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四大肌键指的是那里
㈠ 我的右脚大脚趾肌腱断了,现在已治疗好了。属工伤, 我按照劳动发的规定要赔偿,不信而不给钱,
这个问题就有点复杂了,看了你上面的那段话,有这么一种可能,你是跟一个小老板做装修活,然后小老板又是在大老板手里接的活,大老板又在开发商手里接的活。这样的话比较麻烦,因为工伤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必须有一个公司或者单位,你可以证明你在这个公司或者单位里上班。这样才能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有劳动合同书或者事实劳动关系,这个你要记住,因为有劳动和劳务之间的区别,劳动可以申请工伤,劳务是不能申请工伤的。
去劳动局,工作人员就会叫你拿劳动合同出来,没有劳动合同的话就必须要有书面证据和人证,麻烦得很。你可以在网上多看看工伤方面的资料。
㈡ 法律 劳动法 职业病
关注教师职业病四大脆弱部位
·教师的疾病特点
·教师更需要健康投资
缘 起
来自新华网的一则消息:目前患有不同程度职业病的教师达到教师群体的34.5%,长期站立授课、伏案批改作业等工作使颈肩腰椎病、静脉曲张等成了老师的常见病。
问题界定
按照有关规定,职业病必须是列在《职业病目录》中,有明确的职业相关关系,按照职业病诊断标准,由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明确诊断的疾病。换句话说,在工作中得的病不一定是职业病,得了《职业病目录》中的疾病也不一定是职业病。这是关于职业病的规范的解释。
本调查所指的教师职业病,含义相对宽泛,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所致身体疾病,并不一定经过法定程序得到确认。
调查概况
本调查为网上调查,方式为向被调查者附送表格及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数据104份。被调查者中:男44人,女60人;
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50人,30岁至45岁者51人,45岁以上者3人;
以从教的时间说,从教10年以下者52人,10年至20年者45人,7人教龄逾20年;
所在教育机构的类别为,幼教、小学19人,中等教育79人,高等教育6人;
被调查者的岗位为,管理、后勤服务岗位8人,教学岗位96人。
对自身健康的态度
调查的第一个问题是,“您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统计显示,58%的被调查者(60人)自我感觉身体素质很好,不必太在意;只有不足15%的受调查者(15人)平时很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并自认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另外,有16%的受调查者(17人)认为自己的身体很棒,从未为之操心费神;而大约9%的人对此似乎比较漠然——他们的选择是:“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104名受调查者中,还有3人的现实情况是疾病缠身,他们“不得不”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
对于“去年您去医院看过病吗”的问题调查,显出与此不同的情况来:只有约20%的人去年没有去看过医生,而有超过66%的受调查者(69人)因为自身的疾病去医院就诊!此外,还有5人去年得过大病或动手术。
去年花在医疗上的费用,48人在100元以下,42人在100元至1000元之间,还有13人的费用在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最多的一人,去年花在医疗上的费用超过万元之多。
将以上三组数据联系起来看:对自身健康拥有自信的人比例最大,超过了半数。然而,因为身体生病而进医院和花费一定数额医疗费用的同样超过了半数。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许多教师对自身健康问题重视不够。
疾病预防与常规体检
在调查问卷中,有两道关于疾病预防与体检的问题。
其一是,去年预防疾病的几个时期,如“非典”和“流感”,你是否采取了喝中药以及疫苗预防的措施?其二是,去年你是否作了常规体检?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这两项统计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和前一个统计数据所说明的问题是一样的。
教师职业病:你了解多少?
关于教师的职业病,调查中表示“基本没在意过”的有24人,比例为23%强;只有19人表示“比较注意预防职业病伤害”的有19人,占18%;自己本身就得有职业病或者知道本单位同事得有职业病的总人数为69,占66%。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对“职业病”并不陌生。
“请具体说说教师容易罹患的职业病”,受调查的教师们例举的有(按照有多到少的顺序依次为):不会用嗓或者用嗓不当,会患上咽炎;长时间低头伏案,颈椎会有毛病;不注意用眼卫生,低头看书、批改作业,会落下近视;站立时间过长,静脉曲张是常见病;长期坐姿、立姿不当,腰背以及肩部会受伤;石灰粉笔的灰尘,对手指皮肤和肺有影响。
有两份问卷中特意注明:“经常生气会得心脏病,长期情绪不好会有心理疾病。”“和学生生气,心脏、肝脏会有病。”另一份问卷中则写着:“心理负担重,没有时间安排自己的生活,包括必要的锻炼时间。”
对于教师的职业病,并不是不能预防的。在实际中,老师们采取的措施有:
经常使用眼药水保护眼睛——34人,占33%;
使用护手产品,预防手指皮肤被粉笔腐蚀——17人,占16%;
平时吃些补药调节身体状态——5人,5%;
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5人,5%。
但是,最大的一组数字也出现在这一项——“所有这些太费钱,所以,没有也罢”,选择这一项的人数是57,所占比例为54%还多。一位署名“太累了”的老师写道:“没时间考虑这些!”
