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原告和被告

民事诉讼法原告和被告

发布时间: 2021-11-18 03:11:18

㈠ 原告与被告的区别

原告与被告的区别:

1.原告是提起诉讼的人,被告是被提起诉讼的人。

2.原告是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人,被告是被认为侵害了原告合法权益的人。

3.原告是主动提起诉讼而引起诉讼程序发生的人,被告是经人民法院依法传唤而应诉的人。

拓展资料:

中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该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成为原告。

被告是指在刑事案件中,被指控犯罪而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在民事案件中,被指明侵犯原告利益,需要追究民事责任,并经法院通知其应诉的人;在行政诉讼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某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中,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及人员。

㈡ 原告和被告什么意思

原告和被告是存在于民事诉讼里的两个概念,简单来说,原告是指民事诉讼中向法院起诉的人,被告是指民事诉讼中被起诉的人。原告和被告是民事诉讼中最基本的当事人。双方当事人对立,是民事诉讼得以存在和继续的前提。在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可以作为当事人,成为民事诉讼中的原告或被告。
(2)民事诉讼法原告和被告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㈢ 《民事诉讼判决书》是原告和被告都有一份吗

是的,原被告是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院做出判决后应当对当事人发送判决书,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八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㈣ 民事诉讼法原告就被告是根据什么来定的

民事诉复讼中原告就被告是制依据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㈤ 民事诉讼法原告就被告是根据什么

1、可以在侵权行为地B县法院起诉。
2、原告就被告是一个普遍性的原则,民诉第内二十一条是对这一原则的具容体解释。第二十八条在侵权行为地是一个特别规定,在规定管辖范围时可以依据特别规定,而不依普遍性原则。
3、你只针对管辖权的话,可以向B县法院提管辖权异议,这种情况,在法定期间内写个异议书递交立案庭就可以了。假如说你问的是答辩理由的话,具体情况你也没写,我建议你可以从洪水的不可抗力上下文章。

㈥ 民事诉讼法中"原告就被告"什么意思

原告就被告,是民事诉讼案件在区域管辖的原则,即被告在哪个法回院辖区,原告就答应当到哪个法院起诉,案件就归该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这样做有利于法院送达法律文书,节约诉讼成本、缩短诉讼周期,也有利于最终的执行。

㈦ 民事诉讼中的原告和被告各有哪些诉讼权利

民事诉讼中的原告来和自被告(当事人)各有平等的诉讼权利那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
第四十九条 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
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第五十条 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第五十一条 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

㈧ 关于法律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原告就被告。

这只是一般的民事案件,是按照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原告所在地没有管辖权,你提出管辖权异议,也会被驳回

㈨ 原告和被告的分别

法律分析:按我国法律规定,除非是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原告为了达到自己起诉的目的,需要向法院提交证据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也就是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被告只需要就原告的诉讼请求进行反驳即可,必要时可以视情况向法院提交证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㈩ 民事诉讼中原告和被告可以同时上诉么

  1. 民事诉讼中,原告和被告对判决不服,可以同时上诉。

  2.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专人不服地方人民属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一十七条双方当事人和第三人都提起上诉的,均列为上诉人。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确定第二审程序中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热点内容
刑法灌铅 发布:2025-09-20 01:45:18 浏览:819
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信息表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20 01:44:45 浏览:409
劳动法2018年辞退员工赔付 发布:2025-09-20 01:44:32 浏览:983
宿州墉桥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20 01:28:43 浏览:214
过失烧毁林木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0 01:26:25 浏览:182
坦洲镇龙塘附近有什么厂按劳动法吗 发布:2025-09-20 01:25:44 浏览:696
见习生条例 发布:2025-09-20 01:23:19 浏览:352
法制化与法治化区别 发布:2025-09-20 01:21:43 浏览:567
庭审称法官 发布:2025-09-20 00:51:35 浏览:18
劳动法十二个月平均工资 发布:2025-09-20 00:50:54 浏览: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