解释。
待遇工资提高是与你们当地的工资标准和单位的工资标准挂钩的,只要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法律都不会禁止。你是否认可这个工资那是你自身的问题,法律并不干涉。您所提到的对编外人员等的工资待遇不会因法律的修订而有所变化,是否提高还要看用人单位的薪资制度。因为你签订了合同,你看过合同没,如果合同里写明了服从报酬的安排,你再怎么同工同酬也没用啊,因为合同本身是你签的,是你认可的,认可了,就是放弃了同工同酬的权利了。
劳动法也提到要使得劳务派遣保持一定比例,不能超过正式人员的百分之几,也就是说合同制人员数量要比正式人员少的多,而这个比例由国务院定,也不知道这是福还是货。听说一些地方在裁员以规避合同法。
综合来说,这个修改应当是对那些不交保险剥削人民的企业来说冲击大,因为合同法指向的正式工指的就是合同工(在企业合同工就是正式工),而与之相对的是劳务派遣工,说要同工同酬指的是合同工和劳务派遣工。因为法律上合同工和劳务派遣工的区别在于,劳务派遣工不需要交保险,使得很多企业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以减少成本。
对于企业来说,也是有应付的办法,比如不断的转换派遣人员或者修改姓名等等,这个其实操作性太强。你看,从95年就开始说同工同酬了,为什么到现在依然做不到,就是因为情况太为复杂,各方面的漏洞太大,又有各式各样的上位法,所以基本上特别难。
有些地方的操作是,把同酬理解为基本工资相同,你在事业单位,应该知道编制人员有薪级工资、提租补贴、岗位工资,那么有些地方就可以理解为同酬是和岗位工资一致,因为薪级工资涉及职称评定,有职称才有薪级工资,那么编外人员是没有职称的,这部分就没钱了,再加上提租补贴,基本上岗位工资才3种工资总和的三分之一,三下五除二就变成了你现在的工资。所以可操作性太大,理解性可以是多种,因为同工同酬是规定同一岗位的待遇相同,那么就能理解为岗位工资一致,所以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同一个地区,不同单位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我才说基本上不会影响到事业单位、政府机关。
❸ 我想知道国家有没有对单位聘用人员加班工资的明文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国家只是规定不低于以上标准,而没有规定不得超过以上标准,由于企业有薪酬自主权,只要不违反国家规定,都是合法的。
❹ 请问一下国家最新劳动法关于单位临聘人员工资待遇及养老保险的规定
没有相关明文规定 如果学校承担你相应部分的养老保险 我想赢该是你工资的一部分吧
❺ 劳动法机关单位聘用几年为正式职工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不管这个。这个由国家和有关部门定。
事业单位的合同工转为事业编,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公务员一般需要考试了。
❻ 国家行政单位聘用人员按照劳动法规定是否给聘用人员缴纳养老�
国家行政单位应该为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包括大病救助金),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❼ 行政单位的聘用人员能否适用劳动法同工同酬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你说的行政单位就是上述法条里的国家机关,按照此法规定,你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享受同工同酬的待遇。但是中国的法律规定有很多特色,比如法院里边的书记员有国家机关编制和无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之分,有编制的人员工资很高,书记员月工资上千吧,没编制的工资很低,就几百元而已。 还有《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单纯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你的条件确实满足,但我不得不强调一点的是,你在行政单位如果是编内人员,行政单位给你满足你所提出的要求是合法合理的;如果不是编内人员,那么就不能享受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同工同酬的待遇,这就是中国特色!
❽ 新劳动法对事业单位聘用人员有什么规定吗
受《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和本单位的人事(或工作)管理制度调整。
❾ 政府机构临聘人员,有没时间制的大概几年制
政府机构临聘人员,都是有时间制的,时间长短是政府机构与被聘用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为准。因为我国的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该法适用于社会上的各种用人单位,包括政府机关。
并且我国实际上已经没有临时工的概念,工作时间有长有短,各种用工都应该签订合同来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合同期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