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中搬场的规定
1. 本县范围内工厂搬迁,劳动法有何规定
1、若《劳动合同》中有关于工作地点的约定,属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固定了劳动者的工作地点,用人单位自愿对自己的管理权利进行限制,是有效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履行义务,而搬迁后,用人单位在事实上履行不能,故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2、旧址、新址的地理位置也是衡量劳动合同是否继续履行的标准之一,若两处位置相隔不远,劳动者通过交通车、公交车等在合理的时间内能够到达新址上班,属于合理工作地点变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服从安排,到新址上班,发函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属于自动辞职,依法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为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约定,采取开通交通车、修建职工宿舍、发放交通补贴等方式向劳动者提供工作便利与工作环境,在地理位置合理的情况下,劳动者应当服从用人单位的搬迁安排。
2. 劳动法中是如何规定企业在市区内搬迁的
主要看合同的约定情况,如果合同没有明确约定,感觉不合适,因更换厂址需要离职,可以申请经济补偿金,在公司一年按一个月公司给经济补偿金,企业不按政策执行,直接去劳动监察大队或者劳动仲裁进行投诉或仲裁
3. 公司搬迁劳动法有补助的规定吗
你的劳动合同里应该约定了工作地点,看看写的是哪里,你所说的梅林关外是否专符合你合同属约定的工作地点?
我不太清楚你说地方,如果你的合同约定的是所在城市名,而梅林关外属于该城市的范围内,那么公司搬迁并没有违反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不愿跟去,只能自己辞职,从法律角度看不会有补偿,你可以和公司协商,但是如果公司不同意,也没什么好办法,除非公司还有其他违反劳动法规的地方。
如果公司新办公地点与合同约定地点不相符,公司的行为属于变更劳动合同,你有权不同意,如果双方不能协商一致,公司应提前三十天通知或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和你解除劳动合同,并按照你的工作年限给予经济补偿,满三年就是三个月工资,超过三年不到三年半就是三个半月的工资。
4. 公司搬迁,按最新劳动合同法应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没有签劳动合同的补偿和公司搬迁无直接关系,用人单位不和劳动者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属于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补偿,公司若不支付,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
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从第二月起支付每月二倍工资。
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视作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若劳动者无过错情况下,用人单位属于违规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劳动合同法》
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5. 公司搬迁,劳动法有什么样的详细规定,劳动合同地址改变,范围是多大,公司名不变,什么的情况才有赔偿
你好!你的问题比较复杂,应当分成这样三个层次来看待:
一、劳动法律对于“公司搬迁”这种情形的相关规定
主要有这样两条:
《劳动合同法》第35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三)项:“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公司搬迁”从法律上来说可以理解为一种劳动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二、要看你与公司签的劳动合同是如何约定的
从实务中来看,大多数公司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都会在其中约定“公司有权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变更劳动者的岗位或者工作地点,劳动者应当服从”。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劳动者签了这样的劳动合同,也并不意味着用人单位可以随意地调到劳动者的岗位或工作地点;如果这样的调动不合理,劳动者仍然有权拒绝;若用人单位以此解雇劳动者,则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企业支付赔偿金。
三、根据你的情况,可以有这样的对策
企业要求你变更工作地点,首先企业应当说明其充分的合理性,如不能说明则不能随意的调到工作地点;
企业要求变更工作地点,也必须履行协商一致的原则,因为这是《劳动合同法》第35条的明文规定;