“如果不幸患病,你的教师医疗卡能起多大的作用?”对于这道问题,老师们的回答也是各不相同。在接受调查的104名教师中,有24位的看病费用由学校全额实报实销,有74位用医疗卡,按照一定的比例——最低30%、最高85%报销。此外,大约3%的教师的医疗卡“没有什么作用”,还有3%的教师则根本不知医疗卡为何物。本报记者 计科宪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diaocha/753102.htm
颈腰受损
教师伏案批改作业、备课时间较长,容易导致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久而久之演变为颈椎退化性关节炎,严重时肩膀、背部出现无力感,甚至头痛。
对策:治疗上述疾病有吃药、手术、理疗等方法,理疗通过针灸疏通经脉、电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按摩牵伸关节等方法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加强运动。最好每天坚持1个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非竞技球类运动、骑自行车等,能够取得更好的锻炼效果。
肩周炎
老师因为要板书需要抬高手臂,长时间保持这一姿势,肩部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就易劳损,导致肩周炎。
对策:肩周炎如不及时诊治,严重的会出现软组织水肿、肩膀、上臂抬不起来等症状。治疗肩周炎的主要方法一是吃药,二是理疗,还要加强局部的功能锻炼。
声带息肉
老师长时间讲课可引起声带疲劳过度、边缘充血而导致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成为教师的又一大烦心事。
对策:这种病通过内窥镜几分钟就可以割除,但是患上以后声音嘶哑对工作影响却很大。建议老师早晚睡觉前喝一杯凉茶润喉,少吃酸辣食物。
静脉曲张
老师长时间站着讲课可造成腿部浮肿、静脉曲张。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色素斑、皮肤坏死。所以一旦发现腿部有血管突起应及早找医生。
对策:讲课时,教师应将身体重心交替由一只脚移到另一只脚上,始终保持一只脚处在休息状态,并可慢步走动;要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活动活动双腿,促进血液循环。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既能疏通下肢血管、解除疲劳,又能让人安然入睡。
粉笔综合征
由上课写字、擦黑板带来的“粉笔综合征”已成为广大老师的头号健康隐患。笔者从某中学了解到,一名毕业班上课最多的老师,平均每天要“吸”掉12支粉笔的粉笔灰。尽管无尘粉笔、防尘黑板擦正在推广,而且不少新发明也在进行中,但多数老师还在使用传统粉笔,因为粉笔而带来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的病症给老师健康带来隐患。
对策:如果遇到眼睛发炎的话,应及时使用眼药水。平时注意用眼卫生,保持双手清洁,同时注意不要用脏手碰眼睛,在擦黑板的时候尽可能离得远一点。
由于粉笔是碱性的,因此手指在接触以后,容易出现皮肤老化,引起皮肤干燥、皲裂等。专家提醒,教师在用完粉笔以后,应该及时洗手,注意护肤,比如适当使用护肤霜。如果是皮肤过敏的话,应经常洗脸,可以适当吃点抗过敏药。
临床上还没有发现过因粉笔灰而引起的粉尘职业病。但专家建议,擦黑板时应尽量远离,也可暂时摒住呼吸,减少粉尘吸入。
回答时间:2006-11-01 23:25:26 修改时间:2006-11-01 23:31:41
发问者评价: (10赠分)
感谢回帖!
网友评价: 100% 0% (目前有 2 人评价)
您的评价: 赞同 不赞同
发表意见
发表意见 取消
其他答案(2)
小鱼
[举人]
检举 教师被人们誉为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在繁重而辛劳的教学中,亚健康正在迅速蔓延,高校教师重度亚健康发生率高达34.16%,相比起一般人的重度亚健康发生率10%,教师的亚健康状况显然令人担心。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笔者为此走访了一些学校的校医和有关方面的专家,请他们谈谈怎样预防教师“职业病”。
颈腰受损
教师伏案批改作业、备课时间较长,容易导致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久而久之演变为颈椎退化性关节炎,严重时肩膀、背部出现无力感,甚至头痛。
对策:治疗上述疾病有吃药、手术、理疗等方法,理疗通过针灸疏通经脉、电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按摩牵伸关节等方法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加强运动。最好每天坚持1个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非竞技球类运动、骑自行车等,能够取得更好的锻炼效果。
肩周炎
老师因为要板书需要抬高手臂,长时间保持这一姿势,肩部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就易劳损,导致肩周炎。
对策:肩周炎如不及时诊治,严重的会出现软组织水肿、肩膀、上臂抬不起来等症状。治疗肩周炎的主要方法一是吃药,二是理疗,还要加强局部的功能锻炼。
声带息肉
老师长时间讲课可引起声带疲劳过度、边缘充血而导致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成为教师的又一大烦心事。
对策:这种病通过内窥镜几分钟就可以割除,但是患上以后声音嘶哑对工作影响却很大。建议老师早晚睡觉前喝一杯凉茶润喉,少吃酸辣食物。
静脉曲张
老师长时间站着讲课可造成腿部浮肿、静脉曲张。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色素斑、皮肤坏死。所以一旦发现腿部有血管突起应及早找医生。
对策:讲课时,教师应将身体重心交替由一只脚移到另一只脚上,始终保持一只脚处在休息状态,并可慢步走动;要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活动活动双腿,促进血液循环。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既能疏通下肢血管、解除疲劳,又能让人安然入睡。
粉笔综合征
