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几天违反劳动法吗
1. 拖欠员工工资多少天就算违法会如何处理
在工作中员工最害怕的就是公司拖欠工资,拖欠工资在法律上也是名为规定属于违法的行为。拖欠工资比较严重的就是触犯了法律,会被判刑。所以作为员工一旦被公司拖欠工资的话,要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个人的权益。老板拖欠公司多久才属于违法,该负什么样的责任,都要了解清楚。这样才可以找到证据维护自己,上法院起诉或者是上劳动局投诉,公司就会担法律责任。
维护权益
特别是受疫情的影响,有很多公司经济都是不景气的,很多用人单位经营不善之后,就会发生拖欠工人的工资。作为员工来说面对公司有这种行为也是很不幸的,一定要积极的和公司协商要求尽快支付工资。和公司领导人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用人单位一直耍老赖的话,就应该向劳动监督局维护权益。
2. 拖欠员工工资多少天算违法行为
拖欠员工工资延期发放工资超过30天就构成拖欠工资,就属于违法的,所以构成拖欠工资就违法,不论多少天都是违法的。
法律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91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3. 工资拖欠多久算违法
虽然有许多公司可以按时发放工资,但是还有一些公司不遵守国家规定,经常出现拖欠工资的行为。一般来说拖欠工资超过30天就会违反我国的法律,大家一定要用法律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被拖欠工资该如何维权?
如果遇到拖欠工资的行为,可以到劳动部门的保障监察大队投诉,也可直接申请劳动仲裁。首先应该到所在市区的劳动局对你公司进行投诉,劳动监察大队会对此立案,留下你的基本资料,然后去你公司调查了解,事情属实他们会出面调解,并警告你公司的行为已违反劳动法,遇到拒不执行的公司他们会强制执行。
【个人建议】
我知道有许多劳动者遇到拖欠工资的行为以后会忍气吞声,毕竟有一份工作就代表自己有稳定的收入,为了自己的家庭,许多劳动者不会进行举报,只期待公司可以信守承诺。但是在我看来,如果出现这种行为并且拖欠金额多,拖欠时间长,就一定要用合法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我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按月支付”即包括工资应当以月薪的形式发放,也包括应当每月支付,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的,经与本单位工会协商一致,可以延期在一个月内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支付工资的时间应告知全体劳动者,并报主管部门备案,无主管部门的报市或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4. 劳动法规定最晚可以拖欠几天工资
你需要首先证明你们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1、【劳动关系 举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2005)12号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劳动关系 举证 参考】下列证据可以作为证明或者间接证明劳动关系:
(一)带有用人单位名称的《工会会员证》;
(二)带有用人单位名称的《特种职业许可证》;
(三)带有用人单位名称的《机动车驾驶员证》;
(四)带有用人单位名称的其他证件;
(五)代表用人单位签订并加盖用人单位公章的经济合同、发货票等;
(六)用人单位内部带有职工签字的文件、图纸、工票、票据等;
(七)由用人单位加盖公章的其他书面证明。
2、确定你现在是否仍在该公司工作
如果“是”则让公司帮你写一个离职证明、收入证明、未婚证明、良民证明……什么证明也好,只要盖上公司的公章,OK,或是到公司所在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其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如果“否”则需要收集所需资料,申请劳动仲裁(注意不是劳动局是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咨询)
3、实在没有办法时
申请法律援助,请求指派律师帮助(免费)
或直接找律师(需承担相应费用)
5. 拖欠工资几天属于违反劳动法
1、按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超过约定的支付日期仍未支付工资的,就属于违反专劳动法的,用人单位拖欠工属资的,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2、《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十一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一)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五)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六)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七)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八)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情况;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