如果经过协商劳资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那么企业可以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但需要提前30天通知并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工作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的工资)。
6. 关于劳动法的搬迁范围多大有补偿
劳动法以及劳动合同法对此均没有规定,但是如果你约定了具体的工作地点,具体到某个地点,用人单位搬迁范围过远,超过了这个地点,地么属于变更劳动合同,劳动者如果不同意,(这要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的工资。(一般情况下,如约定在某市,在该市的市区范围内一般不算变更地点,如果从区到县就算了,以及较大的市区,也算,但如果合同没有具体约定地点,或者约定范围较大,这个很难说,基本上没有补偿)
申张正义团队为你解答
7. 劳动法规定搬场工资如何处理
单位搬迁,如果存在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况下,需要员工协商。如果协商一致继续保持劳动关系。工资照常发放即可,如果接触劳动关系,单位支付员工经济补偿,结清工资。如果是因为搬迁导致员工暂时没有工作,那么单位应该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发放给员工。
依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第十二条 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8. 企业搬迁属于法律规定的什么情形
由于厂房是在划拨土地上,所以拆迁时,是没有土地补偿金的,赔偿的范围有以下几项:
一、房屋、建筑物补偿
应当以相关房产证明登记的建筑面积为计算标准。因为历史原因无法办理房产证明和土地证明的,可经实际丈量确定。房屋、建筑物的价值一般应由拆迁人、被拆迁人共同委托评估公司,评估公司根据相关评估技术标准,确定房屋、建筑物的实际价值。低于城市房屋拆迁最低补偿单价标准的,以最低补偿单价标准计算。并依照有关补偿口径,计算房屋、建筑物实际应得的补偿费用。
二、设备重置补偿
拆迁管理条例》中规定,设备搬迁安装费用应当按国家和当地规定的货物运输价格、设备安装价格计算。机器设备分为两类:一类是可搬迁设备;二是不可搬迁设备;可搬迁设备因拆迁而引起的损失又可分为实物损失费和功能损失费。实物损失费包括拆卸费用、运输费用、安装费用、调试费用等。功能损失费用包括搬迁引起的机器精度下降、不合格产品的增多。对于不可搬迁设备,拆迁会导致该设备的废弃,故应结合其成新和重置价,计算设备重置成新价,对所有人进行补偿。在拆迁的实际操作中,拆迁非住宅房屋,其设备搬迁和安装费用,按照当地有关规定计算,无法恢复使用的设备,按照设备重置价结合成新给予补偿。
三、拆迁费用补偿
1、停产停业损失
《房屋拆迁补偿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因拆迁非住宅房屋造成停产停业的,拆迁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对于“适当”的标准,何为“适当”、其计算依据、计算方法,何种情况下是“可以”补偿,何种情况下是“不可以”补偿,该条例并没有统一规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也没有进行规定。在法律实践中,补偿的标准、常由市一级地方政府以政策性文件规定,各地补偿标准不同,计算方法也不同,对于停产停业损失应当由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确定,针对企业的经营性质、经营业务、经营状况、赢利情况进行个案评估,才能确保公平的实现,当然具体数额可由拆迁当事人协商确定。
2、设备搬迁安装费
对于可搬迁的设备,应当本着继续利用的原则,进行异地搬迁安装,继承投入使用。据此产生的设备搬迁和安装费用是拆迁引起的必然损失,拆迁人应当予以补偿。在《中国2011年上海世博会场址非居住房屋拆迁评估和补偿的实施细则》中也明确“拆迁非居住房屋,拆迁人还应补偿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下列费用:(一)按国家和本市规定的货物运输价格、设备安装价格计算的设备搬迁和安装费用”的补偿办法。具体而言,设备搬迁和安装费的补偿金额,由拆迁人、被拆迁人或承租人依照政府指导价确定的货物运输价格、设备安装价格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也可委托专业的评估公司进行评估确定。
3、解聘员工的安置补偿费用。
因拆迁而解聘员工的安置补偿费用,在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中并没有详细性规定,属于拆迁当事人相互协商争取的项目。拆迁如果导致员工解聘,那么,应当根据具体跟员工的劳动合同,结果劳动法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四、基于拆迁政策发生的奖励费用
在拆迁的过程中,拆迁人为了加快拆迁进度,拆迁人往往会采取速迁奖励的办法鼓励被拆迁人、承租人尽早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搬出拆迁范围。奖励费用金额的大小,由拆迁人根据拆迁实际确定,也可由拆迁人、被拆迁人、实际承租人之间协商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