由上课写字、擦黑板带来的“粉笔综合征”已成为广大老师的头号健康隐患。笔者从某中学了解到,一名毕业班上课最多的老师,平均每天要“吸”掉12支粉笔的粉笔灰。尽管无尘粉笔、防尘黑板擦正在推广,而且不少新发明也在进行中,但多数老师还在使用传统粉笔,因为粉笔而带来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的病症给老师健康带来隐患。
对策:如果遇到眼睛发炎的话,应及时使用眼药水。平时注意用眼卫生,保持双手清洁,同时注意不要用脏手碰眼睛,在擦黑板的时候尽可能离得远一点。
由于粉笔是碱性的,因此手指在接触以后,容易出现皮肤老化,引起皮肤干燥、皲裂等。专家提醒,教师在用完粉笔以后,应该及时洗手,注意护肤,比如适当使用护肤霜。如果是皮肤过敏的话,应经常洗脸,可以适当吃点抗过敏药。
临床上还没有发现过因粉笔灰而引起的粉尘职业病。但专家建议,擦黑板时应尽量远离,也可暂时摒住呼吸,减少粉尘吸入。
回答时间:2006-11-01 23:29:56
发表意见
发表意见 取消
无形
[举人]
检举 教师的职业病除了咽喉、呼吸道等类的疾病外,由于其长期站立在黑板前写板书及伏案修改作业的工作特点,颈椎、肩部及腿部的疾病也很常见,而许多教师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在业余休息时间很少进行身体锻炼。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进步健身中心,该健身中心的车春江教练根据教师的职业特点,为教师编排了一套在办公室或家中就可进行的教师职业病预防操。
(一)头部及颈椎运动
(1)头部运动
动作要领:上身保持挺直,坐于椅上,双手放松并垂于身体两侧,头部依次向前、后、左、右各轻微转动2次,做4×8拍,动作期间自然呼吸。
教练提示:头部运动期间,身体其他部位要充分放松。
(2)颈椎运动
动作要领:站姿,身体保持直立,双手放松垂于身体两侧。第一8拍,下颌做向前探出、向后收回动作,第二8拍,下颌依次向上、前、下、后做环形运动,第三8拍下颌依次向下、前、上、后做环形运动,第四8拍做向后内收,向前回位的动作。
教练提示:以上运动在课前、课后可坐姿练习,血压不稳的教师慎做此运动。
(二)肩、背部运动
(1)肩部运动
动作要领:上身保持直立,坐于椅上,两臂抬平将小臂向上曲起与大臂呈90度角,双手握拳同时向头部前上方推起,再由头部前上方回到此动作起始位置。
教练提示:做此运动时,上身要始终保持直立,不可扭动,两臂向上推起时要注意呼气,反之则吸气,此动作可分组练习,每组做15-20次,共做3组;可根据个人情况手持哑铃进行。
(2)背部运动
动作要领:站姿,身体保持直立,双手叉腰,肩关节依次向上、后、下、前做绕环运动。
教练提示:动作过程中应配合深呼吸,每组做20-30次,共做3组。
(三)腿部练习
(1)大腿练习
动作要领:站姿,身体保持直立,双脚分开略宽于肩,双腿慢慢下蹲至大小腿呈90度夹角,然后慢慢站起伸直,重复此动作20-30次即可。
教练提示:动作过程中应在下蹲时吸气,站起时呼气,下蹲时应保持膝盖不超过足尖。
(2)小腿练习
动作要领:上身保持直立,坐于椅上,双手自然下垂
㈢ 十级伤残劳动法脚肌腱断裂包括吗
肌腱断裂算是伤残了,但是具体判定为几级伤残需要到专门的法律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才行,但基本做法是:对于同一器官或系统多处损伤的职工,或一个以上器官同时受到损伤时,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如果几项伤残等级不同,以重者定级;两项以上等级相同,最多晋升一级。根据这个评残原则,许军有两部位受伤,应首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评残,双肺叶切除单项评残为5级,生殖功能重度损伤单项评残亦为5级。根据晋级原则,许军有两个5级,可晋升为4级。一级伤残划分依据a.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b.意识消失;c.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d.社会交往完全丧失。二级伤残划分依据a.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c.不能工作;d.社会交往极度困难。三级伤残划分依据a.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c.明显职业受限;d.社会交往困难。四级伤残划分依据a.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c.职业种类受限;d.社会交往严重受限。五级伤残划分依据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c.需要明显减轻工作;d.社会交往贫乏。六级伤残划分依据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b.各种活动降低;c.不能胜任原工作;d.社会交往狭窄。七级伤残划分依据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b.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c.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d.社会交往降低。八级伤残划分依据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b.远距离流动受限;c.断续工作;d.社会交往受约束。九级伤残划分依据a.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b.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c.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十级伤残划分依据a.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b.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c.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这只是理论上的理解,具体需要有法律效力的鉴定机构鉴定结果。具体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造成伤残的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伤残等级作为赔偿标准的系数,即一至十级对应百分比系数分别为100%至10%,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一级伤残为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0%,二级伤残则乘以90%,依此类推,九级伤残乘以20%,十级伤残乘以10%。
