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封建伦理道德

封建伦理道德

发布时间: 2025-09-17 18:14:23

① 中国古代封建制度有哪些伦理道德观念

北宋理学家朱熹提出的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分别从大家和小家的角度去阐述的,也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意思是,国家要人民做什么事,人民就要做什么事;父亲要儿子做的事,儿子也不得违背;妻子必须严格遵守和听从丈夫的一切决定。这些都是封建的统治者旅消喊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实施的一种治国思想,在一定的程度上缓和了社会和家庭矛盾。拆野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桥扮。用来约束人与人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三从’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和‘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是古代为了约束和限制女子所制出的一系列的条款。极大的限制和剥削了女子的权利和自由。让她们专心的服从自己的长辈,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儿子,以及自己的国家。女子的地位在古代是不受重视的,一切都要听从男人的。用一些规定,规定了在那个时代要做一个怎样的女人,才是一个对得起自己的丈夫的女人。

② 封建伦理是什么意思

封建伦理主要指古代儒家伦理思想。

儒家伦理思想为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孔子提出,它反映中国宗法等级制度,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一种道德理论。其核心价值可简单归纳为五个字:“仁、义、礼、智、信”。

儒家最重视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试图以道德作为治国平天下的主要手段(见修齐治平)。伦理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并与其哲学、政治思想融为一体,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虽然儒家内部各派的伦理思想不尽相同,但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①重视探讨道德的本源。

孔子一方面强调“天命”是道德的本源,另一方面又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承认后天的“习”对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作用。

孟子虽然也讲“天命”,但他把道德的本源主要看作是人之性善,企图从人本身、人的心理和生理上寻找道德的本质和起源。

荀子排斥“天命”的作用,提出要“明于天人之分”,视道德为人性恶的结果,认为礼义道德是为了“养人之欲,给人以求”,把道德与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联系起来。

后来的《中庸》把天命论与孟、荀抽象的人性论调和起来,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汉代以后,儒家的后继者关于道德的本质和起源问题的讨论,基本上还是围绕着这些命题。

②重义轻利。

儒家历来把“利”看成个人的私利,把它与“义”对立起来,强调道德原则和规范对于人们行为的指导作用。

孔子主张“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孟子更是只谈仁义,不谈利益。

即使认为义与利是“人之两有”的荀子,也是强调义,认为“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在他们看来,只有强调义,才能义利两得,而重利,则会义利两失。

儒家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提倡为道义而奋斗、献身的精神。

孔子提出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就包含了孝悌、忠恕、信义等道德规范。

③强调道德的社会作用。

孔子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才能使人们懂得羞耻,自觉地遵守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

孟轲提出由“不忍人之心”,发而为“不忍人之政”,认为把人心中的仁、义、礼、智四端,“扩而充之”,就能实行“仁政”。

在他的心目中,道德是政治、法律的根本和基础。

荀子虽然肯定了经济、政治的重要,但也认为道德是治国的根本,说“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他认为,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的道理必须每日研究,不可疏忽或停顿。

儒家各派都有程度不同的道德决定论的倾向。

④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

孔子教育学生的内容是文、行、忠、信几个方面,中心是道德教育。儒家代表人物有不少是教育家,他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道德教育理论。

儒家尤其重视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把它提到决定国家命运的高度去认识,认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因此,他们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在修养的方法上,儒家各派的主张不同:

孟子强调内省,充分发挥自己的自觉能动性;

荀子主张化性起伪,重视环境和后天努力。

孟、荀尽管方法不同,但都承认“人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可以为禹”。他们的教育目的都在于培养封建社会的“圣贤”。

③ 什么是封建伦理道德

1. 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伦理渗透一切
1)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伦理思想成为支配中国人精神活动的价值渊源之一。中国古代是个宗法社会,奴隶社会的西周强调亲亲,封建社会自汉朝直至清末历代统治者无不主张以孝治天下,可见宗法伦理思想的盛行不以社会性质的不同而有变化。
2)各种维护和体现宗法伦理的法律原则纷纷设立。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和思想家将宗法伦理上升为法律规范,并对此必要性从法理学进行了充分论证。
2. 皇权至上
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君主拥有最高的立法权、司法权,成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一条基本原则。
3. 平等观念欠缺,等级特权思想浓厚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而儒家思想主要源于礼治,礼的特点是尊卑贵贱有别,等级森严,这也就使得等级特权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法律

④ 封建伦理道德指什么

封建伦理道德就是伦常,意思是封建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出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干名义,渎伦常,败风俗,皆王法之所必禁也。”

(4)封建伦理道德扩展阅读:

封建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为不可改变的常道,故称“伦常”。

伦常,意思是人类的伦理常态。词条名字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的定义。通常指伦理道德。在很多古籍中都有提及: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干名义,渎伦常,败风俗,皆王法之所必禁也。”《红楼梦》第一○七回:“贾政最循规矩,在伦常上也讲究的。”

聂绀弩《读鲁迅先生的》:“‘古迹’之类本是用各种方法造出来的;关心伦常的人说是孝子孝女什么的。”

热点内容
男一司法破肚 发布:2025-09-17 20:10:37 浏览:180
失德之害领导干部从政道德警示录 发布:2025-09-17 20:03:03 浏览:540
行政法学历年真题 发布:2025-09-17 19:48:49 浏览:457
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发布:2025-09-17 19:45:54 浏览:652
日本刑事诉讼法全文 发布:2025-09-17 19:25:55 浏览:778
弱者道德 发布:2025-09-17 19:25:09 浏览:709
依法治教年 发布:2025-09-17 19:25:01 浏览:581
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方案 发布:2025-09-17 19:22:29 浏览:997
法律顾问起诉是什么身份 发布:2025-09-17 19:02:14 浏览:970
劳动合同法的论点 发布:2025-09-17 18:57:06 浏览: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