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10年工龄补贴
A. 新劳动法如何规定十年以上工龄终止合同的补偿
经济补偿按工作年数计算。 如果工资在每一年工作后支付一个月,并且在六个月或更长时间内不到一年,则按一年计算; 少于六个月,按半月工资计算。
如果合同到期后合同没有续签,工人可以获得经济补偿。
法律基础:“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费: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建议终止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
(五)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终止定期劳动合同的,但用人单位维持或者增加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合同续签条件的除外;
(1)劳动法10年工龄补贴扩展阅读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B. 工龄十年,要辞职,有什么补贴不
用人单位没有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主动辞职是没有经济补偿的,与工龄无关。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有经济补偿。
如果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后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是用人单位有《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的情形时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得到经济补偿。
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2)劳动法10年工龄补贴扩展阅读:
一、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故应当是应发工资
劳动者的以下劳动收入不列入经济补偿金基数的范围:
(1)劳动保护费用,如工作服、解毒剂、清凉饮料费用等;
(2)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他劳动收入,如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中华技能大奖等,以及稿费、讲课费、翻译费等。
二、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C. 文下最近劳动法问题/ 10年工龄的补偿
针对我国目前工伤纠纷诉讼程序繁杂,官司打赢不易获赔更难,受害者或其家属的维权意愿,被遥遥无期的诉讼一点点消磨,最终选择了妥协,拿到部分赔偿金即匆匆了事的现状,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秀梅建议:“围绕劳动争议案件的制度设计,应当符合及时处理的原则。”她介绍,在一些国家,设立了专门的劳动法院,这是一种比较经济、也比较符合“及时处理”原则的方式。(4月24日《人民日报》)
长期以来,工伤官司“打得赢却拖不起”一直为老百姓所诟病。由于我国目前施行的是“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即先到劳动部门进行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再进入法院进行民事诉讼程序。其中的劳动仲裁是必须程序,否则法院不予受理。由于程序繁琐,更由于劳动仲裁的权威性不强,绝大部分案件最终都走向了法院,因此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工伤官司,如果按照目前的制度设计,从最先的确认劳动关系到最后的执行,进入赔偿程序,至少要过11道关口,需时大约47个月,将近4年之久,有的甚至拖五六年或者上十年,不仅耗时耗力,还要耗费大量的钱财,往往一场官司打下来,即使不倾家荡产,也要脱一层皮。
毫无疑问,这种马拉松式的维权官司,既延长了劳动争议处理的时间,也增大了劳动者维权的成本,不仅容易耽误工伤者的最佳救治时间,有时甚至让他们因此丢掉性命,同时也给一些想逃避责任的不良企业或老板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往往采取恶意诉讼的方式,想方设法拉长诉讼时间,以“时间”换“空间”,迫使那些拖不起、等不及的人接受远低于国家标准的赔偿,自愿“私了”,这无疑也极不利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而在国外一些国家,例如德国和法国,他们都设立了专门的劳动法院,配备专业化的劳动审判法官,劳动者打起维权官司来既经济、也比较符合“及时处理”的原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改革目前的劳动仲裁体制,将现有的劳动仲裁机构和法院的劳动审判庭合二为一,建立劳动法院,简化相关程序,专门为劳动者提供高效及时的维权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包括工伤在内的各种劳动纠纷必然大大增加。作为专门为劳动者提供维权服务的机构,不仅要严格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确保执法公正,还要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地简化程序,使打官司的成本从时间上缩短,从费用上降低。这不仅是节约司法资源,降低诉讼成本的需要,而且是提高诉讼效率,保证诉讼结果公正的需要。只有让劳动者感觉到这官司“打得起”,还很方便,才能让他看得到法律的巨大作用,自觉地拿起法律这个武器捍卫自已的合法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效便民的“劳动法院”无疑是值得期待的。
D. 按照劳动法工龄十年以上有什么待遇
按《劳动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在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可以与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另:在带薪休假上为十天,比不够十年的多五天。
E. 新劳动法工作满十年辞工是否有工龄补偿
如果工作满十年,按照规定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你个人要求辞工不会有经济补偿。如果是单位不与你签订劳动合同,应当按照规定给予经济补偿金。
F. 新劳动法有规定 老员工(10年了)自己辞工 有什么补助金什么的么
一、如果是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按每一年支付一个月本人月工资。因为你已经工作10年,08年《劳动合同法》生效之前你已经在该单位,但是94年的《劳动法》也规定了此种情况的经济补偿,所以不受影响还是10年。
二、如果是今年劳动合同到期,不再续签劳动合同,你也没有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工作满10年则有这个权利),那么经济补偿的年限就是从08年新劳动法实施之后起算你的经济补偿年限,只有3年。这是因为在94年的《劳动法》里面,劳动合同期限届满,自然终止的,并没有经济补偿,而是08年之后才有规定。
三、如果你在合同到期之前,主动提出辞职,而且用人单位没有任何过错(指《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法定情形,如克扣工资、未缴纳社会保险费等),那么解除劳动关系是不能够要求经济补偿的。
根据你的说明,用人单位不大可能会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其无非是想让你主动辞职,好免去经济补偿。建议: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并“威胁”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样迫使其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最大限度维护自己的权益。当然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在期满后不再续签,也有3个月的经济补偿金。
希望以上解答对你有所帮助。
G. 劳动法是否有规定工龄满10年就该享有职工待遇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就视为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如果单位无故与你中止劳动关系的话,你就可以上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获得相关赔偿。
H. 劳动法满十年工龄病故补偿
因病故的话,按所在地区的职工非因工或患病死亡的相关规定享受相应的抚恤金和丧葬费等。详细的可以问一下当地劳动部门的。
I. 新劳动法十年工龄是怎么计算的
新劳动法计算工龄有三种方法:
1、连续计算法
也叫工龄连续计算,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专复查、平反属,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法
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
3、工龄折算法
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
(9)劳动法10年工龄补贴扩展阅读: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连续工作满10年的起始时间,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包括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
一般工龄是指劳动者从一开始参加工作就计算的工作年限,而本企业工龄则就是指在一个单位实际工作的年限。
一般在涉及到计算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的时候,往往就会根据劳动者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来计算,而在工龄越长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劳动者能够享受到的待遇自然也就是比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