各种赔偿项目及计算标准如下:
(一)医疗费 医疗费包括当事人为治疗伤疾而支付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医药费、住院费、康复费、整容费和后续治疗等费用。
(二)误工费 误工费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三)护理费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四)交通费 根据当事人和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以及参与死亡事故处理的死者亲属(不得超过三人)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五)住宿费 当事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从外地到本市处理交通事故,实际发生的住宿费。
(六)住院伙食补助费 参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七)营养费 营养费是指当事人为辅助治疗或使身体尽快康复而购买日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所支出的费用。营养费根据当事人伤残程度参照医院意见及营养费支出凭证确定。
(八)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根据当事人伤残等级,按照当地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九)残疾辅助器具费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十)丧葬费 按照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十一)被扶养人生活费 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当地统计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十二)死亡赔偿金 按照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以上都是通过法律才能得到的赔偿,所以是否通过诉讼解决,需要你自行决定。
希望能帮助你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http://china.findlaw.cn/
㈣ 手指肌腱断裂医药可以开多久病假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
59、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㈤ 劳动法怎么定义轻伤
轻伤是刑法的范畴,不属于劳动法的范畴。劳动法因工受伤的相关等级鉴定标准参照的是《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而轻伤参照的是以下规定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5.1颅脑、脊髓
5.1.1 重伤一级
a植物生存状态。
b)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
c)偏瘫、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大便、小便失禁。
d)非肢体瘫的运动障碍(重度)。
e)重度智能减退或者器质性精神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5.1.2 重伤二级
a)头皮缺损面积累计75.0cm2以上。
b)开放性颅骨骨折伴硬脑膜破裂。
c)颅骨凹陷性或者粉碎性骨折,出现脑受压症状和体征,须手术治疗。
d)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持续4周以上。
e)颅底骨折,伴面神经或者听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神经功能障碍。
f)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g)脑挫(裂)伤,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h)颅内出血,伴脑受压症状和体征。
i)外伤性脑梗死,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j)外伤性脑脓肿。
k)外伤性脑动脉瘤,须手术治疗。
l)外伤性迟发性癫痫。
m)外伤性脑积水,须手术治疗。
n)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o)外伤性下丘脑综合征。
p)外伤性尿崩症。
q)单肢瘫(肌力3级以下)。
r)脊髓损伤致重度肛门失禁或者重度排尿障碍。
5.1.3 轻伤一级
a)头皮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20.0cm以上。
b)头皮撕脱伤面积累计50.0cm2以上;头皮缺损面积累计24.0cm2以上。
c)颅骨凹陷性或者粉碎性骨折。
d)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
e)脑挫(裂)伤;颅内出血;慢性颅内血肿;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
f)外伤性脑积水;外伤性颅内动脉瘤;外伤性脑梗死;外伤性颅内低压综合征。
g)脊髓损伤致排便或者排尿功能障碍(轻度)。
h)脊髓挫裂伤。
5.1.4 轻伤二级
a)头皮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8.0cm以上。
b)头皮撕脱伤面积累计20.0cm2以上;头皮缺损面积累计10.0cm2以上。
c)帽状腱膜下血肿范围50.0cm2以上。
d)颅骨骨折。
e)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f)脑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神经功能障碍。
5.1.5 轻微伤
a)头部外伤后伴有神经症状。
b)头皮擦伤面积5.0cm2以上;头皮挫伤;头皮下血肿。
c)头皮创口或者瘢痕。
5.2面部、耳廓
