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事业单位适用新劳动法

事业单位适用新劳动法

发布时间: 2021-12-03 04:42:07

❶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适用劳动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也就是财政供养编制的不适用《劳动法》,适用《公务员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适用《劳动法》

❷ 事业单位不实行新劳动法怎么办

1、没有新劳动法。
2、事业单位不适用全面实行劳动合同法
事业单位仅与其单位中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合同法。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❸ 新劳动法适用于事业单位吗

那是
根据新劳动法的第二条就有明确的规定: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版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权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你不关是什么工种只要你与用人单位构成了劳动关系就适用...

❹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适用劳动法吗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隶属组织部门,不适用劳动法。企业人员体力工作者适用劳动法。

❺ 新劳动法适用于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吗已干嘛满十年

劳动部劳部发[2014]15印发《实施〈劳动法〉中有关劳动合同问题的解答》的通知规定:企业中长期病休、放长假和提前退养的职工(注:固定工),仍是企业职工,与用人单位保持着劳动关系,按照《劳动法》关于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的规定,长期病休期间仍需凭病假建议书续假手续。单位劳动鉴定委员会(小组)或劳动人事部门,应定期对长期病休职工进行复查,复查间隔期限不应超过3个月。一般长期病假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三)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病假超过规定医疗期的,需重新评定岗位级别,医疗期后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病假期间员工工资的发放标准:连续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者本企业工龄不满2年者,为本人工资60%;已满2年不满4年者,为本人工资70%;已满4年不满6年者,为本人工资80%;已满6年不满8年者,为本人工资90%;已满8年及8年以上者,为本人工资100%。连续医疗期间超过6个月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三条乙款的规定,病伤假期工资停发,改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按月付给疾病或非因工负伤救济费,其标准如下:本企业工龄不满1年者,为本人工资40%;已满1年未满3年者,为本人工资50%;3年及3年以上者,为本人工资60%。

❻ 新劳动法是否适用于事业单位

回复楼主
1、如果你是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那么不受劳动法调整(俗称编制内)
2、如果你是事业单位的聘用人员,那么是受劳动法调整的(俗称编制外)

❼ 《劳动法》适用于事业单位吗

事业单位中的正式在编人员不适用《劳动法》,编外工作人员适用《劳动法》。

所以,事业单位只是劳务派遣工的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公司才是用人单位。

劳务派遣工和劳务派遣公司树立劳动合同关系、构成劳动关系,契合《劳动法》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则,二者之间适用《劳动法》。

能够看到,合同工和劳务派遣工是不一样的,一个是适用、一个是按照执行,一个的主体是事业单位,一个的主体是劳务派遣公司。

❽ 事业单位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

事业单位聘用的工作人员的管理是适用劳动合同法的,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内不适合劳动合同法。

事业单位是具容有公益性质,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和企业绩效工资最主要不同点在于经费来源和保障。企业绩效工资完全取决于企业盈利情况,根据企业的薪酬战略及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发放;

而事业单位则不同,事业单位根据单位不同类别,其绩效工资的经费来源和保障有所不同,义务教育中小学绩效工资经费来源主要由县级财政保障,省级财政统筹,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财力薄弱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按单位类型不同,分别由财政和事业单位负担,但事业单位的创收收入如何规定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公益型事业单位如果把主要精力用在创收或提供公共服务也高价收费,这就偏离了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这些需要通过制度进行规范和安排。

热点内容
代检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7 18:28:42 浏览:416
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泉州实施细则 发布:2025-09-17 18:23:40 浏览:320
法学核心期刊目录 发布:2025-09-17 18:15:49 浏览:697
封建伦理道德 发布:2025-09-17 18:14:23 浏览:921
中国法院标志 发布:2025-09-17 18:11:13 浏览:26
工厂罚款劳动法有规定吗 发布:2025-09-17 17:56:59 浏览:572
道德讲堂图片集 发布:2025-09-17 17:56:12 浏览:228
理科法学家 发布:2025-09-17 17:43:28 浏览:819
婚姻法继承法冲突 发布:2025-09-17 17:33:13 浏览:206
刑事诉讼法85条是什么 发布:2025-09-17 17:22:15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