5.2.1 重伤一级
a)容貌毁损(重度)。
5.2.2 重伤二级
a)面部条状瘢痕(50%以上位于中心区),单条长度10.0cm以上,或者两条以上长度累计15.0cm以上。
b)面部块状瘢痕(50%以上位于中心区),单块面积6.0cm2以上,或者两块以上面积累计10.0cm2以上。
c)面部片状细小瘢痕或者显著色素异常,面积累计达面部30%。
d)一侧眼球萎缩或者缺失。
e)眼睑缺失相当于一侧上眼睑1/2以上。
f)一侧眼睑重度外翻或者双侧眼睑中度外翻。
g)一侧上睑下垂完全覆盖瞳孔。
h)一侧眼眶骨折致眼球内陷0.5cm以上。
i)一侧鼻泪管和内眦韧带断裂。
j)鼻部离断或者缺损30%以上。
k)耳廓离断、缺损或者挛缩畸形累计相当于一侧耳廓面积50%以上。
l)口唇离断或者缺损致牙齿外露3枚以上。
m)舌体离断或者缺损达舌系带。
n)牙齿脱落或者牙折共7枚以上。
o)损伤致张口困难Ⅲ度。
p)面神经损伤致一侧面肌大部分瘫痪,遗留眼睑闭合不全和口角歪斜。
q)容貌毁损(轻度)。
5.2.3 轻伤一级
a)面部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6.0cm以上;多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10.0cm以上。
b)面部块状瘢痕,单块面积4.0cm2以上;多块面积累计7.0cm2以上。
c)面部片状细小瘢痕或者明显色素异常,面积累计30.0cm2以上。
d)眼睑缺失相当于一侧上眼睑1/4以上。
e)一侧眼睑中度外翻;双侧眼睑轻度外翻。
f)一侧上眼睑下垂覆盖瞳孔超过1/2。
g)两处以上不同眶壁骨折;一侧眶壁骨折致眼球内陷0.2cm以上。
h)双侧泪器损伤伴溢泪。
i)一侧鼻泪管断裂;一侧内眦韧带断裂。
j)耳廓离断、缺损或者挛缩畸形累计相当于一侧耳廓面积30%以上。
k)鼻部离断或者缺损15%以上。
l)口唇离断或者缺损致牙齿外露1枚以上。
m)牙齿脱落或者牙折共4枚以上。
n)损伤致张口困难Ⅱ度。
o)腮腺总导管完全断裂。
p)面神经损伤致一侧面肌部分瘫痪,遗留眼睑闭合不全或者口角歪斜。
5.2.4 轻伤二级
a)面部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4.5cm以上;多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6.0cm以上。
b)面颊穿透创,皮肤创口或者瘢痕长度1.0cm以上。
c)口唇全层裂创,皮肤创口或者瘢痕长度1.0cm以上。
d)面部块状瘢痕,单块面积3.0cm2以上或多块面积累计5.0cm2以上。
e)面部片状细小瘢痕或者色素异常,面积累计8.0cm2以上。
f)眶壁骨折(单纯眶内壁骨折除外)。
g)眼睑缺损。
h)一侧眼睑轻度外翻。
i)一侧上眼睑下垂覆盖瞳孔。
j)一侧眼睑闭合不全。
k)一侧泪器损伤伴溢泪。
l)耳廓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6.0cm以上。
m)耳廓离断、缺损或者挛缩畸形累计相当于一侧耳廓面积15%以上。
n)鼻尖或者一侧鼻翼缺损。
o)鼻骨粉碎性骨折;双侧鼻骨骨折;鼻骨骨折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双侧上颌骨额突骨折。
p)舌缺损。
q)牙齿脱落或者牙折2枚以上。
r)腮腺、颌下腺或者舌下腺实质性损伤。
s)损伤致张口困难Ⅰ度。
t)颌骨骨折(牙槽突骨折及一侧上颌骨额突骨折除外)。
u)颧骨骨折。
5.2.5 轻微伤
a)面部软组织创。
b)面部损伤留有瘢痕或者色素改变。
c)面部皮肤擦伤,面积2.0cm2以上;面部软组织挫伤;面部划伤4.0cm以上。
d)眶内壁骨折。
e)眼部挫伤;眼部外伤后影响外观。
f)耳廓创。
g)鼻骨骨折;鼻出血。
h)上颌骨额突骨折。
i)口腔粘膜破损;舌损伤。
j)牙齿脱落或者缺损;牙槽突骨折;牙齿松动2枚以上或者Ⅲ度松动1枚以上。
5.3听器听力
5.3.1 重伤一级
a)双耳听力障碍(≥91dB HL)。
5.3.2 重伤二级
a)一耳听力障碍(≥91dB HL)。
b)一耳听力障碍(≥81dB HL),另一耳听力障碍(≥41dB HL)。
c)一耳听力障碍(≥81dB HL),伴同侧前庭平衡功能障碍。
d)双耳听力障碍(≥61dB HL)。
e)双侧前庭平衡功能丧失,睁眼行走困难,不能并足站立。
5.3.3 轻伤一级
a)双耳听力障碍(≥41dB HL)。
b)双耳外耳道闭锁。
5.3.4 轻伤二级
a)外伤性鼓膜穿孔6周不能自行愈合。
b)听骨骨折或者脱位;听骨链固定。
c)一耳听力障碍(≥41dB HL)。
d)一侧前庭平衡功能障碍,伴同侧听力减退。
e)一耳外耳道横截面1/2以上狭窄。
5.3.5 轻微伤
a)外伤性鼓膜穿孔。
b)鼓室积血。
c)外伤后听力减退。
5.4视器视力
5.4.1 重伤一级
a)一眼眼球萎缩或者缺失,另一眼盲目3级。
b)一眼视野完全缺损,另一眼视野半径20o以下(视野有效值32%以下)。
c)双眼盲目4级。
5.4.2 重伤二级
a)一眼盲目3级。
b)一眼重度视力损害,另一眼中度视力损害。
c)一眼视野半径10o以下(视野有效值16%以下)。
d)双眼偏盲;双眼残留视野半径30o以下(视野有效值48%以下)。
5.4.3 轻伤一级
a)外伤性青光眼,经治疗难以控制眼压。
b)一眼虹膜完全缺损。
c)一眼重度视力损害;双眼中度视力损害。
d)一眼视野半径30o以下(视野有效值48%以下);双眼视野半径50o以下(视野有效值80%以下)。
5.4.4 轻伤二级
a)眼球穿通伤或者眼球破裂伤;前房出血须手术治疗;房角后退;虹膜根部离断或者虹膜缺损超过1个象限;睫状体脱离;晶状体脱位;玻璃体积血;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外伤性视网膜出血;外伤性黄斑裂孔;外伤性脉络膜脱离。
b)角膜斑翳或者血管翳;外伤性白内障;外伤性低眼压;外伤性青光眼。
c)瞳孔括约肌损伤致瞳孔显著变形或者瞳孔散大(直径0.6cm以上)。
d)斜视;复视。
e)睑球粘连。
f)一眼矫正视力减退至0.5以下(或者较伤前视力下降0.3以上);双眼矫正视力减退至0.7以下(或者较伤前视力下降0.2以上);原单眼中度以上视力损害者,伤后视力降低一个级别。
g)一眼视野半径50o以下(视野有效值80%以下)。
5.4.5 轻微伤
a)眼球损伤影响视力。
5.5颈部
5.5.1 重伤一级
a)颈部大血管破裂。
b)咽喉部广泛毁损,呼吸完全依赖气管套管或者造口。
c)咽或者食管广泛毁损,进食完全依赖胃管或者造口。
5.5.2 重伤二级
a)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重度)。
b)甲状腺功能低下,药物依赖。
c)咽部、咽后区、喉或者气管穿孔。
d)咽喉或者颈部气管损伤,遗留呼吸困难(3级)。
e)咽或者食管损伤,遗留吞咽功能障碍(只能进流食)。
f)喉损伤遗留发声障碍(重度)。
g)颈内动脉血栓形成,血管腔狭窄(50%以上)。
h)颈总动脉血栓形成,血管腔狭窄(25%以上)。
i)颈前三角区增生瘢痕,面积累计30.0cm2以上。
5.5.3 轻伤一级
a)颈前部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10.0cm以上;多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16.0cm以上。
b)颈前三角区瘢痕,单块面积10.0cm2以上;多块面积累计12.0cm2以上。
c)咽喉部损伤遗留发声或者构音障碍。
d)咽或者食管损伤,遗留吞咽功能障碍(只能进半流食)。
e)颈总动脉血栓形成;颈内动脉血栓形成;颈外动脉血栓形成;椎动脉血栓形成。
5.5.4 轻伤二级
a)颈前部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5.0cm以上;多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8.0cm以上。
b)颈前部瘢痕,单块面积4.0cm2以上,或者两块以上面积累计6.0cm2以上。
c)甲状腺挫裂伤。
d)咽喉软骨骨折。
e)喉或者气管损伤。
f)舌骨骨折。
g)膈神经损伤。
h)颈部损伤出现窒息征象。
5.5.5 轻微伤
a)颈部创口或者瘢痕长度1.0cm 以上。
b)颈部擦伤面积4.0cm2以上。
c)颈部挫伤面积2.0cm2以上。
d)颈部划伤长度5.0cm以上。
5.6胸部损
5.6.1 重伤一级
a)心脏损伤,遗留心功能不全(心功能IV级)。
b)肺损伤致一侧全肺切除或者双肺三肺叶切除。
5.6.2 重伤二级
a)心脏损伤,遗留心功能不全(心功能III级)。
b)心脏破裂;心包破裂。
c)女性双侧乳房损伤,完全丧失哺乳功能;女性一侧乳房大部分缺失。
d)纵隔血肿或者气肿,须手术治疗。
e)气管或者支气管破裂,须手术治疗。
f)肺破裂,须手术治疗。
g)血胸、气胸或者血气胸,伴一侧肺萎陷70%以上,或者双侧肺萎陷均在50%以上。
h)食管穿孔或者全层破裂,须手术治疗。
i)脓胸或者肺脓肿;乳糜胸;支气管胸膜瘘;食管胸膜瘘;食管支气管瘘。
j)胸腔大血管破裂。
k)膈肌破裂。
5.6.3 轻伤一级
a)心脏挫伤致心包积血。
b)女性一侧乳房损伤,丧失哺乳功能。
c)肋骨骨折6处以上。
d)纵隔血肿;纵隔气肿。
e)血胸、气胸或者血气胸,伴一侧肺萎陷30%以上,或者双侧肺萎陷均在20%以上。
f)食管挫裂伤。
5.6.4 轻伤二级
a)女性一侧乳房部分缺失或者乳腺导管损伤。
b)肋骨骨折2处以上。
c)胸骨骨折;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
d)胸锁关节脱位;肩锁关节脱位。
e)胸部损伤,致皮下气肿1周不能自行吸收。
f)胸腔积血;胸腔积气。
g)胸壁穿透创。
h)胸部挤压出现窒息征象。
5.6.5 轻微伤
a)肋骨骨折;肋软骨骨折。
b)女性乳房擦挫伤。
5.7腹部
5.7.1 重伤一级
a)肝功能损害(重度)。
b)胃肠道损伤致消化吸收功能严重障碍,依赖肠外营养。
c)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
5.7.2 重伤二级
a)腹腔大血管破裂。
b)胃、肠、胆囊或者胆道全层破裂,须手术治疗。
c)肝、脾、胰或者肾破裂,须手术治疗。
d)输尿管损伤致尿外渗,须手术治疗。
e)腹部损伤致肠瘘或者尿瘘。
f)腹部损伤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或者感染性休克。
g)肾周血肿或者肾包膜下血肿,须手术治疗。
h)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i)肾损伤致肾性高血压。
j)外伤性肾积水;外伤性肾动脉瘤;外伤性肾动静脉瘘。
k)腹腔积血或者腹膜后血肿,须手术治疗。
5.7.3 轻伤一级
a)胃、肠、胆囊或者胆道非全层破裂。
b)肝包膜破裂;肝脏实质内血肿直径2.0cm以上。
c)脾包膜破裂;脾实质内血肿直径2.0cm以上。
d)胰腺包膜破裂。
e)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5.7.4 轻伤二级
a)胃、肠、胆囊或者胆道挫伤。
b)肝包膜下或者实质内出血。
c)脾包膜下或者实质内出血。
d)胰腺挫伤。
e)肾包膜下或者实质内出血。
f)肝功能损害(轻度)。
g)急性肾功能障碍(可恢复)。
h)腹腔积血或者腹膜后血肿。
i)腹壁穿透创。
5.7.5 轻微伤
a)外伤性血尿。
5.8盆部及会阴
5.8.1 重伤一级
a)阴茎及睾丸全部缺失。
b)子宫及卵巢全部缺失。
5.8.2 重伤二级
a)骨盆骨折畸形愈合,致双下肢相对长度相差5.0cm以上。
b)骨盆不稳定性骨折,须手术治疗。
c)直肠破裂,须手术治疗。
d)肛管损伤致大便失禁或者肛管重度狭窄,须手术治疗。
e)膀胱破裂,须手术治疗。
f)后尿道破裂,须手术治疗。
g)尿道损伤致重度狭窄。
h)损伤致早产或者死胎;损伤致胎盘早期剥离或者流产,合并轻度休克。
i)子宫破裂,须手术治疗。
j)卵巢或者输卵管破裂,须手术治疗。
k)阴道重度狭窄。
l)幼女阴道II度撕裂伤。
m)女性会阴或者阴道III度撕裂伤。
n)龟头缺失达冠状沟。
o)阴囊皮肤撕脱伤面积占阴囊皮肤面积50%以上。
p)双侧睾丸损伤,丧失生育能力。
q)双侧附睾或者输精管损伤,丧失生育能力。
r)直肠阴道瘘;膀胱阴道瘘;直肠膀胱瘘。
s)重度排尿障碍。
5.8.3 轻伤一级
a)骨盆2处以上骨折;骨盆骨折畸形愈合;髋臼骨折。
b)前尿道破裂,须手术治疗。
c)输尿管狭窄。
d)一侧卵巢缺失或者萎缩。
e)阴道轻度狭窄。
f)龟头缺失1/2以上。
g)阴囊皮肤撕脱伤面积占阴囊皮肤面积30%以上。
h)一侧睾丸或者附睾缺失;一侧睾丸或者附睾萎缩。
5.8.4 轻伤二级
a)骨盆骨折。
b)直肠或者肛管挫裂伤。
c)一侧输尿管挫裂伤;膀胱挫裂伤;尿道挫裂伤。
d)子宫挫裂伤;一侧卵巢或者输卵管挫裂伤。
e)阴道撕裂伤。
f)女性外阴皮肤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4.0cm以上。
g)龟头部分缺损。
h)阴茎撕脱伤;阴茎皮肤创口或者瘢痕长度2.0cm以上;阴茎海绵体出血并形成硬结。
i)阴囊壁贯通创;阴囊皮肤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4.0cm以上;阴囊内积血,2周内未完全吸收。
j)一侧睾丸破裂、血肿、脱位或者扭转。
k)一侧输精管破裂。
l)轻度肛门失禁或者轻度肛门狭窄。
m)轻度排尿障碍。
n)外伤性难免流产;外伤性胎盘早剥。
5.8.5 轻微伤
a)会阴部软组织挫伤。
b)会阴创;阴囊创;阴茎创。
c)阴囊皮肤挫伤。
d)睾丸或者阴茎挫伤。
e)外伤性先兆流产。
5.9脊柱四肢
5.9.1 重伤一级
a)二肢以上离断或者缺失(上肢腕关节以上、下肢踝关节以上)。
b)二肢六大关节功能完全丧失。
5.9.2 重伤二级
a)四肢任一大关节强直畸形或者功能丧失50%以上。
b)臂丛神经干性或者束性损伤,遗留肌瘫(肌力3级以下)。
c)正中神经肘部以上损伤,遗留肌瘫(肌力3级以下)。
d)桡神经肘部以上损伤,遗留肌瘫(肌力3级以下)。
e)尺神经肘部以上损伤,遗留肌瘫(肌力3级以下)。
f)骶丛神经或者坐骨神经损伤,遗留肌瘫(肌力3级以下)。
g)股骨干骨折缩短5.0cm以上、成角畸形30o以上或者严重旋转畸形。
h)胫腓骨骨折缩短5.0cm以上、成角畸形30o以上或者严重旋转畸形。
i)膝关节挛缩畸形屈曲30o以上。
j)一侧膝关节交叉韧带完全断裂遗留旋转不稳。
k)股骨颈骨折或者髋关节脱位,致股骨头坏死。
l)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或者假关节形成;四肢长骨骨折并发慢性骨髓炎。
m)一足离断或者缺失50%以上;足跟离断或者缺失50%以上。
n)一足的第一趾和其余任何二趾离断或者缺失;一足除第一趾外,离断或者缺失4趾。
o)两足5个以上足趾离断或者缺失。
p)一足第一趾及其相连的跖骨离断或者缺失。
q)一足除第一趾外,任何三趾及其相连的跖骨离断或者缺失。
5.9.3 轻伤一级
a)四肢任一大关节功能丧失25%以上。
b)一节椎体压缩骨折超过1/3以上;二节以上椎体骨折;三处以上横突、棘突或者椎弓骨折。
c)膝关节韧带断裂伴半月板破裂。
d)四肢长骨骨折畸形愈合。
e)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或者两处以上骨折。
f)四肢长骨骨折累及关节面。
g)股骨颈骨折未见股骨头坏死,已行假体置换。
h)骺板断裂。
i)一足离断或者缺失10%以上;足跟离断或者缺失20%以上。
j)一足的第一趾离断或者缺失;一足除第一趾外的任何二趾离断或者缺失。
k)三个以上足趾离断或者缺失。
l)除第一趾外任何一趾及其相连的跖骨离断或者缺失。
m)肢体皮肤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45.0cm以上。
5.9.4 轻伤二级
a)四肢任一大关节功能丧失10%以上。
b)四肢重要神经损伤。
c)四肢重要血管破裂。
d)椎骨骨折或者脊椎脱位(尾椎脱位不影响功能的除外);外伤性椎间盘突出。
e)肢体大关节韧带断裂;半月板破裂。
f)四肢长骨骨折;髌骨骨折。
g)骨骺分离。
h)损伤致肢体大关节脱位。
i)第一趾缺失超过趾间关节;除第一趾外,任何二趾缺失超过趾间关节;一趾缺失。
j)两节趾骨骨折;一节趾骨骨折合并一跖骨骨折。
k)两跖骨骨折或者一跖骨完全骨折;距骨、跟骨、骰骨、楔骨或者足舟骨骨折;跖跗关节脱位。
l)肢体皮肤一处创口或者瘢痕长度10.0cm以上;两处以上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15.0cm以上。
5.9.5 轻微伤
a)肢体一处创口或者瘢痕长度1.0cm以上;两处以上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1.5cm以上;刺创深达肌层。
b)肢体关节、肌腱或者韧带损伤。
c)骨挫伤。
d)足骨骨折。
e)外伤致趾甲脱落,甲床暴露;甲床出血。
f)尾椎脱位。
5.10手
5.10.1 重伤一级
a)双手离断、缺失或者功能完全丧失。
5.10.2 重伤二级
a)手功能丧失累计达一手功能36%。
b)一手拇指挛缩畸形不能对指和握物。
c)一手除拇指外,其余任何三指挛缩畸形,不能对指和握物。
d)一手拇指离断或者缺失超过指间关节。
e)一手食指和中指全部离断或者缺失。
f)一手除拇指外的任何三指离断或者缺失均超过近侧指间关节。
5.10.3 轻伤一级
a)手功能丧失累计达一手功能16%。
b)一手拇指离断或者缺失未超过指间关节。
c)一手除拇指外的示指和中指离断或者缺失均超过远侧指间关节。
d)一手除拇指外的环指和小指离断或者缺失均超过近侧指间关节。
5.10.4 轻伤二级
a)手功能丧失累计达一手功能4%。
b)除拇指外的一个指节离断或者缺失。
c)两节指骨线性骨折或者一节指骨粉碎性骨折(不含第2至5指末节)。
d)舟骨骨折、月骨脱位或者掌骨完全性骨折。
5.10.5 轻微伤
a)手擦伤面积10.0cm2以上或者挫伤面积6.0cm2以上。
b)手一处创口或者瘢痕长度1.0cm以上;两处以上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1.5cm以上;刺伤深达肌层。
c)手关节或者肌腱损伤。
d)腕骨、掌骨或者指骨骨折。
e)外伤致指甲脱落,甲床暴露;甲床出血。
5.11体表
5.11.1 重伤二级
a)挫伤面积累计达体表面积30%。
b)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200.0cm以上。
5.11.2 轻伤一级
a)挫伤面积累计达体表面积10%。
b)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40.0cm以上。
c)撕脱伤面积100.0cm2以上。
d)皮肤缺损30.0cm2以上。
5.11.3 轻伤二级
a)挫伤面积达体表面积6%。
b)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10.0cm以上;多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15.0cm以上。
c)撕脱伤面积50.0cm2以上。
d)皮肤缺损6.0cm2以上。
5.11.4 轻微伤
a)擦伤面积20.0cm2以上或者挫伤面积15.0cm2以上。
b)一处创口或者瘢痕长度1.0cm以上;两处以上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1.5cm以上;刺创深达肌层。
c)咬伤致皮肤破损。
5.12其他
5.12.1 重伤一级
a)深IIo以上烧烫伤面积达体表面积70%或者IIIo面积达30%。
5.12.2 重伤二级
a)IIo以上烧烫伤面积达体表面积30%或者IIIo面积达10%;面积低于上述程度但合并吸入有毒气体中毒或者严重呼吸道烧烫伤。
b)枪弹创,创道长度累计180.0cm。
c)各种损伤引起脑水肿(脑肿胀),脑疝形成。
d)各种损伤引起休克(中度)。
e)挤压综合征(II级)。
f)损伤引起脂肪栓塞综合征(完全型)。
g)各种损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
h)电击伤(IIo)。
i)溺水(中度)。
j)脑内异物存留;心脏异物存留。
k)器质性阴茎勃起障碍(重度)。
5.12.3 轻伤一级
a)IIo以上烧烫伤面积达体表面积20%或者IIIo面积达5%。
b)损伤引起脂肪栓塞综合征(不完全型)。
c)器质性阴茎勃起障碍(中度)。
5.12.4 轻伤二级
a)IIo以上烧烫伤面积达体表面积5%或者IIIo面积达0.5%。
b)呼吸道烧伤。
c)挤压综合征(I级)。
d)电击伤(Ⅰo)。
e)溺水(轻度)。
f)各种损伤引起休克(轻度)。
g)呼吸功能障碍,出现窒息征象。
h)面部异物存留;眶内异物存留;鼻窦异物存留。
i)胸腔内异物存留;腹腔内异物存留;盆腔内异物存留。
j)深部组织内异物存留。
k)骨折内固定物损坏需要手术更换或者修复。
l)各种置入式假体装置损坏需要手术更换或者修复。
m)器质性阴茎勃起障碍(轻度)。
5.12.5 轻微伤
a)身体各部位骨皮质的砍(刺)痕;轻微撕脱性骨折,无功能障碍。
b)面部Ⅰo烧烫伤面积10.0cm2以上;浅IIo烧烫伤。
c)颈部Ⅰo烧烫伤面积15.0cm2以上;浅IIo烧烫伤面积2.0cm2以上。
d)体表Ⅰo烧烫伤面积20.0cm2以上;浅IIo烧烫伤面积4.0cm2以上;深IIo烧烫伤。
㈥ 上海劳动法工伤十级的标准
1.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
2.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内
3.停工留薪期容内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
4.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你们当地标准发放;
5.工伤赔偿:
(1)如果继续在单位工作,不辞职的话,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0级工伤为7个月本人工资。
(2)如果选择辞职不干了的话,在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同时,还可以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3个月解除合同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3个月解除合同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6.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直接拨打12333咨询一下当地劳动部门!
㈦ 工伤导致手指的食指和拇指肌腱断裂,手术后接好了,不影响活动,请问找单位赔偿能赔多少钱
如用人单位在事故发生后1个月内为您申请工伤认定,后被认定为工伤,在医保范围内的医药费由社保报销,非医保范围内的医药费由用人单位承担,您若经过鉴定确认有工伤等级,社保还要支付您一笔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如果用人单位怠于申请工伤认定的,您自己申请后认定为工伤的,医药费均由用人单位承担,其他情况同上。
另外,在您因公受伤的治疗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您原来的工资标准照常发放工资。
㈧ 左手无名指肌腱断裂,工伤鉴定的话能评上等级吗如果评不上就得不到任何赔偿了吗
像你这种情况,能评上伤残等级的,在工作中如果伤情没有被评上等级,也会得到赔偿的,因为这是劳动法规定的。
㈨ 在工作中大母指骨拆己五个月不能弯,中指肌腱断,无名指少一节,小指少~节为一下按劳动法应赔多少
首先弄清楚单位有没有给你上工伤保险,如果有的话,抓紧时间报案,走工伤报销程序。 如果没有工伤保险,一样先找劳动局的工伤理赔部门鉴定,他们会给出几级伤残的专业鉴定,并给你向企业索赔的建议。
㈩ 劳动法规定有脚大拇指肌腱为几级伤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伤残的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
一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b. 意识消失;
c. 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d. 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二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c. 不能工作;
d. 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三级伤残划分依据
a. 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c. 明显职业受限;
d. 社会交往困难。
四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c. 职业种类受限;
d. 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五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b.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c. 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d. 社会交往贫乏。
六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
b. 各种活动降低;
c. 不能胜任原工作;
d. 社会交往狭窄。
七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b. 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c. 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d. 社会交往降低。
八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 远距离流动受限;
c. 断续工作;
d. 社会交往受约束。
九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b. 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c. 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级伤残划分依据
a. 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 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c. 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